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從事游牧的阿拉伯人被稱為“貝都因人”,在阿拉伯語中是“荒漠上的游牧民族”之意,逐水草而居的他們就是現今生活在“世界掘金之地”阿聯酋的居民的祖輩。“石油”、“奢靡”、“顏值”是當今世界用來形容阿聯酋的三大關鍵詞,但并沒能概括出最真實的阿聯酋,“安全舒適”、“高等教育”、“飲水思源”才是阿聯酋成為東方傳奇的真正秘訣。
“用刀撬開貝殼,再用手指感受下珍珠囊的柔軟?!卑ぐ⒉范爬呎f邊把一個剛從水草中撈出來的小貝殼和一把生銹的有些彎曲變形的小刀遞給我。我們乘著阿拉伯傳統三角帆船穿過了一個臨近阿布扎比的紅樹林。盡管已是十月,但阿聯酋的陽光依舊灼熱得刺眼,甲板上撐起了遮陽板。為了滿足我對珍珠的好奇心,艾莎陪我來這片海灣采珍珠。她是阿聯酋人,也是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專家,身著長衣,安靜地坐在船頭,時不時地抿一口用肉桂和豆蔻熬制的熱咖啡。

撬開珍珠母貝并不意味著就大功告成了,因為平均每撬10個珍珠母貝才能得到4顆珍珠。原生珍珠其實并不是圓的,而且成色發黑,上面還有斑點,但個頭很大。“你真幸運!瞧!”艾莎·阿卜杜拉邊說邊讓我嘗鮮珍珠肉。珍珠肉是采珠人最常見的食物,因為通常這里沒有其他可以吃的食物。她還告訴我取出珍珠后,剩余的帶肉的珍珠母貝還可以賣到牡蠣市場去。如今的波斯灣已經禁止采集野生珍珠,但在半個世紀以前在阿聯酋采珠可是最可靠的謀生手段。
我們乘坐的這艘阿拉伯三角帆船是造于1941年的老帆船,70年前,像這樣的三角帆船至少要容納20名采珠人,10人負責潛水打撈,另外10人負責在船上撬開母貝找珍珠。每年的四月到九月是采珠期,這段時間海水溫度不會太冷,采珠人下水也相對更安全。阿聯酋的主要采珠場大都位于波斯灣。阿聯酋過去的采珠人要一連6個月在海上作業。采到的珍珠歸船主所有或者統一賣給收購商后將收入均分。
“在過去,這里的采珠人潛水時,都在腿上綁著石頭,平均每天下潛50次?!卑f,“隨著采珠區域減少、海上工作繁重、疾病困擾等問題的加劇,現在很少有還能堅持采珠30年以上的船商。”
采珠業曾是阿聯酋的支柱產業之一,養活了幾代阿聯酋本土人。但在20世紀早期,日本人發現了培養人造珍珠的技術,阿聯酋采珠業就此逐漸走向沒落。
在現如今的阿聯酋,像艾莎這樣的新一代年輕人只能從書中得知祖輩曾過著怎樣的艱苦生活,而他們現在不但可以接受免費教育,還擁有前程似錦的工作。艾莎兼任阿拉伯文化研修班講師,給中學生、大學生,甚至是成年人講解他們的祖輩是如何通過辛勤勞動發家致富的。很少有人知道阿聯酋人以前主要以采珠為生,隨著1953年阿聯酋阿布扎比石油資源的發掘,默默無聞的阿聯酋才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世界頂級“暴發戶”。
第一桶金
1962年,阿聯酋開始出口石油。幾年內,這片由幾個分散、荒涼的公國組成的貧窮土地轉眼間變成了富饒的石油大國。但阿聯酋百姓的生活并沒有因此而改善。阿布扎比酋長國酋長赫布特,將依靠出口石油貪污的官款藏在宮殿的地窖里,寧可被老鼠啃食也不救濟百姓。終于,1966年8月6日宮廷政變,赫布特政權被推翻,其弟扎耶德接任酋長。
1966年8月,扎耶德將其兄長藏匿的巨額財產平均分配給了阿布扎比低收入的公民。他說:“如果真主阿拉賜予了我們財富,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感恩:用我們的財富改革國家,提高人民的福利?!弊?968年至2002年,阿聯酋政府為發展國家,總共投資超過1620億迪拉姆(約合2797億人民幣)。扎耶德酋長的舉措,讓所有百姓都有了“第一桶金”。

鋼筋水泥之都
漸漸富有起來的貝都因人在酋長的鼓動下,搬離了棚屋,不僅得到了新住所,還有巨額補償金。1975年,將近2.4萬阿聯酋公民在政府的幫助下得到了每人8770萬迪拉姆的補償金。1982年,有12萬阿聯酋人每人得到的補償金超過了2.75億迪拉姆。
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如今已經變得像紐約一樣繁華。阿布扎比到處矗立著玻璃和鋼筋建的摩天大廈,阿聯酋人為了紀念他們的各位酋長,將每座摩天大廈都以酋長的名字命名。這里遍地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西式咖啡店、時尚美甲店也隨處可見。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上是琳瑯滿目的超級跑車。阿布扎比的濱海大道聞名世界,從酋長國宮殿酒店到薩迪亞特島全長10公里,薩迪亞特島上還建有盧浮宮和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分館。
大道旁一排排高大的棕櫚樹下,父母領著孩子沿濱海路散步。阿聯酋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多干旱多石地質平原和鹽堿地,兩百萬棵樹木從世界各地移栽到了阿布扎比,才逐步抑制了其土地的沙化。干旱的阿聯酋每年保養一棵棕櫚樹的費用就高達1000美元,阿聯酋的樹木灌水系統可以照料到每一棵棕櫚,由于阿聯酋沒有河流,需要依靠專門技術將海水除鹽后再加以灌溉。
現如今,85%的阿聯酋本土人都生活在沿海和綠洲,他們極少有人還沒有空調房和私人辦公室。在阿聯酋,除了出租車和公交車上,甚至連公交站都裝有空調。但也有極少數的偏愛游牧的阿聯酋人至今還生活在內陸荒漠地帶,例如貝尼基塔布人。
自1968年至2003年,阿聯酋人口增長了將近20倍。這首先得益于外國勞工的大量涌入,正是他們在阿聯酋建起了摩天大廈,傳播了知識文化,推動了醫療進步,在阿布扎比和迪拜發展了商業。阿聯酋85%的工人都來自國外。但是阿聯酋法律對外國資本在阿聯酋境內投資成立公司所占比率做出了明確規定,外資公司中必須有51%以上的本國投資。
在阿聯酋,做繁重且沒有社會地位工作的都是外國人。阿聯酋本土人大都在政府部門、司法機關或國營企業工作,并能夠參與國際財經組織決議,而所有的外國人都在建設和服務領域工作。酒店管理人員大多是由來自鄰近國家的阿拉伯人擔任,愛爾蘭人、德國人、英國人等在阿聯酋通常是中產階級的經理,服務員、清潔工、保安都來自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
另一種舒適
我們沿著小路前往貝都因村,中途經過一個名叫拉金的沙漠時,我請司機把車??吭谝粋€駱駝圈旁。貝都因人把駱駝當做真主安拉賜給他們的禮物,所有阿拉伯人都對駱駝有著特殊情感。阿聯酋每年都會舉辦駱駝節,囊括了眾多有趣的比賽項目:駱駝競速賽、獵鷹比賽、駱駝選美、純種阿拉伯馬評比賽、靈緹犬競賽跑等,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駱駝競速賽和駱駝選美。駱駝選美總共要進行72輪,參選駱駝有當地的純種白駝,也有后來引進的黑駝。駱駝選美標準嚴格,能夠脫穎而出的駱駝不僅要有較大的頭部、寬闊的脖頸、挺立的駝耳、方正的臉頰,還要有修長的身形、寬大的后背、高聳的駝峰、勻稱的膚色、完美的體態。只有這樣的駱駝才能被冠以最高貴的頭銜,即所謂最“美”的駱駝。駱駝競速賽是阿聯酋駱駝節上的傳統項目,獲勝者將贏得數目龐大的獎金。
我們看到的這個圈里的駱駝都被照料得很好:駱駝圈干凈整潔,飼料槽里放滿了鮮草,飲水槽里的水也是干凈的飲用水。緊挨著駱駝圈外有一張生銹了的鐵床,床上鋪的不是床墊而是幾捆干草。這就是來自巴基斯坦的35歲的養駝人庫爾班·巴蒂一年要睡11個月的地方。司機告訴我,這個巴基斯坦人對他目前的這份工作非常滿意,因為這要比在他們國家失業好得多。
“我的雇主非??犊?,甚至連我回家探親的機票都幫我買。”巴蒂吹噓道,“每年我都有一個月的假期,可以回家探望我的妻子和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卑偷倜吭碌膱蟪晔?000迪拉姆(約為270美元),他的職責就是飼養駱駝和收拾駱駝圈。巴蒂每天要喂養200多頭駱駝,每頭駱駝都要吃掉兩捆干草,而每一捆干草的售價就高達600迪拉姆。
第二天,我來到阿布扎比奢華的酋長國宮殿酒店,和一位名叫埃爾內古勒姆·喀拉拉邦的裝修工人聊了起來。埃爾內古勒姆4年前從孟買來到阿布扎比,每周工作6天,負責砂光和清洗酒店的天花板,這樣做是為了把金箔板粘在上面。40平方米需要160片22開的黃金板,所以這份工作不僅繁重,而且由于材質昂貴,還需要擔很大的責任。埃爾內古勒姆每月大概能拿到5000迪拉姆的報酬。
辦公職員的工作相對好一點,他們白色的衣領似乎總是寓意著晴朗的天氣和高升的機遇。愛爾蘭女孩兒婕爾娜·奧利里已經在阿聯酋待了一年了,她負責組織市場營銷部門的工作。她的薪金相對前兩位外來勞工高了很多,每月9000迪拉姆,但卻低于愛爾蘭相同性質工作的報酬。25歲的婕爾娜坦言:“在這里我可以負責大型項目,領導公司部門,但要是在愛爾蘭,憑我的資歷只能是實習生或試用人員?!?/p>
和婕爾娜同齡的阿爾及利亞女孩兒卜拉希·米娜蒂亞從事新聞特派工作。她說:“我愛阿聯酋,因為在這里生活非常安全。我曾在巴黎留學,那里要經常擔心自己的錢包被偷和安全問題。而在阿聯酋,女孩可以獨自一人走夜路,沒有人敢色瞇瞇地盯著女性看或是給她們拍照片,更不可以向女人豎中指,因為這樣做都屬于違反法律,需要賠償一大筆罰金?!辈防4┲簧砻C穆的黑色套裝,但并沒有用頭巾包著頭發,黑色長發飄散在肩上。“許多當地女孩包著頭發遮著臉,并不完全是因為她們信仰的宗教或是父母的要求。通常,她們都是為了和男性長時間聊天后不被人認出來,或者只是因為出門急沒來得及化妝而已。如果你看到有的女孩將臉全部遮住,那就可以肯定她們是酋長的女兒?!?/p>
高等教育
阿聯酋的女孩兒不僅可以開車,沒有男性的陪伴獨自走在大街上,而且還可以接受高等教育。20世紀60年代初,阿聯酋人的生活已經變得富足,但仍有二分之一的人口是文盲。因為那代人的父母,沒有送孩子上學讀書的意識。即使是在相當富裕的家庭,也只是把孩子送到穆斯林學?!了固m教的神學院,通常這里只教授《可蘭經》。直到扎耶德酋長任職期間,才開始努力提高國民文化水平,也是為了讓國人能學會更好地利用財富。1953年,阿聯酋在阿布扎比開辦了第一所非宗教性質的學校,并收錄了450名學生。1972年,阿聯酋所有酋長國的公民已經能夠接受到中學的免費義務教育。
“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讀書時,還得到了阿布扎比教育基金委員會的獎學金。”著名阿聯酋電視臺主持人阿里·伊蒂法克說道,“我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的是旅游學,之后我又去加拿大學習了英語、德語和韓語?!?/p>
阿聯酋的孩子可以從71所阿聯酋高等學校任選一所,或者是拿著國家發給的一次性助學金去世界任意國家留學。美國紐約大學和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在阿布扎比都設有分校,迪拜也設有英國艾塞克斯大學和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分校。這些大學都同時用英語和阿拉伯語授課,還請來了很多歐美的教授。
阿聯酋扎耶德大學是阿聯酋最早對女性開放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我來到扎耶德大學,走進一間教室坐下,他們正在上電影課,授課的是一位來自匈牙利的教授。女學生們都穿著黑色穆斯林女士長袍,但依舊沒能掩蓋住她們的俏麗:她們穿著跟長約11厘米的細跟高跟鞋,都是時下最流行的款式,這樣的高跟鞋至少要3000美元一雙。這些女大學生和我們俄羅斯的女大學生有什么不同?她們下課后還會用流利的英語或是法語向教授提問半小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提問并不像黑色長袍那樣肅穆古板,而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和新穎。
“我們應該為下一代的未來投資。教育才是建設國家的基礎。”霍特·艾爾·哈米斯·卡奴在阿布扎比剛剛建成的“藝術節”項目的開幕式上這樣說道。她是沙特阿拉伯一個商人的女兒,嫁到了巴林島的一個很有威望的家族。她決心從事藝術工作,并選擇阿布扎比作為自己在中東的安身立命之處。她提出了舉辦藝術節的想法,獲得了阿聯酋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國家津貼。阿聯酋任何一個得到國家支持的項目都會引來世界媒體的關注,并且很有可能又會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迄今為止,阿聯酋在吉尼斯記錄大全的紀錄達到了150項。

追根溯源
如今貝都因人的村子都已經空了,但臨近節假日村子里所有的房子都會被收拾得干干凈凈,因為每逢這個時候貝都因人都會帶著全家人回到這里,體會沒有空調、睡草席子的棚屋生活。
莫哈邁德·拉沙特·庫辛是得到國家第一桶金的貝都因人之一。他說:“我們熱愛騎駱駝。真主安拉賜予了貝都因人豐富的石油資源讓我們致富,但是每個貝都因人都不曾忘記祖輩艱苦奮斗的精神,金錢不是永恒的財富,我們只有像祖輩那樣用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多價值,才配得上這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我們要讓孩子來體驗祖輩艱苦的生活環境,要讓他們明白我們的所有財富和福利都是祖輩辛勤勞動所得。已逝酋長謝赫·扎耶德·本·蘇丹·阿勒納哈場曾經說:‘祖輩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我們的使命就是將這些財富變為支撐未來更好發展的堅實基石。’”
[譯自俄羅斯《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