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認識或和史軼蘩教授共事過的人無不認為她是個再嚴厲不過的學者,可我心中的史教授卻是個嚴謹而不失謙和,嚴格、嚴肅又不失關愛的長者。記得有一次我看到她下班后急匆匆地走向病房,去探望在做實驗時皮膚被灼傷的一位老技師。她手里端著的盤子里,是幾個洗得干干凈凈的熟柿子。我當時覺得這不是幾個水果,而是她體貼關心下屬的一片誠心……
從1983年一直到她離開我們,這二十幾年的親身經歷,更讓我心底深深感到她是親切慈祥的老師和誠懇待人的朋友。還有她對科學的敬畏讓我感觸良深!這種敬畏一直約束著我,讓我在科學的道路上一絲一毫不敢做假!
難以想象,史教授也敢于對自己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說“不知道”。多年前,我們已經知道妊娠期甲狀腺結合球蛋白的增加會干擾甲狀腺功能的判定,但是當時國內還不能測定游離T3和游離T4。我有一次問她:“孕婦的甲狀腺激素水平隨孕期變化有多大?”她竟然回答說:“我不知道!”我當時驚呆了!她是首屈一指的內分泌大家、中國第一位內分泌學院士,怎么會不知道呢?后來她讓我去圖書館查資料。更讓我吃驚的是,我查時描了個曲線圖,她竟把那張圖壓在她辦公桌的玻璃板底下留做參考……她的“不知道”讓我對她增加了許多敬佩!(作者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內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