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06年深發展在國內首次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以來,各商業銀行都陸續推出了各種融資產品。但國內供應鏈融資尚處于起步階段,無論企業還是銀行都對供應鏈融資有著比較強烈的需求。本文闡述汽車供應鏈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原因,提出了解決方案和產品創新的思路。
關鍵詞:商業銀行;汽車供應鏈;融資
O 引言
根據國際著名投資機構融勤國際的研究可知,開辦5年以內的中小企業90%以上均依靠自籌資金來維持企業的生產經營,能獲得銀行融資的不足4%。開辦5年以上的企業也僅能獲得5-6%的銀行融資,平均獲得銀行融資的企業比例僅為4.55%。中小企業銀行融資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1 目前汽車供應鏈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1.1 企業方面
1.1.1 企業的直接融資遭遇政策性岐視和高門檻
如股票市場,雖然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成立了創業板,為中小企業籌措資金搭建了一個平臺,但進入的門檻依然很高,如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低于10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凈資產不低于2000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等,而且上市時間和花費的費用極其昂貴,因此絕大部份中小企業都無法從這個市場獲得資金。另外,我國金融制度對私人資本市場采取政策性限制,因此私人資本的籌集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1.1.2 企業融資成本高
一般而言,企業的融資成本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成反比,抗風險能力強,融資本成低,反之,抗風險能力弱,融資成本就高,汽車供應鏈上游企業都為中小企業,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明顯較弱,因此融資成本相對于核心企業來說要貴,而對于他們而言,在自身盈利受制于核心企業的同時又要付出相對較高的資金成本無疑是雪上加霜。
1.2 銀行方面
1.2.1 銀行融資產品單一,缺乏特色
國內首次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以來,經過8年多的發展,供應鏈融資產品開發和推廣取得了一些突破,但還遠遠不能滿足目前企業融資的需求。比如:通過供應鏈融資服務,銀行要改善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成本節約,這是企業生存發展和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而銀行對從點到鏈的鏈供應還缺乏深入的研究,產品創新力度不足;另外,供應鏈融資管理的核心是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監控,而銀行對“三流”的控制是分散和孤立的,沒有通過有效手段完成監控,銀行完全可搭建以銀行為主導、涵蓋供應鏈各方的網絡平臺,將金融服務與企業融為一體,進行全流程監控,真正實現網絡運作功能與交易環節的無縫對接,這是銀行供應鏈融資服務的發展方向。
1.2.2 供應鏈融資品牌建設不到位
目前一些大中型核心企業對銀行供應鏈融資服務和產品的認知較高,而大部分急需供應鏈融資服務支持的中小企業對供應鏈融資服務和產品知之甚少,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與中小民營企業的交談中,絕大部分老板對此沒有基本的概念,這說明銀行在推進供應鏈融資品牌建設中嚴重不到位,一是自身對供應鏈融資的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不高,沒有品牌建設意識;二是在品牌建設上]二作責任心不強,措施不力,導致品牌建設嚴重缺位。
1.2.3 銀行對供應鏈融資組織管理不健全
由于銀行自身對供應鏈融資的認識不到位,了解不深人,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在發展供應鏈融資業務時組織管理不健全,人員配備不到位,在具體業務操作時把握不準確,導致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時有發生。
2 對策建議
2.1 供應鏈電子交易平臺應用的常態化
國內商業銀行對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用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還未充分發揮其作用。國內涉及供應鏈融資創新最早的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現平安銀行),圍繞實體經濟與互聯網融合轉型的發展趨勢,推出了“熟客生意”平臺——橙e平臺,依托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兩大優勢,與眾多的生產和服務型企業構筑了“熟客生意”生態圈,構筑了包括物流、供應鏈服務公司、行業分銷平臺、電商交易平臺、第三方支付公司、商務服務代理機構、和政府背景的生產性服務機構等戰略合作伙伴圈,最大程度的支持傳統產業的互聯網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值得我們在今后供應鏈融資實踐中加以借鑒,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
2.2 第四方物流的構建
第四方物流服務商是一個供應鏈的整合者,它不同于第三方物流的單個物流公司,它集合及管理眾多的物流資源、設施及技術,為整個供應鏈的合作商提供一個完整中立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引入第四方物流,可以創新一種協同的環境,從而使協同后的整體效果優于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這種模式鼓勵個體組織為達到整體優化而共享信息和資源,使供應鏈真正意義上起到合作鏈條上的戰略伙伴關系,整合多方資源,實現各方共贏。
第四方物流為同一行業中的多個客戶發展和執行一個同步化和合作的供應鏈提供了解決方案,這個方案的形成將帶來具大的收益,因此,第四方物流在整個物流服務領域中是附加值最高的一個模式,銀行通過此種模式的參與可以獲得整條供應鏈上多個企業的回報和收益,是供應鏈融資產品創新嘗試的一個方向,但這種工作方式十分復雜,需要多方面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合作,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2.3 異地授信,突破扎口管理的審批
所謂異地授信是指商業銀行向所轄區域以外的企業辦理各類授信業務,包括各類貸款、票據等表內外各項業務。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對異地授信仍采取比較謹慎的態度,主要是因為對異地企業不能有效地進行貸前調查和貸后管理,風險防范壓力較大。
3 結語
在供應鏈融資上,對上游供應商的融資在采信核心企業信用和其應付賬款真實性和付款及時性的前提下,可以相對淡化對上游供應商的信用審查,采取異地授信、扎口管理的辦法,更好地滿足上游供應商的融資需求,支持更多上游配套企業的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