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ingIO的無埋點技術將數據分析流程從傳統的數天、數周縮短到幾小時,甚至幾分鐘。
繼LinkedIn、Facebook、Twitter等硅谷互聯網公司依靠數據分析實現閃電式擴張后,國內互聯網行業也開始反思燒流量、大規模地推、補貼等粗放式增長模式是否可以持續。
許多互聯網公司紛紛開始了數據驅動業務增長的嘗試,希望借助技術手段和數據分析,以最低成本甚至零預算獲取客戶和收入的指數級增長,成為和上述明星公司一樣的“增長黑客”。

GrowingIO是一家商業數據分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其實時商業數據分析產品GrowingIO V1.0同時適用于Web頁面、HTML5頁面以及iOS/Android客戶端的數據分析。創始人兼CEO張溪夢曾任LinkedIn美國商業分析部高級總監,創建了LinkedIn近百人的商業數據分析和數據科學團隊。GrowingIO創始團隊主要來自LinkedIn、eBay等互聯網和數據公司。
張溪夢認為:“無論全球還是中國范圍內,移動互聯網的增長紅利窗口正在逐漸消失,粗放商業模式帶來的利潤和利潤率已越來越低。我們希望能幫助企業用商業數據分析這種直接有效的方式實現運營效率、用戶數和收入的指數級提升。”
采集數據需手動埋點成企業痛點
普華永道2015年度CEO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受訪的絕大多數CEO在這一年里更加關注企業的運營效率、數據分析和用戶體驗。與此同時,利用實時分析數據,可以帶動企業高速增長。
然而,數據處理周期長、大量數據沒有有效收集、不能靈活滿足需求等因素導致企業對數據的使用效率實際上非常低。采集數據要手動埋點,是很多企業轉向數據驅動業務的核心挑戰之一。從Tag Management的研究報告來看,從需求溝通到完成代碼預埋,平均用時是3周。
GrowingIO主要針對此前數據分析產品需手動埋點、數據采集不全、核心業務數據無法保留、工程量繁重、可視化圖表制作耗時漫長、業務人員無法自主按需分析、無法對用戶行為進行實時深層分析等痛點,首次實現了無埋點數據采集、全面收集實時數據、一鍵出圖、實時數據分析等功能,還可為企業提供高級定制分析解決方案。
GrowingIO V1.0只需加載一次JavaScript代碼或SDK即可使用,極大縮減了安裝和調試的時間。用戶加載完成幾分鐘后就可以實時采集到頁面任一元素的用戶交互數據,實時地看到所有的歷史數據趨勢,而不用提前定義需要采集的事件和功能。
這種無埋點技術不需要工程人員在任一元素上單獨設置代碼就可以收集數據,極大降低了工程量,讓數據分析流程從傳統的數天、數周縮短到了幾小時,甚至幾分鐘。
張溪夢告訴《創業邦》:“我們開發的是普適化產品而非定制化服務,所以這個方案是全自動化完成。我們希望讓企業內部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數據驅動決策,用商業數據分析推動用戶和營收的增長。”
支持多維度自定義指標深層次分析
張溪夢說,GrowingIO V1.0的優勢在于,“除了基本DAU、PV、停留時長和留存率等基礎指標之外,能進行在任意多維度下自行定義指標,對用戶行為進行深層分析,如追蹤轉化率、觀察用戶行為趨勢、預測流失用戶等,進一步輔助提出產品優化建議”。
此外,GrowingIO還能為企業提供高級定制分析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拉新、留存和激活,最終實現用戶、營收和利潤的指數級增長。
對于收費模式,GrowingIO主要以客戶的客戶數量為標準進行收費。GrowingIO除了提供相應代碼,還會提供分析師為客戶提供數據體系建立的培訓。以此計算,平均每個月每個客戶所花費用約為500元至600元人民幣,這一價格是企業建立基礎數據分析團隊成本的5%?10%。
GrowingIO成立6個多月以來,在內測期間就已經有一些SaaS公司成為首批客戶,如北森、銷售易、獵聘、UCloud、明道、今目標、環信、億方云、美洽、易快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