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本文利用中國15家上市銀行2008—2013年的數據實證檢驗了獨立董事背景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獨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并沒有顯著地影響上市銀行社會績效,但具有高學歷背景尤其是博士學位的獨立董事能夠顯著提升上市銀行社會績效;獨立董事的高管背景能夠顯著提升上市銀行社會績效;無直接證據支持獨立董事的金融機構、律師、政府和海外經驗背景能夠顯著提升上市銀行社會績效;具有高校及科研機構、會計背景的獨立董事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有負面影響;獨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年齡)與上市銀行社會責任顯著負(正)相關;獨立董事的性別和任期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的影響不顯著。為此,建議各行對獨立董事聘請進行調整。
" 關鍵詞:社會責任;獨立董事背景;利益相關者;上市銀行
中圖分類號:F832.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5)02-0074-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2.17
一、引言及文獻綜述
Oliver Sheldon(1924)首次提出社會責任概念后,理論界和實務界一直普遍關注社會責任問題。銀行業作為資金融通的樞紐,其策略導向在重新塑造商業活動與環境保護并行不悖的商業生態模式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決定了商業銀行必須要承擔社會責任[1]。田虹(2006)將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歸納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2]。在實證研究方面,現有的文獻從財務業績[3-4]、制度壓力和制度環境等角度[5-6],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研究者往往忽略了獨立董事的教育背景、職業背景、多重身份、海外經驗、性別、年齡、任期等特征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但在現實中這種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當前要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獨立董事為了維護自身的聲譽不得不督促企業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由此,我們自然就會想到獨立董事背景會對企業社會責任產生影響。基于此,本文從獨立董事教育背景、職業背景、多重身份、海外經驗、性別、年齡、任期等方面,實證分析獨立董事背景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的影響。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與數據選擇
本文選取2008—2013年中國15家上市銀行的數據為研究樣本,在剔除了缺失值和異常值之后,本文共得到85個研究樣本。本文使用的相關財務指標和控制變量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CSMAR數據庫),有關社會責任數據摘自各銀行披露的年度報告和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獨立董事背景信息摘自各銀行年報中披露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介和新浪財經、巨潮資訊網中披露的高級管理人員簡歷。
(二)變量選取
1.被解釋變量。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能夠直接衡量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指標體系,而以往的學者多采用社會貢獻率或者每股社會貢獻值指標來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由于以上指標存在著涉及的指標少、較粗、沒有考慮各個因素對社會貢獻值的影響程度、指標數據來源不統一等缺點[7],故本文借鑒邵偉(2011)、曹國俊(2013)等的研究[8-9],從上市銀行對其利益相關者承擔社會責任的角度,結合銀行業自身的特點以及中國的國情,構建了一套含有股東、客戶、員工、政府、監管機構、環境等來衡量中國上市銀行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本文運用因子分析法將上述上市銀行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多個指標所揭示的信息綜合為一個單一的指標,利用主成分方法,選定累計解釋了原有變量總方差的84.54%六個因子,以確保原有變量的信息丟失較少,并用旋轉后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計算六個因子得分的加權平均從而得出每家銀行年度觀測值的社會責任指數,記為CSR,以此作為銀行社會績效的測度指標。
2.解釋變量。解釋變量(獨立董事背景變量)的定義見表2。
3.控制變量。本文借鑒已有的研究,選取控股股東性質、股權集中度、社會責任委員會、上市年限、公司規模、盈利能力、資產負債率等作為影響社會責任的控制變量(見表2)。
" (三)研究模型
為了檢驗本文提出的理論假設,本文構造以下3個回歸模型:
CSR■=β■+β■EDU■+β■DOC■+β■MAS■+β■BAC■+β■OVE■+ControlVariables■+ε■(1)
CSR■=β■+β■ACA■+β■FINj+β■GOVj+β■MANj+β5ACCj+β6LAWj+ControlVariablesj+ε■(2)
CSRj=β■+β■MULj+β■AGEj+β■GENj+β■TENj+ControlVariablesj+ε■(3)
其中,式(1)用來檢驗獨立董事教育背景與國際經驗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式(2)用來檢驗獨立董事職業背景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式(3)用來檢驗獨立董事其他背景,如多重董事身份、年齡、性別、任期,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的影響。
三、實證分析與結果
(一)教育背景與國際經驗
由表3可知,教育得分的回歸系數為負,但在常規置信水平上不顯著;DOC、MAS和BAC三個變量的回歸系數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為正,且其回歸系數依次遞減。總的來說,獨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并沒有顯著地影響上市銀行社會績效,但具有高學歷背景尤其是博士學位的獨立董事比例能夠顯著提升上市銀行的社會績效;海外經驗的回歸系數為負,但在常規置信水平上不顯著。
(二)職業背景
由表4可知,高管背景與上市銀行社會責任顯著正相關,說明具有高管背景的獨立董事在戰略管理、企業文化管理和社會責任管理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可以為銀行高管提供有價值的管理咨詢服務,提升上市銀行的社會績效。金融機構背景的回歸系數為負,但在常規置信水平上不顯著;律師和政府背景的回歸系數均為正,但在常規置信水平上均不顯著。高校及科研機構
背景的回歸系數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為負,說明具有高校及科研機構背景的獨立董事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有負面影響;會計背景的回歸系數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為負,說明具有會計背景的獨立董事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有負面影響。
(三)其他背景
由表5可知,多重董事身份與上市銀行社會責任顯著負相關,說明獨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使得他們像“小蜜蜂”一樣疲于奔波,無法有效地完成使命,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有負面影響。年齡與上市銀行社會責任顯著正相關,說明獨立董事的年齡和閱歷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有正面影響。性別和任期的回歸系數均為正,但在常規置信水平上均不顯著。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構建了一套衡量中國上市銀行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首次以中國15家上市銀行2008—2013年的數據實證檢驗了獨立董事背景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獨立董事的教育背景并沒有顯著地影響上市銀行社會績效,但具有高學歷背景尤其是博士學位的獨立董事能夠顯著提升上市銀行社會績效;獨立董事的高管背景能夠顯著提升上市銀行社會績效;無直接證據支持獨立董事的金融機構、律師、政府和海外經驗背景能夠顯著提升上市銀行社會績效;具有高校及科研機構、會計背景的獨立董事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有負面影響;獨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年齡)與上市銀行社會責任顯著負(正)相關;獨立董事的性別和任期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的影響不顯著。
(二)建議
(上接第76頁)
1.增加聘請具有高管背景的獨立董事,同時降低來自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獨立董事占比。當前,上市銀行聘請的獨立董事中來自高校及科研機構所占的比例過大。他們雖在學術領域有較深的造詣,但他們大都缺乏在金融行業工作的經驗,對各類金融業務的操作方式了解的不夠深入,難以從專業的角度對銀行社會責任戰略發表獨立的意見。因此,各上市銀行可以考慮增加聘請實務界人士的比例,理論界和實務界人士相結合,更加有利于上市銀行社會績效的提高。
2.不要盲目追求獨立董事的社會聲譽。獨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越多,上市銀行的社會績效越差。當前,上市銀行的獨立董事多數是兼職的,且很多是社會名流人士。有不少獨立董事的多重董事身份高達4家、甚至5家,這使得他們像“小蜜蜂”一樣疲于奔波,無法有效地完成使命,對上市銀行社會責任有負面影響。因此,各上市銀行應當適當減少聘任同時在許多家單位兼職的獨立董事,鼓勵專職獨立董事的出現。
3.在不影響獨立董事工作精力的情況下,適當地增加聘請年齡較長、閱歷較豐富的獨立董事。這些獨立董事具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且往往會更加注重自身的聲譽,會督促上市銀行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
(責任編輯:張恩娟)
參考文獻:
[1]何德旭,張雪蘭.利益相關者治理與銀行業的社會責任——兼論我國商業銀行推進利益相關者治理的選擇[J].金融研究,2009(8).
[2]田虹.企業社會責任及其推進機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3]朱明秀.財務業績、CEO薪酬與商業銀行社會責任:基于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實證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32(170).
[4]Mamun M.A.,Sohog K.,Akhter A.A Dynamic Panel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Determinants of CSR in Bangladeshi Banking Industry[J].Asia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view, 2013,3(5).
[5]Chih H. L,Chih H. H,Chen T.Y.On 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 93(1).
[6]周中勝,何德旭,李正.制度環境與企業社會責任履行: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軟科學,2012(10).
[7]徐泓,朱秀霞.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2(1).
[8]邵偉.加快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轉型的對策建議[J].海南金融,2011(3).
[9]曹國俊.我國商業銀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2012年度上市銀行社會責任報告評析[J].海南金融,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