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我國首個LTE安全領域的行業標準《LTE無線網絡安全網關技術要求》正式實施,國內LTE安全網關產品將得到進一步規范。
7月1日,我國首個LTE安全領域的行業標準《LTE無線網絡安全網關技術要求》正式實施,這是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聯通聯合起草,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TC8工作組立項制定的標準。這一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將使國內LTE安全網關產品進一步規范。同時,標準的推出也從另一個側面提醒我們,LTE的安全正在受到威脅,應該引起業界足夠的重視。
據統計,目前全球4G LTE用戶數量每年飛速增長,到2017年預計可達到7.4億。不過,由于LTE自身使用較高頻率載波,通常信號覆蓋范圍較小,衰減較快,因此,LTE基站部署的數量將大量增加,并且為了彌補基站密度不足的問題,運營商采用建設LTE一體化小基站的方式,以此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聯網體驗。中國移動在國內率先大規模部署了LTE網絡,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所師曉卉說,由于部署在企業、家庭、商鋪等區域的小基站接入方式的開放性與多樣性,導致無法確保傳輸在穿越公網時的安全性,極易發生針對運營商網絡的攻擊、用戶信息泄露甚至話音竊聽,這也將威脅到未來VoLTE的商用。

CCSA秘書長楊澤民認為,從2G/3G演進到4G LTE,其最大的變化就是從移動網絡轉變成為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本身由于其開放性存在很多威脅,一旦傳統移動網絡與互聯網相融合,無異于將移動網絡暴露在風險與威脅之中。他說:“當今談論的網絡安全已不再是從技術層面理解的狹義網絡安全,而是網絡空間安全,從政府的角度看當然還有國家安全、產業安全。沒有安全,今天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所有生意都很難進行。”楊澤民認為,在LTE時代,在移動互聯網世界里,沒有安全,就沒有生意,就沒有任何收益。
為了保障LTE的安全性,國際標準組織3GPP在設計LTE網絡架構時,對LTE安全問題也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思考,并制定了一系列LTE安全標準,明確定義了LTE安全網關的角色和職責。全球主流無線與安全廠商均已開發了符合標準要求的基站安全特性和安全網關產品,用于實際部署。工信部科技司標準處處長徐鵬表示,我國開始實施的《LTE無線網絡安全網關技術要求》是在深入理解3GPP的LTE安全相關標準基礎上,對我國4G LTE無線網絡有效的指導和補充,規范了國產LTE無線網絡安全網關產品相關技術要求,保障了LTE安全方案的正確部署。
在日前由CCSA主辦、華為承辦的LTE無線網絡安全研討會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華為公司分別就LTE安全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中國移動根據自身使用場景制定了小站安全部署方案的企業規范;中國聯通網研院則積極開展LTE潛在安全威脅的分析和驗證工作,并結合聯通現網需求,提出了基于LTE安全網關的解決方案。
華為交換機與企業通信產品線安全產品總監焦成偉介紹說,華為公司從2010年起在德國Telefonica O2部署首個LTE安全網關商用局點,至今已經成功服務于海外超過35家運營商LTE商用網絡,線上部署超過200臺安全網關,具有成熟可靠的部署方案。對接覆蓋了全球主流無線廠商的基站產品,針對典型的組網與可靠性要求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部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