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是坐七望八的歲數(shù),但在我的潛意識里,仍覺得自己還年輕,事實也是。每天行走二、三十里不在話下。若有二、三十人聚會,我獨自掌勺,烹煮一、二十道主食和菜肴輕而易舉。與同齡老人比賽走路,我會遙遙領(lǐng)先。我還上網(wǎng)讀書寫作,每天忙得開心。有人稱贊我,精力充沛,勁頭十足,好像六十幾歲。我的養(yǎng)生秘訣是:拜走路之賜。
據(jù)《新英格蘭醫(yī)學期刊》報道,一周步行3小時以上,可以降低35%~40%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自然》雜志則報道稱,60歲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以預防老年癡呆。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對II型糖尿病有50%的療效。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人體2/3的肌肉都集中在下半身,如果缺乏鍛煉,身體機能就會出現(xiàn)衰退。所以60多歲的人可以有年輕人七成的握力和臂力,但下半身力量卻只剩下四成。而據(jù)最新研究顯示,溫和地健步行走,具有神奇的健身和抗衰老功效。
生命在于運動,幸福源于健康。國家衛(wèi)生部提出了“每天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的生活理念,小到個人,大到企業(yè)、國家,如果沒有運動,個人將會沒有健康,企業(yè)將無法發(fā)展,國家將不能富強。
現(xiàn)代人因為生活忙碌,或因心中不存有健康運動的觀念,而忽略了應有的適度運動,以致許多現(xiàn)代文明病不斷發(fā)生,所以,醫(yī)師及專家們才一再呼吁“要適度運動”,如果沒時間安排上健身房、打球、游泳等,就算只是走路活動都好!
養(yǎng)成習慣,每天行走
我出生在川東的一個偏僻山村,四周群山環(huán)繞。下地勞作,走訪親戚,都要翻山越嶺。我到城里上師范,需走五、六十里路,一年來回數(shù)趟。遇上假期,常常結(jié)伴夜行,日夜兼行趕到家,不曾坐過一回汽車。因此,我的硬腳板在年少時就煉成。
大學畢業(yè),我被分配在城里工作,當了三十幾年的中學班主任。十年動亂,學生難教,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帶學生學工、學農(nóng)、軍訓,也少不了跑路,特別是那時多次疏散、拉練到一百多里外的鄉(xiāng)下去,許多同事體力不支,拉下陣來,半路去乘車了。而我不僅自己肩扛背包走路,還鼓勵學生堅持走到宿營地。為教育學生,我進行家庭訪問,我?guī)缀跖鼙榱私堑拇蠼中∠铩?/p>
九十年代初,我隨兒女生活,輾轉(zhuǎn)于三個兒女家,做后勤服務(wù)。無論家務(wù)事多忙,我堅持每天走路,從不中斷。二十多年來,我走過許多地方。每天早晨和傍晚,我獨自行走。孫輩小時,我?guī)е麄儯浦囎幼摺S錾峡耧L暴雨大雪,道路難行,便在室內(nèi)一圈圈兜著走,或是一遍遍的上樓下樓。
許多科學工作者提示,健走有諸多好處,能增強體質(zhì),減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治愈三高,增強心臟和腎功能,增強視力,開發(fā)智慧等。美國心臟病專家懷特曾說“步行就是我的保健醫(yī)生”,被世人稱為西方醫(yī)學鼻祖的希波克拉底也說:“走路是最好的補藥。”美國著名醫(yī)學博士弗勒先生發(fā)現(xiàn),每天10分鐘快步行走不但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裨益,且更能夠使消沉的意志一掃而光。弗勒說:“很多人對這種簡單而效果顯著的保健妙方持懷疑態(tài)度,但一經(jīng)依照我的方法在心情欠佳時隨意快步走10分鐘的朋友,事后都不約而同地向我表示,他們的疲倦頓消,身心暢快無比,做事有沖勁。這種美妙的感覺至少能夠維持兩個小時左右。”快步行走,情緒放松,特別是當你感到情緒低落時,不妨快步走上十幾分鐘,你會心情輕松、愉快、平靜,減少憂慮,感到自己充滿了活力。
眾多的名人名家,既是行走的擁護者,也是實踐者。據(jù)說心臟病專家懷特,身體力行,一次去中國訪問,雖然已是耄耋之年,卻要住十二層樓,而且每次上下樓,不走電梯,堅持步行。美國歷屆總統(tǒng)更享受了步行的好處:羅斯福總統(tǒng)通過行走,治好了哮喘病;艾森豪總統(tǒng),每天走路,心臟病痊愈;肯尼迪總統(tǒng)是行走狂,一周要走八十公里。因此,“白領(lǐng)”們不妨在上班的路上提前一站下車,在早晨清新的空氣中散散步。
走路途中,觀景交友
走路時,一幅幅美景映入眼簾,儲藏在腦海。在老家,我的故鄉(xiāng)是崇山峻嶺,溪水潺潺。我的工作地是江城,高樓林立,人來車往。在美國,我隨女兒居住在耶魯校園,那里四季變幻,多彩多姿。春夏間,附近公園,綠草如茵,無數(shù)奇花異卉點綴其上,更有一棵棵百年大樹傲然矗立,樹上綴滿各種花兒,美不勝收。秋天,層林盡染,放眼望,紅彤彤一片。冬天,冰雪覆蓋,處處白茫茫。無論春夏秋冬,我結(jié)伴健步徜徉,舉目仰望,那一座座,一排排古老的歐式建筑高樓,莊嚴、雄偉、典雅而美觀。駐足停步,一種無比榮幸、快樂之感,油然而生。這是古往今來優(yōu)秀學子讀書、生活的地方啊!
我居住過的地區(qū),到處可見大片的綠草地,茂密而郁郁蒼蒼的樹林。在山腳下的社區(qū)走著,看著一家家的特色花園,大片園地上鋪著石塊和碎石,三、兩棵小樹穿過石縫屹立著。綠草地只有一小片,走過去,不見枝繁葉茂的大樹,更不見濃密的樹林,卻見到開闊、空廣的大草場。春夏間,綠草地上白色的羊群、黃黑白夾雜的牛群,嬉鬧、奔跑、追逐著,走近看,真叫你笑逐顏開。一到秋天,偌大草場一片枯黃,然而,前方山峰,峭壁巖石間的蒼松翠柏,仍是生機勃勃昂然屹立,永葆青蔥翠綠。冬天里,一場連一場大雪,雪一停,即陽光燦爛。我踏著雪地走,一家家門外都有玩雪的孩童堆雪人、打雪仗,特別是在那大草場的斜坡上,站滿了歡騰雀躍的人群,他們在觀看滑雪,走著、看著,我也入了迷。
每天走路,能結(jié)識朋友,增長見識。走著,聊著,我從他們那里學了園藝、烹飪等生活知識,譬如四川老劉的辣味川菜、蘭州老張的手工拉面、山東老傅的點心制作,真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S陕酚龆Y(jié)成的朋友,不論是來自哪里,都讓我感到人之各有所長,給我一股正能量,激發(fā)我不斷向上。
每天走路,活躍腦力

醫(yī)學專家提示,運動時交感神經(jīng)活化,血管舒張,肌肉代謝率增加,腦部組織活性上揚。因此,每當我要思考問題,動筆寫文章,常常外出走路,很快理清頭緒,打好文章腹稿。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三上說:予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蓋惟此可以屬思雨。小時候,我曾聽過秀才寫文章的故事:他磨好了墨,就蒙頭蓋腦而睡,然后,一頭滾起,大筆一揮,文章一氣呵成。
其實,這都是打腹稿的意思。古人習慣今天我們不宜茍同。我的每篇文章,卻都是在路上想好,回家寫成。中途如遇障礙,一時間難以繼續(xù)行文,關(guān)起電腦,再出去走路。這樣,既是鍛煉腿勁,又可呼吸清新的空氣,觀看美麗的景色,又令人神清氣爽、思路清晰起來。回家再打開電腦,自然行文如流水了。
總而言之,每天走路,好處很多。但如要有好效果,還應注意:每天走路,要有一定的時間、速度、路程,不宜過少;走路的姿勢也不容忽視,昂首、挺胸、收腹、提肛為好。不管怎樣,我會堅持下去,走出健康,走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