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8月10日晚間,谷歌宣布將為自己創建一家名為Alphabet Inc的母公司。通過這次轟轟烈烈的“造媽”運動,谷歌將原有的暫時不賺錢的業務剝離出來,保留搜索、安卓系統等核心業務單獨組建子公司,納入Alphabet旗下,而剝離出來的業務也分別組建子公司,與谷歌并列,在Alphabet統領下呈傘形狀態。
對于這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硅谷科技圈做出了如下解讀:“從今天開始,谷歌負責賺錢養家,其他業務負責改變世界。”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策,是因為谷歌擔心“中年危機”會讓自己的創新力退化。
那么谷歌究竟有多創新呢?筆者想,GoogleX實驗室選擇研究項目的標準會讓你有較為直觀的感受:必須是涉及到上百萬至億萬人口的至關問題;必須找出激進的,有科幻成分的解決辦法;必須使用已經掌握的技術。這一標準聽起來很高大上并且不切實際,即使集合谷歌所有精英開發者和財力也很難達到。如果你認為這幫瘋狂科學家是說著玩的,那么請好好了解一下谷歌眼鏡和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傳奇故事。
就是這樣一家屹立于世界科技創新之巔的企業,在出發17年后,害怕自己忘記創新的初心:讓世界更美好。反觀國內,卻是另一番景象:虛擬現實眼鏡來了,我們一擁而上,結果幾十款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低劣,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術創新;智能手表來了,我們一擁而上,結果大多數產品逃不出接打電話、測心率、計步器的功能范疇,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創新。在號稱體驗未來的科技產品眾籌平臺上,創業團隊們在“我們為什么眾籌”一欄寫下了無數情懷和夢想,但產品的創新性卻總是給消費者一記又一記響亮的耳光。
當然,由于發展階段不同,我們并不能對創新創業者們提出過高的硬實力要求。筆者只是想提醒那些躲在新潮概念背后跟風前進的創業者們,創新這件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