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賀凡
【摘要】本文以問卷調查方式,隨機調查了某師范類院校50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探討了師范類高校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動機的類型以及影響動機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簡析教師和研究生英語課程的設置在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中應該如何發揮作用。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研究生 英語學習動機 動機類型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103-02
一、引言
在外語學習研究領域中,歐美及我國語言教育家經過各種調查研究,認為動機(motivation)是影響外語學習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之一。無論是學生自己還是教師,掌握英語學習動機的理論對學習和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就很難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狀態甚至難以完成作為教師的任務。如果學生不平衡好自己的動機,將會對他今后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最糟糕的。近幾年來,研究生數量越來越多,很難將研究生與本科生、中學生作為同質群體來研究。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學習動機有其自身的特點,在這方面的研究除了李淑靜,高一虹等采用李克特式問卷對1017名經分層抽樣選取的研究生進行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以及探討英語學習動機類型和自我認同變化的關系[1];鄭賽賽的碩士論文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2]之外,幾乎很難再找到與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動機有關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抽樣
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某師范大學的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實施問卷調查,在不同的院系隨機抽取5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問卷發放50份,實際回收46份,有效率為92%。其中女生34名,男生12名,男女生的數額差比較符合本師范院校的男女比例。
(二)研究工具
問卷設計沿用高一虹等的框架[3],包括三個部分——動機類型、動機強度和自我認同變化,并在此基礎上有所改動,問卷設計涉及8個維度,即學習興趣、個人發展、自我效能感、歸因、語言焦慮、教師作用、英語課程認識和動機強度。其形式是從“1”到“5”,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析各個問題得出整體的可靠性統計量,Cronbach α達到0.885,表示信度較高,可實施。
(三)數據分析
對數據采用了spss17.中文版進行了統計和分析,采用了相關性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
三、結果和討論
(一)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英語學習動機類型和動機強度
分析Q1-Q4問題的頻率和條形圖得出無論是對英語語言本身還是英語國家的文化,50%以上的同學都是非常不同意、不同意。而對Q5-Q8問題的分析得出,54.4%的人是為了求職和發表論文的需要才學習英語,而選擇出國深造只有15.2%。因此,非英語專業的研究生有明顯的工具性動機,可以推測出他們大多是功利性地學習英語,將學英語服務于學習、工作,這也是所謂的“功利性動機”。
本人設置教師作用和英語課程的認識兩個維度,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教師的作用。通過分析Q37問題的頻率和餅形圖得出56.6%的人認為對教師的喜歡與否會影響英語學習。通過分析Q38-Q42問題,教師的教學方法、反饋意見、激情、性格和人格魅力都會對英語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與英語學習積極性成正相關。而對Q43-Q50問題的分析,出人意料的是,對于目前研究生英語課程以及教材都不太滿意,繼而對教師作用和英語課程認識兩個變量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在.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Pearson值為.472**,說明教師作用和英語課程認識成正相關,以此可以推斷,當前非英語專業的英語課程擔任教師并不能給學生積極的影響,繼而阻礙了英語學習動機的激發。
(二)男女生的學習動機差異和強度差異
通過表2分析均值得出女生的學習興趣、個人發展、教師作用、英語課程認識和動機強度都比男生的稍高。
表2.
對于英語學習興趣,女生在選擇Q3的均值為2.94,而男生僅為1.92,說明女生較男生更喜歡英語這門語言,但男生學習英語更多的是因為對英語國家的人及文化感興趣。但還是可以看出女生更多的是為了尋找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機會以及出國深造或最終移民國外。而對于教師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和英語課程認識以及動機強度,女生比男生更加注重教師的作用,英語課程認識更加清楚。
(三)歸因和語言焦慮的男女差異
通過分析男女生在英語學習上的歸因和語言焦慮的差異,可以更好地了解應對學習動機弱的策略的方法。經過均值分析得出師范類男生的學習焦慮大于女生,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男女生在歸因上的具體差異,對Q17-Q25問題進行了描述統計分析,發現男生較女生更多的認為英語學得不好是自己缺乏英語能力、缺乏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而女生較男生更多的認為考得不好是因為題目偏難,考得好是因為題目不難。
四、結論和反思
通過結果和討論,男女生的英語動機類型、動機強度、歸因、語言焦慮、對教師的作用和英語課程的認識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和問題。如何提高研究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英語任課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發展。教師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反饋有助于學生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教師的教學設計、激勵和評價、溝通與合作也很重要。因此教師不能只是教授學生英語學科知識,而要更多地傳授英語學習策略和方法以及英文論文的搜索和閱讀技巧。其次,研究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要取得長久的保持還需要加強自己的內在動機。把外部動機轉化為一定程度的內在動機,有利于英語的學習和使用,不僅會提高英語能力水平也開闊了本專業的國際視角。再次,研究生的英語不同于大學英語,也不同于英語專業的英語,它有自己獨特之處,應該合理安排非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課程,提供有趣的學習材料。抽樣依據的是某師范大學的男女比例,可能存在樣本代表性小的問題,期望今后的研究有更多的抽樣樣本,因而會具有更大的代表性。
參考文獻:
[1]李淑靜,高一虹,錢岷.研究生英語學習動機考察[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2):63-68.
[2]鄭賽賽.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C].2010.
[3]高一虹,趙媛,程英,周燕. 中國大學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類型[J].現代外語.2003(1):28-38.
作者簡介:
王瑩(1990-),女,河南商丘人,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賀凡(1989-),女,陜西榆林人,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