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玥 佘金明 熊峻 周媛媛
【摘要】在對藥物化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以有效的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有效性,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并明顯的使學生學業成績得到提升,以此使其滿足現階段職業技術教育的需求與特點。本文主要對合作學習的概述及其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分析,以此使合作學習可以積極有效的對藥物化學進行學習。
【關鍵詞】合作學習 藥物化學 教學 應用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XJK012CZJ028。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210-02
藥物化學是比較重要的一門藥學專業課程,其一般是構建在多種生物醫學與化學等學科基礎上,而研究、設計與合成的用于對疾病進行診斷、預防與治療的藥物。現代新型的教育觀念顯示,教育應該具備開放性、民主性與多樣性,其教育既要對知識進行傳授,還要推動學生全面的發展。而如何確保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充分的對藥物化學的技能與知識進行了解,從而培養出更多專業的藥學人才。基于藥學化學中理化性質、藥物名稱與結構式多且復雜、難度大以及用途廣等特征,在對其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學業成績得到提升,推動學生可以全面的發展,從而使其滿足職業教育的需求。
一、合作學習的概述
(一)合作學習的涵義
合作學習是現代教育實踐、教育研究與教育理論中成果最多以及影響最大的領域。合作學習主要指的是應用合作性的獎勵機制以及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可以在異質小組內全面發展、正向互動以及積極反思的教學策略。
(二)合作學習的組成要素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且可以明確的對學習進行責任分工。相關研究顯示:如果簡單的把學生分成小組,并安排他們以小組形式在一起學習,其自身并不可以有效的使學生成績得到提升,也不會出現良好的效力,而小組活動在很多的情況中是很難出現效益。唯有充分的對合作學習組成要素進行了解與掌握,才可以獲得顯著的效果。相關的專家學者通過不斷的對國內外的有關資料進行借鑒,并對合作學習進行了大量的實踐與嘗試,可以得出在對藥物學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其主要包含了下面的幾個基本組成要素:第一,小組自評。此要素主要是指小組成員定期的對活動變化情況進行評價,并確保小組可以長期的對活動的有效性進行維持。第二,個體責任。其主要指的是所有學生都一定要對相應的學習任務進行承擔,并有效的對所分配的相應任務進行了解與掌握。第三,異質小組。其主要指的是教師應該在上課前,充分的對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并依照學生的家庭背景、成績、能力以及性別等因素而編制出來的5人異質小組。第四,合作技能。其主要是指教師在對專業知識進行傳授基礎上,還要培養學生可以充分的對社交技能進行掌握,而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往往不是缺失合作意愿,而是缺失社交技能。
二、合作學習的具體應用
(一)引導交流,對學生思維創新的能力進行培養
交流是開展小組討論的延伸與拓展。如果想要有效的實現小組合作交流,則應該確保小組合作交流的流暢性。學生通過交流既可以有效的聯絡感情,并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實現心理默契以及共融;還可以及時的對同伴的掌握知識與學習情況進行了解,有效的進行互相調整與自我調整,從而讓合作關系可以更加的優化與滋潤。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的使學生的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并對學生思維創新能力進行培養。
(二)引導討論,對學生思維訓練的效率進行培養
合作學習的關鍵則是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合作學習的效果。在進行教學實踐與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的對討論契機進行把握,選擇出合適的討論內容,促使討論可以成為發展創新能力、促進合作交流、深化課堂教學以及參與互動的有效途徑。
第一,一題多解,學生思維發散。如果某個問題存在著多種解法與思路時,教師則應該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由于不同的學生具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積極的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且需要重點的對具有獨到見解與想法的同學進行鼓勵與表揚。相關研究顯示,發散性訓練,可以有效的對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創造思路的萌發進行激發。
比如,一個藥廠的藥物分析人員,面對著兩瓶無標簽的白色固體粉末,他只知道藥物的名稱分別是阿司匹林與對乙酰氨基酚,此時該如何對兩種藥物進行辨別呢?教師則可以告知學生有很多的辨別方法可以對阿司匹林與對乙酰氨基酚進行區分,從而對學生討論的興趣進行激發。
第二,難點疑點較多,學生思維受阻。當知識存在著較多的疑點與難點時,導致學生思維受阻,或者是有的學生說出自己的新見解,而大多數學生難以理解時,教師則不可以直接公布答案,而是應該抓住學生當時的心理,來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讓學生合作交流,積極的思考研究,從而使課堂氣氛得到活躍,并有效的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
比如:教師在對異煙肼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應該通過結核病的發病率以及發展情況引入該課題,且積極的組織小組開展討論。這樣的話學生則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發言,并懷著求知欲望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第三,發現規律,學生存在疑惑。在對藥物化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其自身具備著許多誘人奧妙與有趣的規律。如果想要有效的提取思維精華、總結學習內容以及及時的發現規律,教師則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對其進行探索,并有效的對其進行利用。
比如,教師在對對乙酰氨基酚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其可以讓學生依照藥物結構內包含的官能團,來確定藥物具備的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這樣的話,學生則可以通過共同的分析與討論,總結歸納出其具備著水解與酸性等性質。此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充分的對知識進行掌握,并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三)引導質疑,對學生共同探索的欲望進行激發
俗話說,學源于思,且思源于疑。只有常常帶有疑點,才可以常常的進行思考、創新與研究。在進行課堂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釋疑與質疑當作關鍵的教學內容,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解決產生質疑的問題,促使學生可以通過探索知識來尋求問題的答案,以此使學生可以充分的對知識進行了解與掌握,并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與積極的進行學習。這樣的話,既可以有效的對學生共同探索的欲望進行激發,并對學生共同解決問題的決心進行培養。
比如:教師在對阿司匹林藥物化學性質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學生依照實驗現象,則可以有效的獲得以下結論:第一,二號試管中存在著大量的氣泡,可以發生水解。第二,如果把石蕊試劑滴入到一號試管中,其溶液變紅,則可以認為溶液顯酸性。第三,阿司匹林可以完全的溶解在碳酸鈉溶液中,且可以輕微的溶解在水中。而教師可以在這時提出質疑:存在著大量氣泡是否就可以確定阿司匹林發生水解?以此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本質進行研究與探索,并把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出來。
(四)引導操作,對學生協作互助的意識進行培養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可以有效的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進行培養,既可以充分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行調動,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還有助于對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進行培養,使學生可以在試驗中真正的感受到小組成功的喜悅。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相關操作活動,補給可以對集體的智慧進行體現,還可以有效的對學生合作意識進行培養,從而使學生具備著更強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的營造出有助于合作的一些活動,以此使學生合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比如,教師在對阿司匹林藥物的化學性質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其可以要求學生分工操作,一部分人實施試驗操作,而一部分人對試驗現象進行觀察,并且對出現此現象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分工操作,不僅可以有效的使學生智慧得到發揮,還可以讓學生真正的意識到單薄力量是難以順利的對問題進行解決,唯有通過小組合作,才可以有效的對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得到了提升。
(五)引導情趣,對學生寬松愉快的氛圍進行營造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在心情舒暢的情況下工作學習,才可以思維活躍與思路開闊;此外,學生也只有在自主、寬松與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才可以敢標新立異、敢做、敢想、敢懷疑與敢說。如果想要確保學生可以主動積極的對知識進行探索,并確保學生可以無拘無束的對問題進行討論,則一定要對學生與教師的角色進行轉變,構建出民主友好以及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以此為學生創設出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從而讓學生擁有主動權,并且可以真正的變成學習的主人。所以,教師在通過合作學習策略對藥物化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因題而異,巧妙的對學生進行誘導,并選擇多種方式對學生的探索欲望與好奇心進行激發。
比如,教師在對酯類藥物水解的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直接把新課內容導入的教學方式,而是攜帶試驗器具與試驗藥物進入教室,學生則會對其產生興趣,并出現相應的疑問(老師為何攜帶這些器具,今天的授課內容是那些等)。教師則可以在學生疑問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且要求每個小組只可以選擇一種方式來證明水解,并讓學生對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現象進行總結。促使學生可以在渴求的心理狀態下對其中存在的規律進行研究與探索,這樣的話,則可以有效的對學生求知欲望進行激發,從而使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并充分的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行調動。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對藥物化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效的引入合作學習,這樣的話不僅可以有效的對課堂上的心理氣氛進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還可以有效的對學生非智力發展因素進行培養。同時,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囊括了皮亞杰提出的有意義學習、布魯納提出的學習思想以及布魯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等。盡管合作學習已經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的對合作學習策略進行改進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周玉平,羅艷,張萬金.淺談藥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8(04).
[2]華金玲,王立克,聞愛友,戴四發.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飼草生產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11).
[3]易金娥,程天印,紀春曉,袁莉蕓,屠迪,劉進輝.動物藥學專業藥物化學教學改革[J].南方醫學教育,2012(02).
[4]朱卡林,胡永洲,曾蘇,張小玲,姚晨.綜合性大學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藥學教育,2004(04).
[5]蔡際群,王曉紅,劉強,路振富,喬敏,孫寶志.學習哈佛教學新理念 搞好藥理學課整合教學[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02).
[6]高慧英,魏麗華,蘇衍萍,崔海慶,杜長青,劉立偉,石運芝,杜輝.找準教與學的結合點提高教學效果[A].山東解剖學會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
[7]湯浩.活化課本知識,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A].中國生理學會第八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
[8]習保民,張鵬鸝.藥物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8(06).
[9]劉娜,朱駒,呂加國,周有駿,鄭燦輝.從范例教學談《藥物化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中國醫藥導報,2011(16).
[10]孫鐵成,林景波,李鳳閣,劉群,楊華,呂瑞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建實驗教學新模式[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
作者簡介:
肖玥(1983年9月18日-),女,湖南長沙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常德職業技術學院藥學系,從事藥物化學、藥物分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