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企業財務面臨著一個多元,動態,復雜的管理環境,企業財務管理不再只是財務管理的具體方法和手段,而是吸收了戰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從適應環境,利用條件的角度出發,充分重視財務的長遠問題和戰略問題。華誼兄弟作為中國影視行業發展的領頭羊之一,在財務管理戰略的選擇與優化上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企業管理;財務戰略;華誼兄弟
0 引言
財務管理戰略可以定義為企業通過采用最恰當的方式籌集資金并且有效管理這些所籌資金的使用,包括企業所創盈利再投資或分配決策,而最適當的方式是由企業的全局戰略和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權衡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們就不能孤立的看待財務管理戰略問題,財務戰略作為全局戰略的一個子系統就具有從屬性的基本特征,它必須服從和反映企業企業總體戰略的要求,為企業戰略的實施提供最適宜的資金支持。主要的財務管理戰略有以下幾種:擴展型財務戰略、穩健型財務戰略、防御收縮型財務戰略。
1 財務管理戰略概述
選擇財務戰略也要考慮財務風險問題,一是決策型風險決策者風險除了受其本身專業能力的知識水平影響外,還受其決策風格,風險態度以及對環境,行業和發展規律的洞察力等各方面的影響。二是治理結構風險決策者風險來源于個人因素對決策過程的影響,而治理結構風險則來源于公司制度環境對決策過程的影響。三是戰略匹配風險財務戰略決策主體在選擇財務戰略時要注意戰略匹配性問題所帶來的風險。這種風險來源于三個方面:首先,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總體不匹配。其次,財務戰略與其他職能戰略不匹配。最后,財務戰略的子戰略之間不協調,也會導致戰略匹配風險。另外,財務戰略分析階段有分析主體風險和信息滯后風險。財務戰略實施階段也存在實施主體風險,財務環境風險,財務資源風險,財務能力風險。
2 案例分析——華誼兄弟公司財務管理戰略的選擇與優化
企業財務管理戰略的選擇與優化在各行各業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日新月異、變幻莫測的影視業,企業的財務管理戰略與公司整體運行是否匹配更關乎公司的生命存亡。從華誼兄弟的發展來看,不斷擴大的公司規模與公司的財務戰略不斷的優化選擇是分不開的。
2.1 公司簡介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2009年10月30日,正式登陸深圳創業板。華誼兄弟已經實現了從編劇、導演、制作到市場推廣、院線發行等基本完整的生產體系。
2.2 華誼發展戰略
華誼采用了產業鏈縱向一體化和業務多元化的戰略華誼兄弟利用品牌優勢在產業鏈上改變過去以“電影、電視劇和藝人經紀服務”為主體的產業鏈業務發展模式實現了制作、渠道、衍生的全產業鏈布局。在業務上開始呈現多元化狀態,主要進軍互聯網和手機移動。手機游戲是移動互聯網第一大應用。華誼兄弟通過與掌趣科技資本和產品雙重互動,成功滲透移動互聯網行業。華誼還宣布與騰訊展全方位合作,打通渠道,同時謀求線上衍生品開發的突破。多元化的版權開發能力,前瞻性的布局能力和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帶來華誼業績增長市場可期。華誼兄弟以IPO超募資金7500萬元收購北京華誼巨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51%股權。后者運營網絡游戲“萬王之王3”。這是華誼兄弟宣布切入手機游戲領域后,再次在游戲娛樂領域展開布局。
基于目前華誼兄弟的發展趨勢,以及通過對華誼兄弟經營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成長性等的分析,它采取了穩健發展型財務戰略,實現企業財務績效的穩定增長和資產規模的平穩擴張。實施穩健發展型財務戰略的企業,一般將盡可能優化現有資源的配置和提高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為首要任務,將利潤積累作為實現企業資產規模擴張的基本資金來源。
3 優劣接駁
3.1 優勢
第一,打造了以“華誼兄弟”為品牌的影視、文化資源整合平臺。在華誼戰略的旗幟下,打造一個東方影視帝國品牌不是沒有可能。
第二,公司目前已經培養和聚集了一批優秀的影視業人才,打造了較為完善的集影視業及藝人經紀業為一體的產業鏈,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營管理機制,積累了一批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從而確立了公司在產業鏈完整性、運營機制完善性、企業品牌、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以及合作伙伴資源豐富性等方面的全方位競爭優勢,從而構成了公司整合影視、文化資源的核心競爭能力。
3.2 劣勢
第一,公司自身在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游戲等方面投入與效益相差過大,特別是電視劇制作方面實力欠缺,創新力度不夠,缺乏有足夠影響力的電視劇品牌系列。游戲方面雖處于獲利階段,但涉足不深尚未形成支柱產業。
第二,生產規模:受限于資金實力,國內公司與國外公司相比普遍生產規模相距甚遠,業績難以保障。隨著影視業的國際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外大批優秀影片開始進入內地市場,而這些影片無論是是從制作還是投入都給華誼帶來巨大的壓力。
第三,缺乏自身放映渠道,院線影院分賬收入達到60%,電影投資僅能獲40%票房。并且華誼兄弟影院開發與建設速度較慢,不利于電影的規模效應。
3.3 機會
第一,國家政策的支持,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政策支持具備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鼓勵包括已上市的比較強勢的文化企業進行并購重組,社會資本可以和傳媒資本互相借力,加上不少非時政類報刊已完成轉企改制的任務,我國傳媒業未來的發展將有更好的遵循市場化原則運作的環境。
第二,經濟的增長致使消費力不斷提升,中國電影市場所蘊藏的潛力正在逐步釋放,而且隨著城鎮化的推進,電影院線將會迎來二三線城市及農村的觀影人群。同時從國產電影票房與國外電影票房的結構來看,國產電影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精品影視劇供給不足,上市融資后,公司將增強生產規模,生產更多的精品影視劇作品電影市場院線、影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加點這方面的投入,一定會帶來很好的收入效應。
3.4 威脅
第一,影視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傳統影視娛樂公司的基礎上也有許多順應時代潮流的互聯網時代的電影公司參與其中,隨著近年來網絡視頻媒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及網絡視頻公司逐步介入電視劇行業。
第二,產業政策風險:媒體行業監管力度較嚴格,受到意識形態的制約。
第三,稅收優惠及政府補助政策風險:優惠和補助對業績貢獻大,各種優惠到期。
第四,盜版風險:國內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一直不夠,而影視產品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是非常容易復制和傳播的,這使得盜版廠商能夠輕易地獲取市場的利潤。侵權盜版短期難以控制商業大片收入波動風險:受制于各種因素票房難以穩定。作品審查風險。在中國內地由于審查制度的存在,所以影視劇目很可能因此而叫停。
4 啟示
從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內部條件的優勢與劣勢分析來看,華誼兄弟所處的影視娛樂行業正處于發展的有利時期,政策積極,市場需求旺盛。華誼自身在發展過程中已然形成了一定的獨特能力和理念,非常善于挖掘和整合行業資源并最大化利益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均較低,注重公司自身發展壯大,盡可能優化現有資源的配置。提高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實現財務績效的穩定增長和資產規模平穩擴張。穩健發展型的財務戰略定位符合公司成熟期發展階段和加強型戰略的要求。但是由于采取穩健的籌資和投資策略,沒能很好地優化組合風險與收益,沒有充分的利用杠桿效應,失去了進一步提高公司收益能力和放大股東財富的機會。
5 建議
第一,公司具有制作、發行、終端、衍生等產業鏈一體化、平臺化優勢;面對電影產業新的趨勢,需要適度降低對上游自主制作的倚重、更加重視發行的主導作用,規避需求端快速變化、供給端調整周期滯后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
第二,公司在電影業務繼續保持優勢之外,需要增大對電視劇制作及游戲領域的投入,學習華策影視在影視制作方面對大數據分析的重視以及光線傳媒在電影制作方面迎合受眾心理的創新,特別是針對現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加強互聯網與影視劇的結合。
第三,華誼靠電影為品牌拉動整個產業鏈,加速進軍音樂、電影院、游戲、主題公園、旅游等產業,打造綜合性影視娛樂集團,在資本運作特別是并購重組中要考慮目標的風險性及整個市場變動的不確定性,即全面擴張的能否給公司帶來長久的發展和利潤,同時在面臨平緩電影業績大小年和現金流波動的問題時,不能忽視對電影市場的專注和專心。
(編輯:徐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