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縣位于山西省北中部,總面積865平方公里,全縣9個鄉155個行政村,總人口22萬,耕地面積39萬畝,是全國的商品糧基地縣、農業部小雜糧基地縣、中國薄皮甜瓜之鄉。
2009年,定襄縣被列為山西省首批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縣。從2010年以來,定襄縣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的指引下,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工作主線,持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認真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強化重點,嚴格實施
圓滿完成各項開發任務
2010-2014年,定襄縣農業綜合開發緊緊圍繞開發目標,持續加大投入力度,累計投入21019.53萬元。
(一)堅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重點,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通過田水路林綜合治理,重點建設“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標準化農田,共實施項目8個,開發治理面積6.03萬畝,涉及6個鄉(鎮)26個村。
在土地治理項目中共投入8369.7萬元。項目區共新打機井126眼,輸變電線路55.85公里,埋設節水管道286.47公里,建設渠系建筑物610處,改良土壤3.6萬畝,修建田間道路174.94公里,農田林網0.144萬畝,示范推廣0.66萬畝。共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5.54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89萬畝,新增農田林網防護面積3.37萬畝,初步建成了機、電、井、田、渠、林、路、技八配套的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節水高效高標準基本農田,顯著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綜合效益,可新增糧食1009.8萬公斤,受益農民達5.53萬人,受益農民年新增純收入總額1503.95萬元,項目實施效果明顯。
(二)大力培育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扶持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定襄縣重點扶持市場競爭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推進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實現龍頭企業壯大、產業擴張升級和農民多渠道增收的“無縫”對接。在產業化經營項目上共投入12649.83萬元,扶持產業化單位9個,實施項目13個。
通過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建設,推動了優勢主導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發展,培育了一批好效益、強帶動力的新型產業經營主體,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項目實施年可新增總產值1.55億元,新增利稅3759.78萬元,年直接受益人數7萬人,年受益農民純收入增加總額2800余萬元,年新增就業人數1000余人。
定襄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呈現出整體面貌明顯改觀、農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糧食生產能力明顯提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生態環境明顯提升、農民收入明顯增加、產業化經營水平明顯提升七大特點。
創新機制,規范運行
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近年來,定襄縣進一步健全管理投入機制,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步入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軌道。
(一)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項目
定襄縣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打造糧食核心產區,努力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高起點規劃。在項目區規劃上做到了“三個銜接”,即與當地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優勢農產品產業規劃相銜接,與項目區農業結構調整相銜接,與當地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銜接。通過連續投入、科學設計、整體開發,把中低產農田一步改造成高產高效農田。
高標準實施。多措并舉,建設高標準農田,達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標準,高效利用水、土資源,實現投入產出高效益。
高科技應用。在硬件設施上,應用高科技的精準灌溉系統等設備;在新品種上,主要推廣高產高效的張雜谷、先玉335高密玉米等優質品種;在新技術上,主要推廣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在項目管理上,推廣項目專家負責制,特聘省、市、縣專家提供全程技術服務。
高效益開發。不斷壯大農業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向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后續開發、循環農業發展。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改善節水灌溉面積1萬畝,節水35萬立方米,推廣良種面積1萬畝,年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00萬公斤,農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高質量管理。定襄縣建立了專門的工程管理和工程管護隊伍,縣、鄉、村三級層層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程序和標準,切實保證項目建設的有序和高效實施。
高責任運行。在項目的運行和維護上建立健全了四項制度。一是動態監測制度,明確實體建設產權歸屬,落實管護主體,保證設施安全運轉。二是自立養護制度,按照“誰受益誰負擔”“以工程養工程”的原則,采取租賃、承包等形式籌集管護費用。三是依法保護制度,嚴格按照相關法規簽訂管護責任書。四是安全運行制度,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防止設施人為破壞和責任事故的發生,建立自然災害破壞應急預案。
(二)嚴格執行項目管理制度
實行項目工程招投標制。全面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和管理水平,按照要求實行項目工程招投標制度,委托招標代理公司發布招標公告進行專業招標。
實行財政資金縣級報賬制。根據農業綜合開發無償資金報賬辦法和有關財務管理規定,嚴格執行縣級報賬制。在資金管理中狠抓業務培訓工作,嚴格資金投放程序,堅持做到建立專賬、專戶儲存、專人管理、專項核算、專款專用原則。
實行項目工程監理制。聘請山西省農林水建設監理公司對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行全面監理,并派駐代表進行旁站式監理,同時,農發辦積極配合監理公司做好有關工作。
全面推行公示制。組織全縣開發系統人員認真學習《項目和資金公示制暫行規定》,研究制定公示方案,對項目工程隋況進行公示,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
實行項目驗收制。實行工程驗收質監制,嚴把竣工項目驗收關。項目開工后,進行不定期檢查和中期檢查驗收,項目完成后農發辦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全面驗收。
近年來,定襄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實踐中成績斐然。在新形勢下,定襄縣農業綜合開發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積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