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記錄著毎個家長的經營歷程。每個過程都伴隨著笑聲,眼淚,憂心,喜樂。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施教方法,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有一段叛逆期。記得我的孩子在學齡前,就稍微一點點的變化:喜歡穿漂亮的衣服和鞋子,喜歡人家夸他帥。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在衣柜里挑上自己喜歡穿的衣服,然后在鏡子面前照個不停。頭發(fā)梳理得整整齊齊,油光發(fā)亮,儼然一個風度翩翩的紳士。更為可愛的是,把自己當成小大人,兩手插腰,戴著小眼鏡,像個知識淵博、滿腹經綸的長者,搖頭晃腦地與小朋友說話。看到這些,我憂喜參半。怎么辦?我就側面說教他,并語重心長地說:做人要樸實,做事要踏實。又說了一些光憑帥氣不讀書,不利于知識的長進,人的一生將會受其影響的道理。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很快進入了小學高年級。這個應該是他在成長過程中一個不小的變化,対我來說也是記憶憂新。喜歡上網玩游戲,對老師有看法,成績一落千丈。一放學,放下書包就去我的辦公室上網玩游戲。我發(fā)現(xiàn)后就把電腦設密了,但偶爾還是會被他打開。為了以防萬一,我又把那臺電腦的寬帶取消,讓他不能上網。最終他還是一樣的喜歡上網,辦公室不能上,就跑到網吧里。但時間不長,大約一個星期。一天晚上偶然被我發(fā)現(xiàn)他儲錢罐的錢少了,就問他,他答不出所問。我開始注意他的行蹤,在一個午后的網吧里被我找到。回到家里,我馬上用小木條打他,木條斷掉,還解不了氣,又用晾衣架狠打,他一邊哭著,一邊求饒:以后再也不敢上網了,我才停下手。晚上幫他上藥的時候,他哭我也哭。我跟他說:你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打在你身上,就像打在我的身上一樣。因為這件事,我被家里人罵了一頓。現(xiàn)在回想,心里還會隱隱的作痛。
伴隨著孩子懵懂的長大,上了初中二年級。這段時間是孩子青澀的年華,似懂非懂,更是青春少年的騷動時期。很多人都這樣說,引導不好,就毀了一輩子。擔心的還是到來了。他喜歡上了籃球,甚至戀上。放學后,在球場上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看NBA學習,熱衷球星,學習他們的運球,投籃,都要把學業(yè)荒廢了。我擔心至極,通過他的老師,同學,朋友勸導他。甚至嚇唬他要給他轉學,不讓他在漳州一中分校上學,但他還是一樣的無動于衷,我行我素做他的事。一次周末,我去學校看他。遠遠地看到他在籃球場上勇猛拼殺搶球的一幕,我怒氣沖沖地跑過去,狠狠地揍了他一拳。甚至臭罵了一頓。但這些都無濟于事,他變得更沉默寡言了。我急得像只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取經學習。我吸取了教訓,反省了自己的過失,改變策略,尋求積極向上的方法,與他溝通。每次周末我都去學校陪他,找些話題與他溝通,做他喜歡吃的飯菜,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心連心的走在一起,很快成了一對無話不說,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慢慢地不就那么熱衷籃球了,我也不知不覺的挨過擔心的一年。他看到身邊的同學為了升學,在努力奮讀。他也融入了學習的氛圍,拿起書本發(fā)奮讀書,與老師同學討論學習方法,很快把缺漏的知識點補上了。
經過一翻的苦讀,他如愿以償,被保送就讀本校高一年級。在讀高一時,還是激起了一個不小的風波。“你兒子戀愛了”,一個家長跟我說。我愕然,悄悄的把他叫到一個沒人的房間里談心。才知這是一個偶然的小插曲,只是個初萌。我就跟他說:你要學會自控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要認真讀書,把書讀好。只要考上名牌大學,將來工作就有著落。男兒當自強,有事業(yè),就有愛情豐收的硬道理。經過我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他終于走出了多夢的季節(jié),漸漸地又恢復認真學習的狀態(tài)。
雖然他現(xiàn)在在讀大學,我還是一樣的嘮叨,一樣的不放心;雖然伴隨著他的成長,有歡樂,有眼淚,但也看到了希望與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