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看起來合矩合規,但短短11個交易日11個漲停板,劉若鵬已在龍生股份上拿回了認購龍生股份增發的全部資金,賬面浮盈76億元。
3月25日晚間,龍生股份公告稱,公司擬以7.15元/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0.0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2億元,擬用于投資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項目、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非公開發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達孜映邦,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劉若鵬。公司股票將于3月26日復牌。
龍生股份增發消息公布時股價12元多,消息發布后有機構預測股價可能將達50元。截至4月10日,龍生股份已連續創下11個漲停。既然機構如此看好龍生股份的股價上漲空間,為何公司定增前股價連續下跌,從而拉低增發價?這中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者干脆是為光啟系入主開綠燈?光啟系入主會對龍生股份的業績產生哪些影響?為幫助投資者對龍生股份的股價進行合理估值,并核實相關數據的準確性,《投資者報》記者第一時間致函龍生股份董秘賈坤。4月9日,賈坤回信表示:“公司目前正在準備非公開發行的報會文件,比較忙,沒有時間接待采訪。”他同時表示,關于記者所關注的募投項目的問題,公司已經轉發給了光啟方面。但截至本文截稿,光啟方面未能給出合理解釋。
增發前夕股價下跌20%
高送轉拉低增發價
據龍生股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修訂稿)(以下簡稱“預案”)披露,此次非公開發行的定價基準日為2015年3月26日,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為7.15元/股,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
值得一提的是,龍生股份自2014年12月31日起一直停牌到2015年3月25日,而在停牌之前股價一路狂跌,自2014年12月4日收盤價15.24元一路下跌到2014年12月30日收盤價12.06元,短短18個交易日股價下跌了21%。
而就在龍生股份停牌期間,2015年3月19日,龍生股份發布《201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稱,“以公司現有總股本1.8億股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7股”。該方案于3月26日實施完畢。
表面上看,龍生股份的權益分派實施在公司非公開增發之前,似乎新入主的劉若鵬半毛錢好處也沒撈到。2015年3月25日晚間龍生股份同時也發布公告承諾:“公司不存在直接或通過利益相關方向參與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投資者提供財務資助或補償的情況。”
但不可忽視的是,龍生股份“每10股轉增7股”的權益分派實施方案一下子將其“非公開發行的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從原來停牌前的13元多拉低到了8元多。
定增和高送轉的概念疊加,令公司股票在3月26日復牌后,即迎來投資者熱捧,其股價連續漲停,令參與定增的十大投資者樂開了花。
復牌后連拉11個漲停
劉若鵬入主后浮盈76億
作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新材料領域主題專家組專家的劉若鵬,估計這幾天做夢也會樂醒,因為自2015年3月26日復牌起,截至4月10日,龍生股份已經連拉了11個漲停。其此次認購龍生股份,賬面已浮盈76億元。
據預案披露,此次發行完成后,劉若鵬控制的光啟空間技術及光啟合眾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達孜映邦將合計持有公司44.38%的股份,劉若鵬將成為龍生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此外,劉若鵬控制的其他企業或單位主要從事超材料及相關應用領域基礎研究以及智能光子、超級Wi-Fi、臨近空間等產業化經營業務。
預案還稱,為保證公司具有實施募投項目的能力,劉若鵬控制的其他企業或單位將通過獨家無償許可的方式將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相關專利及專有技術注入龍生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新棟梁科技,相關研發及經營團隊與機構等也將全部進入新棟梁科技,充分保障此次發行募投項目順利實施。此次發行完成后,劉若鵬博士控制的其他企業或單位將不再從事與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相關的經營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龍生股份此次非公開發行的10名特定投資者中,有5名是專為此次非公開增發而設立的新公司,它們還只是“已剛完成名稱預核準,尚待工商登記”。這5名特定投資者分別是光啟合眾擬設立的達孜映邦、強陽投資擬設立的天匯強陽、卓越遠洋投資擬設立的巨力華興投資發展、旺裕盛擬設立的順宇居投資發展和匯龍盛投資擬設立的盈協豐投資發展。
截至4月10日,龍生股份收盤價20.23元,較7.15元的增發價上漲180%。也就是說,上述5名特定投資者,僅僅11個交易日就已在這筆非公開增發上獲取了近180%的收益。單以劉若鵬控制的龍生股份的股票數量計算,短短11個交易日已經掙到了76億賬面浮盈,這意味著,在其獲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與實際控制權的同時,其參與本次非公開增發的認購資金已全部收回,還有頗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