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書華 班媛
【摘要】有色金屬冶金學是冶金工程專業的必修課,課程教學方法現狀制約著冶金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教育,本文從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冶金專業課程改革、有色金屬冶金學課程地位和教學等方面簡述了課程教學方法的現狀并提出其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有色金屬冶金學 課程教學方法 教學現狀 改革措施
【基金項目】校內基金項目《有色金屬冶金學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項目編號:2013018。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243-01
伴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企業需求在不斷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內蒙古工業大學啟動了冶金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改革項目,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論都要通過課堂教學實施來體現,教學方法是決定課程建設質量的重要因素,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本文從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冶金專業課程改革、有色金屬冶金學課程的地位和教學三方面來闡述有色金屬冶金學教學方法研究現狀,并提出幾點改革的措施。
一、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
隨著知識經濟和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傳統產業的知識化進行,生產過程中技術、知識和信息的含量在不斷地提高,勞動分工和專業方位被打破,職業工種和崗位在發生變化,崗位輪換制成為主導,企業對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標準,需要的不再僅僅是操作工,而是智能型應用人才。冶金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這就對冶金專業學生的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因而,冶金專業學生的高等教育要想在社會中得到長遠發展,必須滿足勞動力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學方法作為有色金屬冶金學的改革重點,首當其沖。
二、冶金專業課程改革的需要
2011年開始進行學分制改革。內蒙古工業大學開始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高等教育由“應試教育”開始向“素質教育”轉變,冶金工程專業作為內蒙古工業大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到迅猛發展。冶金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冶金專業教育的焦點。而由于冶金工程專業教育教學體系陳舊,教學質量開始下降,越來越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突出表現為每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難與企業所需要的技術人才緊缺之間的矛盾。有色金屬冶金學課程教學質量直接關系著冶金工程專業的生存空間。因而,在冶金工程專業課程量的快速發展同時,要提高冶金工程專業教育質量,就必須保證冶金工程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對專業課程與教學進行改革。突破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尋求有專業特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冶金工程專業的專業素質教育,已成為本專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色金屬冶金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就是這樣一個重要項目。
三、有色金屬冶金學課程的地位和教學
《有色金屬冶金學》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的主要專業課。它是物理、化學等課程與專業工程技術應用人才培養之間的樞紐,是了解有色冶金工藝技術和改進冶金方法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冶金工程專業和材料物理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課以及金屬材料專業拓寬專業知識所必備的工具。
二十一世紀國際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這競爭激烈的時代,如何使大學生盡快適應新的社會經濟形勢、盡快將課本知識與工作實踐結合起來,這是每一位專業課任課教師一直在探索的問題。為提高專業課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專業課的知識,課題組的教師們以《有色金屬冶金學》課程為例,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摸索,努力提高專業課的教學質量。
四、改革的措施
傳統教學方法是長期教學經驗的歸納,有許多合理的因素可以繼承,且學生們已經適應了傳統教學方式的授課。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學教育變得越來越開闊,教育的核心不再是讓學生掌握有限的具體知識,而是讓他們逐步具備以最快的速度獲取知識、較強的自我學習的能力以及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任課教師現在面對的實際情況是,需授課的學生人數眾多,且層次差異較大、學習風格多樣化、學生的個性多樣化,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專業課的任課教師運用開放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因此,如何在課堂上創設問題、創造條件,如何組織、協調和引導好課堂教學進程,在繼承傳統教學方法優點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學生素質教育得以提高的關鍵所在。
1.繼承傳統方法和啟發式教學并用
進一步完善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內容與工業實際生產結合起來,間斷地播放現場紀實,使學生能更直觀的理解、接受課堂學習內容。采用對比、例證等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改變傳統的“填鴨式”、學生憑空模糊想象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2.了解學生現狀,實施分層教學
需授課的學生層次多樣,任課教師要了解學生現狀,分層次教學。感受到現代與傳統并存,引導與輔助并重。講求實效,真正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方法直觀可感、層次分明、情景生動,對課堂教學起到了推動、提高的作用。使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不再是掌握一些書本的知識,而是深入了解一種文化,掌握一種技能,培養一種能力。
3.實施開放性教學
一是單一教學方法之間的融合。由于各教學方法都有其長處與不足,互補性強。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使單一教學方法之間融合、協調、互補,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出高素質人才;二是課內外結合,即根據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要求,教學方法不應局限于課堂內,應延伸到課外,關注學生的課外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應注意引導學生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又帶著新問題走出課堂,把學生引向自我獲取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調查研究,分析、處理信息,撰寫報告、文獻綜述等多種途徑,課內外結合,全面培養和提高自身素質。支持鼓勵學生高水平的科技學術活動和知識技能競賽,設立一定的科技創新基金和創業扶持基金,擴建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實驗室,營造良好的學習、科研、創新、創業氛圍和環境,培養學生求知好學的精神和創新實踐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五、結語
總之,科學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為了使本科生盡快的融入社會,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對有色金屬冶金學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李景信.啟發式教學原則與高校教學方法改革[J].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07,7(1):70-74.
[2]樊素梅.淺議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策略[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17(3):11-12.
[3]張忠福.高校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管理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研究,2012,8(1):104-107.
作者簡介:
代書華(1972-)女,內蒙古工業大學。主要從事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及專業改革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