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38-02
【教材分析】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的一篇小品文。被選入各個版本的八年級語文教材。本文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全文僅84個字,卻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創造了一個清冷皎潔的藝術世界,傳達了作者豁達樂觀的心境。本文語言簡練而又極富表現力,可以說是寫景抒情的精品。對于陶冶情操、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來說,本文是學生學習的典范。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經過近兩年的學習,對于文言文的閱讀理解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在鑒賞分析能力上還有很多欠缺。通過本文的學習,既可以使學生體會文言名篇的語言意境美,又可以進一步學習情景交融、借景抒懷的寫法,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熟讀成誦 ,積累字詞,把握文意。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揣摩賞析寫景句,體會作者微妙的感情。
2.通過中心句的品析,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3.發揮學生想象力,進行擴寫,仿寫練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感受并學習作者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賞析寫景句,通過中心句體會作者的微妙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閑人”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由作者及寫作背景導入
這節課老師先給你們出一條謎語,是老師自創的一首打油詩,請你們猜猜他是誰?(幻燈片)
古有一人:
詩文書畫皆練達,豪放詞派成一家。平生仕途盡坎坷,樂觀豁達誰及他?(蘇軾)
誰能做出解釋?為何說的是蘇軾,能簡單介紹一下他嗎?(學生簡介)
教師整理總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藝術成就輝煌而仕途坎坷。元豐二年,蘇軾由于反對王安石變法,因作詩被冠以“謗訕朝廷”的罪名入獄,出獄后,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離安置所,相當于被流放。
下面我們就來品讀他身在黃州,處于被貶謫的逆境中所寫的一篇抒情小品文《記承天寺夜游》。
(二)聽讀課文,理解文意
1.先聽朗讀錄音,通過聽,你能感受到文章表現的是怎樣的意境?
安靜,柔和,美妙……
朗讀重要注意什么?
語速稍緩,語調輕柔,讀出靜與美的韻味
學生自由朗讀、單獨朗讀、全班齊讀
2.通過預習,你積累了哪些文言字詞,請一名同學加以總結
我們常說,讀其文,通其意,此文表意十分簡單,所以老師在預習作業中要求你們它改寫成詩歌、散文或者小品等形式,現在就來展示以下你改寫的作品吧。
學生展示教師品評
(三)賞析寫景句
我們同學改寫的作品也非常精彩,在改寫的過程中你一定會發現,這篇僅80余字的短文中包含豐富的內容,你能迅速找出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嗎?
記敘、寫景、議論、抒情,可見其語言的凝練。不過在整篇文章中最受后人稱贊的要數寫景的句子,你能迅速找出來嗎?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能說一說這句話的妙處嗎?(學生簡析)
這里老師把句子稍作改動,我們看一看,改后的句子與原句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讀一讀,比一比,品一品
減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竹柏影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調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橫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換夜空月色如水庭下如積水空明
第一組,用一個“蓋”字(原來是),表現了作者由虛幻之景到現實之景的如夢初醒的欣喜之情。
第二組,原句先說喻體“水中藻荇交橫”,與上句“庭下如積水空明”僅僅銜接,讓我們感到庭下有水,水中有浮動的藻荇,再揭示本體“蓋竹柏影也”,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亦真亦幻的感覺,又給人一種如夢初醒的驚喜。改后則很平實。
第三組,原句只用一個“如”字暗示比喻月光,卻很容易把讀者一同帶入想象的世界,改后直接揭示月色這一本體,失去了似真似幻的美妙意境。
總結:這一段月下小景的描寫僅18字,無一月字,卻處處寫月,兩個比喻,“積水空明”、“藻荇交橫”寫出了月光澄澈透明、皎潔明亮,寫出了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這樣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就被點染出來了。
(四)體會作者微妙的情感,理解“閑人”含義。
王國維曾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面對眼前的美景,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感慨?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夜夜有月,處處有竹柏,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賞得到呢?
作者和張懷民為何會發現?因為他們是“閑人”。
你能說說作者自稱為“閑人”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嗎?
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幻燈片):“閑人”一詞體現的情感微妙復雜。包含了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說自己是閑人,是為自己有這樣的閑情雅致而自豪。結合寫作背景來看,作者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卻被一貶再貶,他何嘗愿做這樣的閑人呢?所以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也都蘊含其中。“閑人”又是對二人無事可做的自嘲,賞月的自得也是一種自我安慰。帶感情再讀全文,體會作者這種微妙的情感。
(五)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一輪明月曾牽動無數古人的情腸,古典詩歌中處處有月亮的影子,你能想起那些關于月亮的詩句?(幻燈片)
我欣賞 詩中 一句,他寫出了月亮的 ,表達了詩人 的情感。
總結:同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描寫,更表達了不同的情感。可見任何景物的描寫都是為抒情服務的,這種寫法就叫“借景抒情”。
結束語:學過了今天這一課,在我們寫月名句的知識寶典里又加了一筆,那就是蘇軾的這篇《記承天寺夜游》。他身處逆境,卻依然能在自然美景中自得其樂,為自己的閑情雅致而自豪,可見其怎樣的人生態度?樂觀、豁達。不錯,蘇軾一生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為此,他屢遭貶謫,歷經坎坷,但無論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風月中自得其樂。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豁達樂觀的堅守,就如皎皎明月照亮了歷史的天空。請大家常讀一讀蘇軾,愿我們的心靈永遠澄澈透明,愿我們的人生更加豁達從容!
作業布置:
1.背誦并默寫全文
2.仿寫練習;請你用“ 如 , ,蓋 也”作一個比喻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要求先描寫喻體,加以描述,再揭示本體。
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游
借景抒情月色 明亮澄澈 樂觀、豁達閑人 自豪 自嘲 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