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客觀分析了青年大學生的特點,并針對目前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現狀 "對策
[作者簡介]曹宇(1983- ),女,河北張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社會思想史;劉格(1982-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生處教育管理科科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張家口 "075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中國夢愿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項目編號:HB14MK023)、2014年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高校實踐育人模式研究”(項目編號:ZD201411)和2014年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年度項目“發揮校訓傳統培養我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項目編號:2014-1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5-0051-0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內容繁雜、臨時動議的主題教育活動多的問題,應注重系統整合,創新教育方法,著力構建科學、規范、系統的思政教育內容體系
當前高校在引導青年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繁多,“教”出多門課程的問題。如高校黨委、組織宣傳、紀檢、學生工作部、武裝部等各級各部門分頭安排的黨團教育活動多、學生入校離校等專項部署的教育活動多、參軍入伍前臨時動議的教育活動多等,具體到班級,每學期必搞的教育活動竟有五六種之多。規范教育內容,完善教育體系,就是要用能體現大學生思想境界最核心的要素、能體現對大學生行為最根本的要求,來設計和規范各類教育活動,確保思政教育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固定化。
1.精心搭建有效載體。凝聚青年大學生意志、增強青年大學生挫折耐受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大學生的立身之本,也是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準繩。引導青年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政教育永恒的主題和目標。高校要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設計教育內容,將其作為最根本、最基礎、最常態的教育來抓,使之成為大學生的“主課”和“基礎課”。根據教學大綱安排的教育內容,如形勢政策、國防教育、軍事理論等,則可納入“專業課”的范疇,占用專業課程的時間來完成。這樣就能使思政教育始終圍繞引導當代青年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主軸”來進行,切實把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變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
2.強化思想理論武裝。第一,組織青年大學生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切實打牢大學生的思想基礎,提升思想境界,純正思想道德。第二,幫助大學生解決好如何看待人生、追求什么樣的人生以及怎樣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問題,使他們在學習中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趨勢,科學定位人生,引導學生自覺把個人的價值與社會的要求、大學生的使命有機統一起來。第三,以培育共同理想為重點,堅持不懈地用和諧社會的價值目標來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引導青年大學生站在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為整個社會服務、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位置,使其科學設計、認真籌劃、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為廣大青年大學生所感知、理解認同,并自覺踐行。
3.營造活動氛圍熏陶。第一,堅持用優良傳統熏陶。充分挖掘高校傳統的教育資源和駐地的紅色革命資源,開辦“紅色經典”文化講堂,組織大學生唱紅色歌曲、發紅色短信、講紅色故事、頌紅色詩詞,配合教育活動有選擇性地放映一些優秀的經典影片。第二,堅持用典型示范引路。先進典型是風向標、推進器,要善于挖掘宣傳青年大學生身邊的典型案例,激發青年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動力與熱情。還要大力宣傳在長期的辦校歷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事跡和不朽精神,為青年大學生學習踐行樹立標桿,使廣大青年大學生從楷模足跡、爭當先進典型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第三,加強優良品德養成。持續抓好《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學習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加強品德教育,提高生活情趣;持續不斷地將八榮八恥作為基本道德準則,旗幟鮮明地贊許青年大學生應該“追求什么摒棄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增強明辨是非善惡、區分良莠美丑的意識;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各項要求,細化為青年大學生日常生活準則,引導青年大學生堅持從點滴做起,在本職崗位上踐行,切實把核心價值觀作為理想信念來追求,作為道德情操來修養,作為準則來遵守,真正立起做人做事的行為標準。
二、受國際國內大的環境影響,針對大學生價值取向面臨的沖擊不斷加大的問題,應注重優化教育環境,努力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有利條件
從國際環境來看,西方的自由思潮一直妄圖動搖我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從社會環境來看,當今時代是社會大變革、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社會正處在轉型階段,社會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大學生的精神支柱、價值追求正受到嚴峻考驗。從高校內部環境來看,一些高校的校風、教風、學風等風氣不夠純正,在涉及大學生切身利益的敏感問題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核心價值觀和各種非主流價值觀的“爭奪戰”和對立狀態一刻也沒有消停,多元化社會思想,尤其是各種錯誤思潮和觀點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培養當代青年大學生認識、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把優化教育環境作為一個重點來抓。
1.在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實踐中,引導青年大學生立言立行,立身做人。第一,在日常點滴中養成。依據校紀校規,結合日常生活,從一人一事抓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幫助青年大學生養成優秀品格和行為作風,加強思想修養,注重個人養成,并通過對比、甄別、確認和心理內化,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切實按照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立身做人。第二,在學習崗位中磨礪。要把本職崗位的學習鍛煉作為實踐的基本平臺,教育學生愛班級、愛社會,把恒心用在學習上,把專心用在科研上,把自尊心用在比學趕幫超上,通過愛學習、愛科學、愛勞動、進而做到四個尊重,即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以便將來在工作崗位上踏實奉獻,守崗盡責,在做好每一件小事,盡好每一項職責的過程中,磨礪固化當代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在社會實踐中催生。抓住社會實踐的主題實踐活動、重大慶典紀念活動、重大教育整頓活動等時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方面的內容有針對性地搞好滲透。在學習、生活、實踐中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蘊含其中,大力宣揚、持續實踐,使核心價值觀得到有效踐行。
2.實現培育的載體化。積極運用大學生的典型、英雄事跡,利用儀式教育等形式搭建培育踐行的有效載體。激勵青年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自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宣揚榜樣旗幟。認真總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深入挖掘他們身上的崇高品行和價值追求,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的事跡和精神,用鮮活、感人、具體的事例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樹立榜樣,力爭在青年大學生頭腦中打下深刻的烙印,讓青年大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做有標準。第二,優化教風學風。環境是無聲的課堂,對青年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起著培植和滋養作用。一方面,要注重發揮政治環境的熏陶功能、儀式教育的激勵功能、先進校園文化的導引功能,讓青年大學生能從身邊看得到、聽得到、感受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明導向。另一方面,要在涉及青年大學生成長進步的敏感問題上下功夫,純正學風、考風、教風、校風,優化環境,真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青年大學生的內心深處。
3.實現培育的制度化。引導當代青年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順其自然,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和規范,形成有利于培育踐行的長效機制,成為青年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第一,細化行為準則。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滲透到大學生的道德操守、學習規范、組織紀律、校紀校規等行為規范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科研、社會服務、社交、社會實踐等的具體情況,將其細化為具體的行為準則,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落實到每位大學生的實際行動中,真正使大學生愿意接受、自覺遵守。第二,要納入法規制度。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經常性教育貫穿到大學生的學習教育活動之中,使之成為理論學習的主題、學風校風教育的主線、學生社會實踐的主課,從思想上牢牢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第三,要搞好獎懲激勵。要逐步探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評估檢查體系,結合學校的中心工作,進一步完善評獎體系,讓學習成績突出、思想成熟、行為先進的學生得到應有的榮譽,從而形成導向,引領學生。
三、時代迅猛發展變化,新型媒體大量出現,存在沖擊傳統傳播手段的問題,應不斷更新傳播手段,有效利用新型媒介,切實優化傳播效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的教育傳播,要緊貼青年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努力拓寬渠道,搞好因勢利導。今年筆者對幾所高校的調查結果顯示,“90后”大學生已占到高??倲档?8.5%。這部分學生被稱為“改革開放成果的完全受益者、信息時代的優先體驗者、和諧社會建設的最初經歷者”。他們有著自己的時代偶像,有自己追求的精神榜樣。例如軍旅勵志作品《火藍刀鋒》《士兵突擊》等非常受青年學生歡迎,但對張思德、雷鋒的事跡卻知之不多,有的甚至對楊業功、丁曉兵等近年來的英模人物也不熟悉。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活動,應特別重視發揮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注重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改進創新。要著眼于青年大學生的特點,注意抓好“文化滲透工程”。
1.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重點推出一批宣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經典歌曲、影視劇、宣傳畫、文學作品和文藝節目,把“國字號”、重大典型搬上銀幕和舞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占領輿論文化陣地,讓大學生在享受精神大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2.要用好傳統教育資源。免費向大學生開放各類博物館、紀念館,修繕并利用好烈士陵園、紀念塔,建立完善榮譽室、歷史館,結合教育開展“憶傳統、礪斗志、強使命”活動,組織大學生追尋先輩足跡,讓大學生在緬懷英烈中形成秉承傳統、服務社會、建設祖國的思想根子。
3.拓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渠道。把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運用到參與社會服務的實踐中去。堅持以核心價值觀為燈,照人生道路;以核心價值觀為鏡,規范日常言行;以核心價值觀為尺,辨別是非曲直。通過組織“善行中國”“善行河北”的文藝創作、文藝匯演、讀書賞析、短信格言征集活動,調動廣大大學生參與熱情,切實抓好主題文化活動。
4.重視發揮網絡的教育功能。針對網絡對青年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影響越來越直接、廣泛、深刻的情況,學校應因勢利導、順勢而為,讓網絡空間成為大學生學習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課堂,可在網上開辟“英雄譜”“光榮榜”,持久宣傳身邊優秀師生的事跡。邀請專家學者、英模典型,開展系列講座和訪談,舉辦專題論壇,圍繞熱點問題,在網上進行釋疑解難,使大學生明辨是非,澄清其模糊認識。當然,在發揮網絡作用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網絡的管理,防止出現新的問題。
四、在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存在教、養、行不一致的問題,要注重健全制度機制,在切實提高大學生自覺性上下功夫
1.當前青年大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存在對價值內涵的理解比較膚淺的問題。一是學習理解不深入。對“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格局之間的深刻聯系理解不深;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與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理念之間的關系認識不深。二是報效國家的思想不牢固。在個人追求多元的新形勢下,青年大學生的入黨動機、求學動機都或多或少地帶有個人目的。大多數青年大學生都把大學所學專業作為自己通向一、二線大城市的一個跳板,鮮少有人想到去西部當志愿者、回家鄉鄉鎮從業;在青年大學生比較關注的入黨、獎學金、助學金的發放等敏感問題上,存在“干得好學得好的不放心,干得一般學得一般的不甘心、干得差和學得差的不死心”的現象。三是對崇尚榮譽的激情有所淡化。重個人輕集體、重評時輕平時、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普遍存在。解決這類問題,高校應健全機制,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兩個經常”結合起來,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去,做到自覺踐行。
2.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長期的任務,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形成機制,長期堅持。要把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大學生學業生涯全過程,應從上到下重點抓好以下三種機制的建設。第一,學習教育機制。拓展教育內容,建立教材體系,制作多媒體課件,實行教育資源共享,形成完善配套、翔實生動的教育輔導材料,從內容上確保培育工作的連續性、系統性。第二,深化強化機制。針對高校不同專業、不同崗位和不同對象的特點,研究培育工作的具體組織形式,進行系統梳理和規范,使各項活動更加有效地服務于評獎等工作,形成自覺培育踐行的濃厚氛圍。第三,表率示范機制。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要從高校的領導干部和黨政機關抓起。堅持“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要密切師生關系,加強風氣建設,弘揚新風正氣,充分調動師生投身高校建設的積極性,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環境。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Z].2013-12-23.
[2]馬獻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06-17.
[3]王華彪,賈紹寧,林青.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策措施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