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中學的時候,因為總是躺在床頭看書,我的眼睛近視了。可是我禁不住書的誘惑,床頭上一本本書像一枚枚誘人的果實,散發(fā)著香甜的味道。于是狠狠心,對自己說,大不了眼鏡再加深100度, 然后繼續(xù)拿起書盡情饕餮。還有一次,我在宿舍看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一個同學見我睡著了,躡手躡腳地過來,要偷偷抽掉我枕邊的書看一會。她剛把我的書抽出來,我卻下意識一把奪了回來。當時我正在睡夢中,根本不知道這事,是醒后同學告訴我的。
但隨著工作的忙碌,以及越來越快的生活節(jié)奏,大段閑暇的讀書時光愈發(fā)難覓,我就這樣漸漸放棄了閱讀。然而這時候,我遇上了《莫愁》。是《莫愁》讓我感覺到,如今這個時代,雜志是一種更加適合閱讀的載體。
初識《莫愁》是在與友人的一次遠行中,友人當時恰好帶了本《莫愁》解悶。期數(shù)記不清了,但其中一篇文章的內(nèi)容卻深深印入了腦海,讓我感慨至今。
文章說的是這樣一類女子,一眼十年,始終清醒,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我當時就想到了母親,仿佛這篇文章就是為她量身定做,字字句句都在為她刻畫。那一刻起,《莫愁》再未從我的生活中離去。時至今日,《莫愁》已經(jīng)成了我最忠實和親密的伴侶。有時候,靠在床頭,隨意翻開一本《莫愁》讀兩頁,覺得世界都是我的了。雜志里的一字一句與我耳鬢廝磨,愛侶一樣溫存貼心,有什么比這更幸福呢?
枕邊有《莫愁》,心靈有耳。那些充滿靈性的字眼,讓人的心靈也敏銳起來。靜靜地靠在床頭,或者把枕頭墊得高高的,在文字中尋找知音,就像與很多高貴的靈魂在談話。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囂,不管今夜是不是有暴風雨,只要捧起一本《莫愁》,一切都歸于沉寂,只聽到心靈的鼓點與墨點和諧共鳴。
總有一些文章,是愛到骨子里的。
2013年第1期《莫愁·天下男人》中一篇名為《擠疼大海的眼淚》的文章,就曾讓我數(shù)次眼眶濕潤。特別是那句“一滴水,無法擠疼大海,一滴眼淚,卻會!因為那一滴滴眼淚里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情感”,常常讓我想起年邁的父親母親。我記不清曾有多少次,因為倔強,讓他們布滿褶皺的臉上沾染了淚痕,淚水對于他們是情感的宣泄,而在如今的我看來,卻是一柄沉默的榔頭,用力敲砸著我的心。
這期雜志,我翻了多次。有時,窗外月色朗朗,我會關(guān)掉燈,對著一窗月色,靜靜回憶文中的細節(jié),這份交融令人沉醉。
羅曼羅蘭說,和閱讀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是《莫愁》讓我重新愛上了閱讀,帶給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動,讓我的生活美麗如歌,溫潤如玉,雅致如詩。
編輯 陳陟 "czmoch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