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鏡專家:張月維四川省心理學會應用心理專委會、四川省高教學會心理教育專委會副主任,成都市心靈空間文化傳播中心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多年從事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在人際溝通、情緒管理、婚姻情感關系、親子關系、家庭問題解決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
人與人之間生理上的差異是很小的,但在股市里有人賺了錢買房買車娶媳婦,也有人輸掉吃紅燒肉的錢關燈吃面。許多人炒股的失敗,不是敗給技術,而是輸在了不良的心態上。
在炒股的圈子里,流傳著一個這樣的說法,“十人炒股七虧、兩平、一盈利”。在過去7年的熊市中,這個說法并不夸張。即便2014年底開啟的牛市,也在今年6月的大跌的過程中把這句話演繹的入木三分。
很多股民往往在贏的時候因貪婪而失去利潤,虧損的時因恐懼丟掉了翻身的機會。股市漲跌如水火般無情,學點心理學保駕護航很有必要。本期我們請到了四川省心理學會應用心理專委會副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月維,為在股海里遨游的讀者們指出一條“心理財路”。
危險的“賭徒心理”
金錢的積累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伴隨著這個積累過程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當你賺一萬的時候,你可能想的是多吃幾頓大餐。當你突然賺一百萬的時候,你就會想到買套房子。股市的特性是它的價格是具有想象空間的,你永遠不知道你手上的股票是漲一倍、兩倍、還是十倍,正好滿足了這種想要改變的欲望,而很多人變成賭徒是因為改變的心太急。
在股市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有一萬塊錢,只要滿倉操作,遇到10只翻倍的股票,你的財富將增加到1024萬!”如果用計算機算一下,2的十次方確實是1024。但如果你信了這句話,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有了成為賭徒的潛質。

想要賺大錢,就得出血本,但當你把“大錢”投入到股市的時候,賭徒心理已經在作祟了。張月維解釋說:“內外的壓力非常容易讓人產生賭徒心理。我們每個人進入股市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但有賭徒心理的股民就會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傾其所有,放手一搏。如果他在股市賺了錢,就會越賺越貪;如果他在股市里虧了錢,就會急于翻本;要是沒賣在最高點,就會幻想還會漲上去。到了最后往往該盈利的賺少了,被套的越套越牢,越虧越多。我遇到過一個賭徒心理的來訪者。他當時家庭的生活壓力非常大,于是借了高利貸坐飛機到澳門賭博。輸光了之后,認為退路已斷,又借高利貸到股市炒股,以求翻本。完全不懂的他在股市里追漲殺跌,很快就血本無歸。”
“如果你投資股市的資金只占整體資產的百分之一,那股市的漲跌對你的影響就會非常小。如果投入股市的資產超過了你總資產的50%,甚至負債炒股,你的壓力就會直線上身。在高壓力的情況下,無論你有多精明,都有很大機率讓判斷力出問題。如果你正拿著買房子的錢、娶媳婦的錢或者半輩子的積蓄來炒股,就已經和賭徒無二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你投入的資金匹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才能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才可能在在步步殺機的股市賺錢。投入多少有一個簡單的標準,你放到股市里的錢不會讓你擔驚受怕,就差不多了。”
股市并不只是謀略之爭,某種程度上也是時間和心態的競爭。在股市的圈子里有一個贏家的故事,流傳了很久。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一個佛法高深的老和尚。山下不遠處有一家證券營業部,和寺廟遙遙相對。
一天,廟里突然來了很多燒香的信徒,求菩薩保佑他們脫離苦海。老和尚便問怎么回事,香客們便說:“股市大跌,我們都被套牢了,虧了很多錢,不知道怎么辦。” 老和尚心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于是傾其所有,買進股票。過了一段時間,股票轉牛,瘋狂上漲,信徒們又來廟里燒香,向老和尚傾訴了買不到股票的惆悵。老和尚念道:“善哉,善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很快,他就把股票賣了個精光。時光荏苒,牛轉熊,熊轉牛了幾個輪回,香客們都沒賺到錢,而和尚反而賺的很多。
心急想吃熱豆腐,往往會被燙傷,耐心一點可能會有更好的結果。投資界的巨人巴菲特每年資產增值不到30%,幾十年后他就成坐上了世界首富的位置。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賭徒通過股市變成億萬富豪。在股市里,要靜下心來多想想自己有多少專業技能支撐自己在市場中拼殺,心態是否可以禁得住大風大浪的起伏跌宕,口袋里有限的資金是否應付得了無限的機會和損失。如此,才能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
止損的心理糾結
賺錢,等于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當你虧損了10%的時候,需要上漲11%才能回到原來位置;虧損20%的時候則需要上漲25%;虧損33.33%的時候,就需要上漲50%;而若虧損50%的時候,就需要上漲100%。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到底。所以,止損非常重要。然而,這樣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心理學家曾經設計了一個問題:600人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疾病,有以下兩種藥物可供選擇:(A)肯定致400人于死地。(B)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個也救不活。對這個問題88%的人選擇B,22%的人選擇A.。你愿意選擇殺害400人嗎?不會的,至少還存在救活所有人的可能性。但是選擇B的人得到是后面2/3,他失去所有人的生命。
在任何時候,確定的事情才是最可靠。在股市里,唯一確定的就是現金,而止損就是把手里虧損的股票換成現金。止損原則通常在進場之前就應設定,這樣你才知道你能承受的風險點在哪里。執行止損時應該堅持少思考、多行動,思考過多往往會錯過止損時機、消磨止損決心、產生主觀性錯誤決定。
當然,止損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后悔。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為了避免后悔心態的出現,經常會表現出一種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賣出一只股票時,往往受到買入時的成本比現價高或是低的情緒影響,由于害怕后悔而想方設法盡量避免后悔的發生。
如果當你終于下定決心以后,股票突然又漲了回去,甚至創了新高,挫敗感會更加強烈。如果你剛好在止損時猶豫了,股票恰好又漲了,覺得自己又贏了,加重了僥幸心理。如果剛才選解藥的實驗可以進行兩次,有個人在第一次選擇B,救活了所有人,讓他選第二次,第三次,他肯定還會選擇B。但是選B的失敗概率沒有發生變化,一旦藥物選錯,他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只要操作就會有對有錯,沒有誰會永遠都對。在股市中,如果發現買錯了,不執行止損操作,意味著不愿或沒有勇氣承認錯誤,潛意識里或者認為自己不會犯錯。結果就是因為貪小便宜失去大機會,怕吃小虧反而吃了大虧。”
人與人之間生理上的差異是很小的,但在股市里有人賺了錢買房買車娶媳婦,也有人輸掉吃紅燒肉的錢關燈吃面。許多人炒股的失敗,不是敗給技術,而是輸在了不良的心態上。或許如前文的老和尚一樣,不以漲喜,不以跌悲,以一顆平靜的心面對股市的潮起云涌,才是真正的“心理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