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英語是基于普通英語并結合科學技術知識和理論而建立起來的一個語言體系。因其專業性強、語言要求較高,困擾著大學生進一步了解國際尖端科技動態。科技英語課程的開設成為大學生了解科技前沿的橋梁和紐帶。因此科技論文的授課方式值得深入探討。本文結合科技英語授課的特點,羅列出授課的主要內容,并對科技論文理論知識的講解過程做了具體介紹。
【關鍵詞】科技英語 授課內容 理論知識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91-02
科學家錢三強曾經說過“科技英語在許多國家已經成為現代英語的一個專門的新領域”。可以說科技英語是連接本土科技與國際先進科技的橋梁和紐帶,是了解國際前沿科技的敲門磚。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研究人員給科技英語這樣的定義:科技英語(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EST)是把基礎英語和專業知識緊密地結合起來,并用專業性的語言來描述客觀存在的事物、現象的語言體系。[1]因此,世界上許多非英語國家也都先后設立了科技英語研究機構,并在大學中也設立了相關的專業和課程。
在我國,許多理工科高校均開設了科技英語課程。課程一般安排在本科生修完大學英語課程之后,也就是大學的第五學期或第六學期,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對本專業的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為畢業環節打下良好基礎。
一、EST授課中的幾個主要內容
正因為科技英語的特殊背景,使得教師在進行科技英語教學時,不僅要講授通用英語的語法和表達方式,還要向學生普及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兩個知識點相輔相成,架構出科技英語獨有的授課模式。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專業知識基礎上,能夠盡快閱讀外文資料,了解本專業最前沿的研究進展。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學方法上,科技英語不同于通用大學英語,它有著自己獨特的規律。
一般而言,科技英語課程所選用的教材或講義均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科學著作、論文、科技報告等,具有一定的專業深度和廣度,因此教師在進行課程講授時都會分為如下幾個步驟進行:①專業詞匯;②專業表達;③語法結構及修辭;④翻譯技巧;⑤寫作技巧等。
1.1專業詞匯
前面提到,科技英語是通用英語和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科技英語是英語的一個分支,因此不論是哪個專業的科技英語,其語言本質都是英語。所以,在教授學生學習科技英語時,仍然應該保留英語的傳統教授方式,并在此基礎上補充專業知識。就詞匯而言,其構詞法不會因為其使用范圍的變化而發生本質的改變。當然,由于科技英語的特殊性,我們可以將詞匯分為普通詞匯和專業詞匯兩大類。在科技英語中,普通詞匯如名詞、形容詞、動詞、連詞、副詞、介詞等大量存在,并且用法與通用英語中的用法相同;而專業詞匯卻著實成為初學者的一道門檻,這也是許多本科生對科技英語發怵的根本原因之一。
1.2專業表達
科技英語是用來陳述自然界、科技界所發生或者出現的現象,描述其規律、特點和過程的專業語言。它必須客觀準確、邏輯性強、結構嚴謹,這樣才能更好地記錄自然界和科技界的動態[2]。因此科技英語的表達方式與普通的英語作品不同,它不僅具備普通英語作品的流暢性和邏輯性,更具備了其獨有的科學特點:清晰、準確、精煉、嚴密[3]。
1.3語法結構及修辭
閱讀過科技英語論文的人都能很深刻的體會到:被動語態貫穿于整篇文章。這也是科技英語中語法結構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前文提到過,科技英語是用來記錄自然界和科技界的現象和過程的,主語永遠是客觀事物,不帶任何寫作人員的主觀色彩,因此被動語態就成為闡述客觀事實、解釋自然規律的重要語言手段。
其次,科技文獻中常常用名詞來代替動詞和形容詞,這也就是常說的“名詞化”。名詞化過程是表達科研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不可缺少的語言手段[4]。
科技英語修辭中另一大特點就是長句較多。科技英語長句較多,這與其科學嚴謹性和邏輯性有很大關系。一般在解釋科學事實和自然現象、分析其內在關聯時,需要大量的從句和介詞短語、形容詞短語或副詞等作為輔助內容[5],因此科技文獻中無可避免的出現了大量的長句。
1.4翻譯技巧
在科技文獻中,單純詞匯的理解并不難,它可以借用專業詞典求得解釋。然而長句的理解卻是科技文獻中的關鍵和難點。要準確理解科技英語中的長句的含義,除了要求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英語翻譯能力外,還需要學生掌握常用的科技英語長句翻譯技巧,這樣才能在理解和翻譯時事半功倍[6]。實際應用中,長句的翻譯方法可以通過不同的著手點進行分類。如圖1所示。
圖1長句翻譯技巧分類
1.5寫作技巧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英語基本功較好,聽、說、讀、寫均表現出較高水平。然而,一旦涉及到專業英語的寫作,即會出現語句不暢、表達不清、邏輯混亂的現象。歸根結底源于我們是非英語母語國家,英語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寫作方式并未根深蒂固于我們的生活中。更何況是極為嚴謹的科技研究論文呢?作為專業英語教師,我們只能將一些寫作技巧和常用表達教給學生,并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練習機會。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大量閱讀科技文獻,從中找到語感和寫作靈感。
寫作技巧實際是有關如何組合排列詞匯、如何調整句型的技巧,也包括科技論文結構和時態人稱的用法。這也是將英語盡量做到母語化的技巧。
二、EST中理論知識的授課方式探討
科技英語的授課中,理論知識的講授是最難的一部分。所謂科學技術的理論知識是對某些經驗現象或事實的科學解說和系統解釋,它由一系列特定的概念、原理以及對這些概念、原理的嚴密論證組成的知識體系。它抽象且邏輯性高,因此對于本科生來說自然科學的理論知識晦澀難懂。而在此基礎上如果再加上陌生的英文單詞和句型,更是讓學生無所適從。所以學生對科技英語是又愛又恨。一方面他們深知學習科技英語將是他們面向全球開拓視野的敲門磚,另一方面晦澀難懂的科技文獻又阻撓了他們閱讀的興趣和對科技的理解。筆者多年從事科技論文課程的講授,對科技論文中理論知識的講授有如下建議:
1)分析:主要分析理論部分的句型結構,讓學生對該部分字面的意思有所了解和對句法結構有所熟悉;
2)翻譯:采用中英文對照講解的形式,將理論部分翻譯成中文科技概念;
3)深化:結合多媒體設備,采用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將理論知識用幻燈片形式表現出來。著重分析科技研究結果和發展規律;
4)回顧:在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再回顧文獻中英文描述的段落,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英文表述的熟悉程度。
通過這“分析-翻譯-深化-回顧”四個步驟,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幫助學生完成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科技論文英文功底。
三、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科技英語特殊的科技背景,使其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不少來自學生、來自授課教師甚至是文獻本身的問題。只有充分認識到科技英語的特點,并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將會大大提高授課成效,也更能提升學生對科技英語的學習與實踐的信心。
參考文獻:
[1]楊瀟瀟.結合科技英語的特點談科技英語的教學[J].商情.2012(32):245-246.
[2]李丹.淺析科技英語的語言特點與翻譯[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6):34-36.
[3]保清等.科技英語翻譯理論與技巧[M].北京:中國農業機械出版社,1983.
[4]陳敏.淺談科技英語的語法及文體特征[J].中國科技信息.2008(12):251-253.
[5]趙萱.科技英語語域及其語言特點[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47-52.
[6]李亮光.淺談科技英語的特點及翻譯標準和技巧[J].中國科技縱橫,2013(24):255-257.
作者簡介:
單曉茜(1979-),女,遼寧沈陽人,工學博士,2009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就職于上海應用技術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擔任材料科技英語授課教師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