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岙街道嶺背社區黨總書記李玉紅的家庭,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互相照顧,尊老愛幼,團結鄰里,教子有方,在創建“平安家庭”的活動中樹立了榜樣,成為當地的家庭楷模。
一、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李玉紅和丈夫葉興木建立家庭已近30個年頭了,一家三口人和睦相處,夫妻倆相敬如賓,恩愛有加,生活上相互關心,相互照顧;事業上相互支持,彼此尊重;性格上相互理解,取長補短;家庭責任共同承擔。李玉紅在社區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干了28個春秋,從做派出所辦理自理口糧工作開始到如今成為社區的當家人,這其中有歡笑和淚水陪伴,挑戰和壓力并存,但只為樹立高度的責任心,那就是為社區謀發展,為居民送溫暖的最大心愿。
自從她當上這“百忙官”后,誰都知道基層工作事多繁雜任務重,經常忙到深夜顧不了家,但其丈夫從無怨言,總是默默地操持家務,給予工作上的支持,甚至抽空到社區幫忙。她一回到家丈夫總是熱茶熱水,寬容友善給予精神上莫大慰藉,讓她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她丈夫時常逗趣地說:“我把妻子嫁給社區了。”多么淳樸而又寬厚的言辭。
丈夫葉興木是一位三級肢傷退伍軍人,服役期間立過二等功,共產黨員。他在洞頭縣供電局一營業所當了一名電費收費員,一干就是20年,被省市電業局評為“心系千家,行為萬戶“的工作標兵,優秀事跡在省市局《服務無止境》期刊登載。
他是個誠誠懇懇、心細入微的人,敬重長輩,噓寒問暖,關照極為周到,老人有傷風感冒就親自送醫就診,送吃送喝,讓孝心、愛心蕩漾在歡樂生活的每一天。
為教育好兒子,他深刻理解愛人的工作情況,自己無論工作多忙,總是抽出時間言傳身教,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理解孩子的思想情況,教育他學會做人,告誡他做一個正直、誠實、遵紀守法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決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害的人。而今,兒子在街道辦工作,工作也非常積極認真,深得領導和同事的好評。
二、無私奉獻、保持清正廉潔。
李玉紅一家人都在部門單位上班,深知清廉的重要性。丈夫葉興木經常這樣說:“做人要忠誠老實,做事要干凈利落。”他在村里收繳電費時,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一碗方便面”的精神,總是婉言謝絕村民們的邀請,村干部和村民看到他的這種工作作風十分感動,他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無私奉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了一位共產黨員的風范,李玉紅更是如此,始終按照黨員干部廉政要求,爭做勤政廉政表率。她時常這樣說:“選擇在社區工作,就是選擇奉獻。”記得大旱那年,時逢夏日,天氣炎熱,她帶領社區居民走到抗旱第一線,開挖岙底水庫,連續工作十多天,結果累垮住院,社區很多居民紛紛前往探望,送上鮮花和水果,那時的累、病痛、委屈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更堅定的為居民服務奉獻的決心。
2003年抗擊“非典”的時候,兒子正趕上中考,而疫情防治工作非常重要,一刻也不能離開,丈夫下鄉蹲點收繳電費,兒子只好自己煮面條,放了海鮮吃壞了肚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做長輩的覺得有愧于他,感到酸楚和遺憾。但是李玉紅認為群眾的需求無小事,也是自己的責任,結果抗擊“非典”勝利了,這才是自己最大的欣慰。
三、遵紀守法,共創文明社區。
帶頭守法維權確保一方平安穩定,自擔任轄區主任、書記以來,李玉紅主持或參與糾紛調解案件每年不下幾十起,工作中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從不偏袒任何一方,做到以法示人,以理服人,每次都能使糾紛案得到妥善處理。
警民聯建創文明,20年來,李玉紅書記堅定不移的擁警助警,與燕子山邊防派出所結對共建,與企業單位結對共建,舉辦社區文娛活動,自編節目,聯辦晚會等,豐富業余文化生活。以干警的組織紀律加強社區黨員的黨性教育和創先爭優,使社區成為“無邪教社區”、“無毒社區”,創建了“文明家庭”、“文明樓幢”,還榮獲了全國“平安家庭”示范社區,全國“防災、減災”示范社區等,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