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依松柏蔥蘢的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西臨碧波蕩漾的漳澤湖與太行濕地公園,雄峰拱翠,表里山河;居華北之脊、處太行之巔,風光秀美、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這里就是被譽為“中國魅力城市”之一的長治。
城市的建設和科普工作密不可分,在長治市城區全區轄內的10個街道、55個社區、28個村(菜場),總面積55.6平方公里,總人口41.6萬人,連續兩屆被中國科協授予“全國科普示范城區”榮譽稱號,今年是第三屆創建2016~2020年全國科普示范區,城區科普宣傳欄建設更是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單位,在百縣百項科普示范特色建設專項活動中被中國科協評選為優秀案例,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連續三年被長治市科協評為優秀單位。
加強力度 全面發力
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城區”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設“五宜”城區,打造生態優美、誠實守信、全民創業、安定平安新城區的必然要求,是推進全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诖朔N認識,長治市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把創建工作與貫徹落實國務院頒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結合起來,將創建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做到科普工作發展有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另外,還召開各級科協組織會議,廣泛發動和動員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到“全國科普示范城區”創建各項工作中去,從而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氛圍。
為了更好地開展科普工作,長治市城區政府將科普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逐年加大科普投入的力度,2013年科普專項經費23萬元,2014年科普專項經費25萬元,超過了人均0.50元的平均水平。對于大型科普活動都給予了專項經費保障,保證了科普工作的正常開展。
強化基層 夯實基礎
為保證科學普及工作社會化、制度化、經常化,協調建立了區級綜合科普活動場所。長治市城區委、區政府投資建立城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占地面積5198平方米,建筑面積4641平方米,是一所集科技、計算機、圖書閱覽、音樂、舞蹈、美術、英語、體育、勞技、心理咨詢為一體的綜合學習實踐場所,設有科技園地、第二課堂、興趣特長園地等三大板塊十個培訓活動部。
同時,在10個街道辦事處、55個社區、28個村(菜場),都成立了科普活動中心,全區共建立科普活動中心(站)93個,并針對廣大市民不同層次的需求,配置了科普讀物、資料及多種實用技術、致富信息、營養配餐、醫療保健、優生優育等宣傳資料和光盤。
此外在八一廣場、紫金西街科教中心、太行東街市政務大廳對面等繁華公共場所,設置了9組18米長、2.85米高的大型科普宣傳畫廊——“科普之窗”;在長興社區、和平社區、水文小區等20個文明社區,設置了20組6米長、2.2米高的科普宣傳專欄。去年,長治市城區把科普宣傳的重點放在了進社區、進小區上,在245個規模較大的小區都設置了科普宣傳專欄,并定期更換宣傳內容,及時把黨的方針政策、《科普法》、醫療衛生、實用技術、法制經緯、少兒樂園、專家講座、項目推廣、健康教育等知識充實其中。
貼近實際 突出特色
每年一屆的全國科普日暨科普活動周是科普工作的重頭戲,也是科協工作的一個品牌節目。為增強科普工作的娛樂性和大眾性,長治市城區2013年、2014年分別舉辦了“科普之光”大型專場文藝匯演,在文藝表演的同時,主持人不時穿插風味有趣、健康向上的科普知識有獎問答,寓教于樂,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受教育人數近萬人。
在全民普及科學知識行動中,主要以科普進社區、科普活動周、建立科普櫥窗、專欄以及利用報刊、電視等形式進行宣傳。如紫金街道的興安社區就把科普工作納入到了黨建之中,在建科普活動室、科普宣傳欄、科普志愿者隊伍活動中,使社區科普和社區黨建工作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相互促進。近兩年來,全區共舉辦各級各類科普文化活動10余項,各類科普報告會、科普講座220多場(次),2萬多人(次)參加。
同時還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把科普教育納入課改內容。建設東路小學堅持走“科研興教”、“科研興?!敝?,將科普教育納入常規教學,綜合推進青少年科普教育,并定期舉辦校園科技節,在校學生參與率達100%,學?,F有科技制作、風箏、艦模、電子制作等科技小組十幾個。八一路小學以“科技創新促進教育,映襯校園興趣為先”為主題,全面實施了素質教育,健全了科技教育和科技競賽制度。為構建科技特色教育,區教育局經常開展課內外“小發明、小創造”、科幻繪畫、科技興趣小組、爭當小小科學家等活動,不斷培養青少年的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近兩年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共收集100余件學生作品,并聘請專家認真進行評選,選出優秀科技發明19件、科技論文16篇、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7篇、科幻繪畫54幅。
如今,已初步形成了組織建設網絡化、科普陣地多樣化、隊伍建設社會化、素質建設人性化、科普活動經?;母窬?。社區建有科普活動中心、科普圖書室、科普畫廊(櫥窗),組建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科普志愿者隊伍。街道科協制定每年12次的科普講座制度,以社會熱點、社區居民生活實際、“生活的科學”和“身邊的科學”為主要內容開展科普教育??破招麄髦茉?5個社區分為六種類型舉辦,即:讀書學習、健身娛樂、美德關愛、文明新風、團結互助、文明傳承等,以“學”在社區、“樂”在社區、“愛”在社區、“新”在社區、“和”在社區、“榮”在社區為主題,推動《科學素質綱要》的實施。
依靠科學發展力量,如今的長治市城區作為長治市的名片,正在以開放的姿態和強勢的理念迎接科普大潮的再次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