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uisa Guinness與Ben Brown的組合完全是藝術為媒。他們在這個位于倫敦諾丁山的1900年代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筑里,創造著自己的家庭世界與藝術天地。
雖然同為藝術狂熱分子,但來自愛爾蘭貴族之家的Louisa,其家族卻主要盤踞在金融界,著名的健力士啤酒就是用她家族的名字命名的。而她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同樣始于倫敦金融市場,并由那里漸漸走入藝術領域。2013年她在Mayfair開設了自己的藝術珠寶店,并邀請到Anish Kapoor、Jeff Koons和Mariko Mori等藝術家來為自己的Louisa GuinnessGallery珠寶系列做一部分設計。藝術家們以迷你雕塑的形式創造了一系列獨特的珠寶作品,堪稱一次有趣的挑戰。Ben Brown則是出生在香港的英國人。他從蘇富比拍賣行開始了自己的藝術品之路,2004年他在倫敦開設了自己的首家藝術畫廊,5年后又登陸香港開設了第二家。這也成為首家在香港標志性的新古典主義建筑“畢打行”落戶的畫廊,如今這里已經駐扎了許多重要的西方畫廊,如Gagosian或SimonLee,Ben的開拓功不可沒。可能正因為自己的背景,Ben不論在展覽策劃還是作品挑選上,都很強調東西方世界的交融。他樂于跟現今世界上最拔尖的藝術家合作,譬如Candida Hofer、Miquel Barcdo、Pon Arad和Lalanne,而
一些出色的中國藝術家也是他的朋友,譬如王克平、曾廣智(Tseng Knwong Chi)和葉凌瀚(Ye Lingham)等。
從買下這個房子至今,10年過去了,這個家在不斷壯大,3個年齡在7到10歲之間的孩子也對家的功能有了更多需求。2011年他們終于決定來一次改造工程。瑞士建筑師Christina Seilern被他們選中,不僅因為她的方案出色,還因為“Seilern Architects的工作室離我家只有lo分鐘的步行路程”!Ben玩笑道。工程持續了將近18個月,原本面積較小的廳室被打通成一個連續的空間,這既滿足了實際需求也滿足了美學要求。“我們想要一個非常開放的家,有連續的大空間但又不能讓它變成一個白色立方體。”Louisa說。當然,他們的家也不可能成為空白,因為有這樣兩位眼光獨到又激情洋溢的藝術“專家”當主人,家中的墻壁都被那些極好的收藏品占據著,這也是他們對這房子的改建準則之一。最終,這里被諸如RonArad、Alighiem Boetti、Damian Hirst和Vik Muniz這樣一批出色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所圍繞,藝術就像日晷般刻量著他們的每日起居。
整個工程改變了一層和地下室的結構,通過擴大地下室來設置孩子們的游樂區,除此外還獲得了新的雜物間、洗衣房、鍋爐間和酒窖。同時他們還為房子修整出一個全新的樓層。為了讓自然光進入這個區域,地下室朝向花園面的墻被換成了玻璃的,他們還在廚房的地板上開了個炮眼天窗,這不僅因為采光,還更方便在孩子們玩耍時好好地看護他們。一層進門處,走廊鋪上了Louisa設計的六角形液壓磚塊,其靈感就來源于這個獨特的維多利亞風格之家,并且專門在摩洛哥制作而成。它們為通向廚房的走廊營造出更繽紛的氛圍。走廊右側是一個開放式大廳,里面有不同的休息區,走廊左側則是餐廳和樓梯。廚房里有一張大島臺,臺面由意大利卡拉拉的大理石制成,為每日備菜烹飪提供了足夠空間,一家人圍坐這里吃飯其樂融融,在節日和活動時刻,它也能充當娛樂場地。
但主導整個家的線索還是主人對當代藝術和設計的愛。毫無疑問,Ron Arad是他們最喜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在這個家里無處不在。他設計的壁爐被用來跟Lalanne的作品相結合,他設計的河馬小吧臺更是收藏界追捧的明星作品……而上面提到的這兩位藝術家也都是Ben的畫廊簽約的藝術家。Maurizio Cattehn的鴿子標本設計同樣為家里增添了不少幽默情趣,這個設計曾經在199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展出過。
除了前往其他許多國際城市赴不同的藝術邀約以外,Louisa和Ben還不間斷地在倫敦與香港之間“飛行”。他們接下來會出席5月份在薩默塞特宮舉辦的Photo London活動,另外紐約的The ArmoryShow、馬斯特里赫特的TEFAF、科隆藝術博覽會等都有他們的身影。而在這么多旅行之后,他們很高興能回到家里,毫無疑問,藝術已成為他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而家也成為他們所熱愛之藝術的柔軟延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