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主旨題”,顧名思義,就是考查文章段落或全篇內容的主旨大意的題。雖然聽起來挺簡單,但實際上這類題并不好“對付”。主旨題曾在2004年之前的四級考試中頻繁出現,但在2004年之后突然銷聲匿跡。在“沉寂”了多年后,主旨題于2013年再次出現,繼而又出現在了2014年的四級考試中。由此可見,在最近兩年的四級考試中,主旨題出現的頻率呈上升趨勢。題型的變化往往暗示著命題思路的變化,而命題思路必然會影響考生的解題策略,繼而影響考生的分數。鑒于此,望各位考生對這一變化引起足夠重視。

主旨題的類型及失分原因
四級閱讀中出現的主旨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專門考查文中某個段落主旨大意的題,可稱之為“段落主旨題”。這種題目考查的范圍有限,其涉及的內容僅限于文中某段。另一類是考查全文主旨大意的題,可稱之為“全文主旨題”。此類題型考查的范圍很大,涉及全文的內容。在解題時,考生需從全篇入手,“俯瞰”文章,通盤考慮,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答案。
從歷年四級真題的命題情況來看,這兩類主旨題的平均難度并不算大,但正確率總是不高,考生很容易在主旨題上失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由于主旨題在四級考試中出現的頻率不高,很多考生對這一題型缺乏系統的訓練,因此在遇到此類題目時,既不清楚該題型的特征和基本解題策略,也把握不好做題的節奏,以至于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去糾結與解題無關的細節;其二,很多考生在做主旨題時抓不住重點,做題時完全憑感覺去“蒙”,正確率自然不高。
鑒于以上兩點,筆者在下文中分別介紹這兩類主旨題的基本解題方法,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段落主旨題三步解題法
每種題型都有解題的基本步驟,段落主旨題可以按照如下三步來解答。
步驟一:審題
對于主旨題而言,最首要的問題就是審題。所謂審題,其實就是判斷該題屬于哪類主旨題。判斷題型是最基本的一個步驟,也是必需的步驟。因為段落主旨題考查的是某個段落的主旨大意,因此考生須根據題干內容定位至所考查的段落。與該題無關的段落除非必要,可以暫時不讀。
判斷題型的基本方法是看題干的問法。一般而言,段落主旨題的問法比較單一,通常會問:“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X?”(文中X段的主旨是什么?)
步驟二:分析
當考生根據題干內容將答案信息定位至某段之后,接下來就要分析該段的段落結構了。考生需要快速通讀全段,找出段落的主題句。根據歷年四級深度閱讀部分段落主旨題的命題規律,一旦某題考查段落主旨,所考查的段落往往會有明確的主題句。而段落主題句經常出現在該段的開頭或結尾部分。如果該段很長,考生就需要重點分析該段的開頭一兩句和最后一兩句;如果該段較短,或者只有兩句話,那么答案往往是對其中一句的同義改寫。此外,如果在段尾處出現冒號或者破折號,往往就暗示著段落主題的出現,因為這兩種標點符號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即總結上文。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該段找不到主題句,那么就需要重點關注段落中出現的高頻詞以及高頻詞的同義替換詞。所謂高頻詞,就是在該段中反復出現的某個名詞、動詞、形容詞或短語。一般而言,如果某個較特殊的概念在段落中出現三次或者三次以上,考生就可以將其視為高頻詞。
最后,如果在段落中出現轉折關系或因果關系,考生也需要加以重視,因為包含這兩類邏輯關系的句子往往會成為四級閱讀的命題點。
步驟三:解題
在第二步中,考生已經找到了段落的主題句。接下來,考生需要仔細閱讀段落主題句,并把主題句和題目中的各個選項對應,一旦發現某個選項是段落主題句的同義改寫,便可以立即判定該選項就是正確答案。如果讀完段落的首尾部分,考生依舊得不出答案,那就需要重點關注段落中的高頻詞了。
段落主旨題實例剖析
接下來,筆者就結合2013年12月四級考試其中一套試題中深度閱讀的一道典型例題,為考生展示段落主旨題的解題方法。
例
When we talk about Americans barely into adulthood who are saddled with unbearable levels of debt, the conversation is almost always about student loan debt. But there’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oday’s young adults are also drowning in credit-card debt—and that many of them will take this debt to their graves. (2013年12月四級深度閱讀Passage 2 Paragraph 1)
6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 Many young Americans will never be able to pay off their debts.
B) Credit card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life.
C) Credit cards are doing more harm than student loans.
D) The American credit card system is under criticism.
解析:本題可以按照上文所說的段落主旨題的三步解題法來解答。
①審題。由題干可知,本題考查的是段落主旨,根據題干信息(the first paragraph),考生可將答案信息定位至原文的第一段。
②分析。原文第一段不算很長,實際上只有兩句話。更重要的是,第二句話既含有轉折關系詞but,又含有破折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考生可以初步確定解題策略:通讀全段后,重點分析該段的第二句話。
③解題。顯然本段第二句便是段落主題句,即本段論點。上文提過,破折號之后往往是總結性的內容,因此考生在通讀完該段之后,應重點分析破折號之后的內容,即and that many of them will take this debt to their graves。此處的them指代的是破折號前的young adults (年輕人),many of them對應的便是選項A中的many young Americans (美國許多年輕人)。原文中的will take this debt to their graves (將把這些債務帶至墳墓)是個比喻的說法,意思是美國很多年輕人這輩子都無法償清債務,因此只能“帶著債務進墳墓”。顯然,選項A中的will never be able to pay off their debts是對原文內容的同義替換,因此本題答案為選項A。
此外,本題也可以通過尋找高頻詞來解答。通讀全段后考生可以發現,本段中debt (債務)一詞的出現頻率很高,總共出現了四次,而且這個詞同時出現在該段的兩句話中。顯然,本段的主旨必定和debt有關。通過審視本題的四個選項,考生可以發現,唯一提到debt一詞的只有選項A,由此也可以判斷選項A為正確答案。
全文主旨題三步解題法
在做全文主旨題時,考生可以遵循如下三個解題步驟。
步驟一:審題
與段落主旨題相比,全文主旨題的問法更靈活一些,常見的問法有三種。一是直接問全文的主要內容,典型問法是:“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二是問作者的寫作目的,如:“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作者寫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三是問文章標題,因為標題是文章內容最濃縮的概括,典型問法是:“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本文的最佳標題是什么?)
步驟二:分析
一旦確定某題是全文主旨題,那么考生的目光就不應只局限于某段,而是要放眼全篇。全文主旨題解題的基本思路和前文所述的段落主旨題有相似之處,即尋找全篇主題段,并且關注全文中出現的高頻詞。全篇主題段通常會出現在開頭或結尾,因此考生要細讀文章開頭和結尾的段落。另外,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高頻詞是針對全文而言,而非針對某個特定的段落。換言之,如果某個詞在全文中出現頻率都很高,那么該高頻詞便是全文主旨的體現;而如果某個詞僅在某一段中出現次數較多,則未必可以體現全文的主旨。此外,在通覽全篇內容的基礎上,考生如果能夠把握住整篇文章的結構,那么對做全文主旨題會非常有幫助。
步驟三:解題
在解題時,考生首先應對照原文的主題段逐一分析四個選項。如果某個選項是對主題段內容的同義改寫,那么該選項即為正確答案。此外,考生也可以結合閱讀過程中發現的高頻詞來協助作答。同時,考生在通讀的過程中若能看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好全文的結構,也比較容易得出全文主旨題的正確答案。
全文主旨題實例剖析
下面筆者以2014年6月四級考試其中一套試題中深度閱讀的一篇文章為例,為考生展示全文主旨題的具體解題方法。
例
Energy independence. It has a nice ring to it. Doesn’t it? If you think so, you’re not alone, because energy independence has been the dream of American presidents for decades, and never more so than in the past few years, when the most recent oil price shock has been partly responsible for kicking off the great recession.
“Energy independence” and its rhetorical (修辭的) companion “energy security” are, however, slippery concepts that are rarely thought through. What is it we want independence from, exactly?
Most people would probably say that they want to be independent from imported oil. But there are reasons that we buy all that oil from elsewhere.
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
Second ...
Third ...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mports a great deal of energy and, in fact, relies on that steady flow to maintain its economy. When that flow is interrupted, we feel the pain in short supplies and higher prices. At the same time, we derive massive economic benefits when we buy the most affordable energy on the world market and when we engage in energy trade around the world. (2014年6月四級深度閱讀Passage 2部分內容)
65.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justify America’s dependence on oil imports.
B) To arouse Americans’ awareness of the energy crisis.
C)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D) To explain the increase of international oil trade.
解析:本題可以按照上文給出的全文主旨題的三步解題法來解答。
①審題。根據題干信息,該題問的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因此屬于全文主旨題。
②分析。分析文章結構,考生可以發現,文章開頭的三段便提出了明確的主題—energy independence。從接下來三段段首的幾個詞The first reason、Second和Third可以看出,這三段分別論述了三條原因。最后一段雖然沒有出現明確的總結性詞句,但是容易看出,最后一段不是分論點,因此只可能是總結性的內容。經過以上分析,考生不難發現本文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即開頭三段和最后一段是總結性的內容,中間段是分論點。因此,考生應該將目光集中在全文開頭和結尾的部分。
③解題。細讀全文的開頭和結尾段,考生會發現文章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話統領下文,引出了下文的分論點:“But there are reasons that we buy all that oil from elsewhere.”(但我們從國外購買石油是有原因的。)分析四個選項,選項A中的oil imports就是對buy all that oil from elsewhere的同義替換,justify對應文中的reasons,因此選項A為正確答案。此外,考生還可以通過尋找高頻詞來進一步確認答案。仔細閱讀開頭三段和最后一段,考生就會發現,independence (獨立性,非依賴性)一詞在第一段和第二段各出現了兩次,而第三段出現了該詞的形容詞形式independent (獨立的,非依賴性的)。此外,energy (能源)一詞在開頭幾段和最后一段也都反復出現。由此可以判斷,本文的主旨一定和energy independence有關。審視四個選項后考生會發現,唯有選項A和高頻詞的關系最密切。選項A中提到了dependence (依賴性)和oil (石油),而文中的energy (能源)實際上指的就是oil (石油)。因此可以確定,本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
段落主旨題和全文主旨題的出現并非偶然現象,這實際上反映了四級閱讀命題思路的轉變。四級深度閱讀的命題思路從前幾年偏重考查細節慢慢轉變為細節與主旨并重。既然命題思路有變,考生的備考策略也要適應這種變化。雖然主旨題在前幾年中考查較少,但考生在平時做題時即便沒有遇到這兩類主旨題,也可以訓練一下主旨題的解題思維。在閱讀和做題的過程中,考生可以適當分析一下文章的結構,多問問自己“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什么”,同時學會關注文中的高頻詞,慢慢養成從微觀到宏觀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