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盈 馬志媛 竇文輝
【摘要】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博士研究生英語教學應努力實現從通用教學到學術英語教學的轉變。本文提出了博士研究生英語學術能力的教學模式,構建集語言基本功、學術體裁能力和論證思辨能力三緯層級的培養模式。通過問卷調查、學生訪談總結層級培養模式在博士研究生學術英語能力培養中的作用,討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關鍵詞】學術英語能力 學術體裁能力 論證思辨能力 層級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95-01
我國現行《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指出,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較熟練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寫、譯能力和基本的聽說能力,能夠以英語為工具進行本專業的學習和研究。因此,研究生英語教學需要逐漸實現從通用英語教學向學術英語教學的轉型。本文依據Snow、Uccelli和Scarcella對英語學術能力的界定,結合我校博士研究生實際情況,探索博士研究生英語學術能力的培養模式。
一、學術英語能力研究
教育國際化背景下,英語能力在收集、整理文獻,闡述觀點,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影響著學術能力的發揮。我國多數研究者認為學術英語能力是一種具體的學術語類能力。國外學者Snow、Uccelli和Scarcella對學術英語能力給出了更為具體的詮釋。Snow和Uccelli認為學術英語能力包括語言技能、體裁知識、論證思辨策略和專業知識等4個緯度。Scarcella則認為學術英語能力包含語言、認知和社會文化和心理。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頒布,指出:要“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隨后,北京、上海、寧波等地高校陸續開設了學術英語課程并設定了學術英語教學的目標。我們把學術英語課程目標設定為“培養學生的學術英語能力,將博士英語課程調整為《高級英語聽說課程》、《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與發表》及《國際會議交流英語》。
二、三緯層級學術英語能力培養模式構建與實施
借鑒Snow、Uccelli及Scarcella對學術英語能力的解釋,我們在博士研究生英語教學中建構了三緯層級學術英語能力培養模式。它包括語言基本功、學術體裁能力及英語思辨能力。
(一)語言基本功層級
語言基本功層級的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和提高英語技能,包括知識和技能兩個方面,涵蓋詞匯、語法和語篇知識以及聽、說、讀、寫4項基本技能。在聽說課程教學中,選用真實生動的語言材料,將語言的學習融入主題內容的學習之中,使學生沉浸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通過講解聽力技巧,組織回答問題、小組討論及口頭報告的形式推進聽說能力的發展。此外,在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課程中,我們以科技論文寫作的基本知識,論文寫作準備,論文題目、摘要、關鍵詞的寫作規范,素材收集整理,文章撰寫和修改等內容為主線,使學生了解科技寫作的基本知識,掌握論文寫作技巧。
(二)學術體裁能力層級
學術體裁能力層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可以從知識、意識和技能三個方面界定。在學術體裁知識傳授方面,我們引導學生結合社會文化背景掌握不同體裁所傳遞的交際目的、使用者的心理依據和與之對應的社會語境背景,使他們對學術體裁的理解不再是只停留在語言層面。在學術體裁意識和學術體裁技能培養方面,我們選用SCI、EI等權威機構收錄的論文,指導學生閱讀和討論,分析學術語篇體裁特征,評價學術論文寫作中的語步,通過語步分析分項指導學生寫作,教學步驟為:確定主題→陳述研究目標→評估寫作素材來源→分析體裁→設計文章→草擬初稿→修改初稿→撰寫終稿。
(三)思辨能力層級
在國際會議交流英語課程中,我們首先給學生介紹國際會議概述,文稿組織,口頭表達,提問回答,即席答辯,會議組織,專業交談和會議主持等基本知識,使學生了解國際會議交流用語的語言特點,掌握口頭報告的基本知識;其次,通過模擬練習,培養學生現場演講、即席答辯能力;然后在模擬會場情境中,學生通過分析口頭報告傳遞的信息,依據自己的知識范疇、研究領域及關注點,用英語提出與報告中涉及的專業領域、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結果運用等方面的問題,鍛煉思辨能力。
結果表明,學生普遍認為三緯學術英語層級培養模式提高了他們的學術口語、學術寫作能力。但由于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專業背景不同、課程學時有限以及英語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有限等客觀因素,很難確保所有的學生的學術英語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努力提高自身學術水平,建構多模態的學術英語能力層級模式相關的自主學習資源,以多種形式指導學生學習,提高學術英語能力。
本文針對現階段國內研究生學術英語教學的問題,借鑒國外學者學術英語能力的界定,從語言基本功練習、學術體裁能力培養到英語思辨能力訓練等三個緯度構建了博士研究生學術英語能力層級培養模式。教學實踐表明,該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術英語能力,使學生能夠恰當使用英語撰寫學術論文,用英語清晰、準確地陳述研究內容;它還可以為教師設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韓金龍.學術論文中的作者身份構建與自我宣傳[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2]束定芳.寧波諾丁漢大學英語教學的成功經驗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發[J].外語界,2009(6).
[3]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戰盈(1976-),女,山東萊州人,副教授,碩士,第二炮兵工程大學理學院外語教研室教員,主要研究方向:功能語言學及語言教學。
馬志媛(1977-),女,陜西綏德人,副教授,碩士,第二炮兵工程大學理學院外語教研室教員,主要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語言教學。
竇文輝(1976-),男,甘肅靜寧人,講師,碩士,第二炮兵工程大學理學院外語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翻譯理論研究及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