曹薇
【摘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內涵之一是中高職三二分段。三二分段中高職的銜接不僅能提高中職學校的教學水平和辦學質量,還能不斷深化高職學校教學改革。本文介紹了中高職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期促進對學生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三二分段 中高職一體化 問題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253-02
一、中高等職業教育一體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專業課內容重復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于普通高中,有一小部分來自中職、高職。所以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就會主要以高中畢業生為主。即假設高職新生沒有專業背景,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專業技能。而且中高職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缺少中高職銜接教材,特別是專業課的教材。中職院校和高職學校都是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設教學課程的,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高職的教學內容與中職的教學內容重復。因此,來自中職院校的學生會以為高職老師教授的內容與中職的教課內容沒有區別,這樣不僅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使他們對所學專業感到鈍化甚至導致他們就業時眼高手低。
2.實訓基地不完善,缺乏實訓技能
目前,很多中職院校比高職院校發展時間長很多,其既有完善的實訓設備又有數量較多的雙師型職業教師。而且教師們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且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也相當重視。因此中職畢業生大多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然而大多數的高職院校無論是在實訓設備、師資力量還是在實訓經驗、實訓程度上都存在巨大的不足。中高職院校還是按照高中畢業生那樣培養學生就會導致他們認為中高職階段的學習沒有用處。中高職院校教育不能體現職業性、專業性的特點,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理論上競爭不過本科生、技能上競爭不過中職生。
二、采用三二分段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1.改善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
學校要結合行業的標準、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的原則,即產、教、學相結合的“三二分段”原則,建立新的模塊化教學體系,此體系級要與職業崗位的標準相符合,又要與職業技能的證書取得相結合,同時要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通過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形成對崗位指向明確的教學內容、教學課件、實訓項目、課程指導等教學資源庫。然后通過聘請專家培養骨干力量增加兼職的方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地點的要求也要被納入教學標準。學校與企業合作實行工學結合的“三二分段”式的教育模式,就要打破單純地把課堂成績作為唯一考核標準的傳統做法,建立多元考核的、開放性的評價考核機制,要注重學生的突出才能,全程對學生進行評價。學校可以參照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管理機制,對學生表現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實現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人才評價與生產實踐過程中各要素和各環節的有機結合,將知識學習、能力提升、素質培養和職業技能的考核結合起來,注重建立“以人為本、校企結合、多元性、開放性”的學生評價體系,并使其成為學校與企業結合共同培養優秀學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2.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中高職院校要實行“校企結合”、“產教結合”的“三二分段”教育模式解決上述問題,就要把職業教育理念作為先導,確立服務、人才、品牌的理念,轉變傳統的以學校為軸的單一思維模式,確立以市場需求為根本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尋求與企業的合作,改革傳統培養模式,適應市場需求。
(1)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中高職院校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以生產帶動實訓,使學生能在真實的企業環境里進行訓練,不僅降低了教學成本,還促使教師開發實訓教材、調整了課程體系,促進產教結合和工學結合。校內的實習工廠模擬企業的運作方式,把企業的工作任務作為載體,按照企業的體制設置相關的部門,這樣使學生在校內就能切身接觸企業的運作方式,感受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并且可以根據企業考核標準或借助企業管理人員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安全意識、團隊精神、操作技能等,將學生的表現記入檔案,使校內工學結合更加有效,“三二分段”法更高效。
(2)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應依照是“三二分段”的“產學結合、校企共建”原則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獲利。首先,企業可以通過教學實習和頂崗實行來認識、了解人才現狀,為人才的儲備和招聘打下基礎同時可以緩解勞動力緊缺。其次,學校利用企業提供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了解企業用人需求,根據教學改革和專業改革調整學生培養目標,增加專業輔導強化訓練,使培養出的學生更符合社會的需要。最后,學生通過“工讀結合、頂崗工作”的“三二分段”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和技能。
本文通過對中高職銜接階段問題的介紹和“三二分段”中高職人才一體化培養模式的探索,得出要想培養出與市場經濟下市場需求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就要把中高職學校的教學和企業具體崗位的要求相結合,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改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管弦.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09)
[2]高俊文,鄒心遙,夏曉冬.廣東省“中高職三二分段”銜接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