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茶一味,傳承文化
和其他從事餐飲的老板不一樣,於文的初衷并不是為了做美食而做美食。在君和子悅用過餐的人一定對那的環境印象深刻,它的每一個裝飾品都極具特色,每一盞燈、每一幅掛畫和墻飾、每一個擺件,完全營造出一種靜謐、虔誠的氛圍。相對于餐飲本身,於文更在意傳統文化的傳承。一茶一禪,一物一心,兩種文化,不即不離。禪的精神在于悟,而茶的精神在于品,禪茶文化皆是東方傳統文化的精髓,君和子悅倡導禪茶養生,即是予人予己一種感悟、頓想,也是傳承一種儒雅、修行,是生命的協調。
精于養生,求變思通
養生,是現代人們關注的趨勢,而養生需先養心。在安靜平和的環境中梳理易亂的情緒,調控喜怒,改善心態。心氣暢通了,血脈也就暢達,身體和心靈就會順應自然規律,陰陽和諧,健康延年。於文正是看重“君和子悅”鬧中取靜的特質,想把這原有的喧囂城市中的一處安然之所,變得更貼近食養之道,讓這份寧靜與美好可以承載更多食者的美食私享。
而在餐飲定位上,全新推出“順應自然”的養生理念,這一理念最直接地體現在食材的選擇上。所謂“不時,不食”的原則,於文會堅持“三不用”:沒有經過嚴格篩選的食材不用;不是百分之百新鮮的食材不用;不是天然原料的不用。對于廚師團隊,他要求一定要保證菜品的色、香、味、意、形,對于注重養生的客人來說,更需要一份不同的出品,因此他還借鑒了西餐中的按位分餐與擺盤出品的方式,在“君和子悅”用餐,會讓食客倍感尊崇與愉悅,同時那種融入細節的感受將再一次滿足客人對菜品的完美體驗。
對于餐廳定位為養生茶餐廳,是於文最關鍵的一步改變,識時勢,善思變,才能創造出新的生命力。
調整心態,堅定目標
“在接手君和子悅以前,一直在餐飲行業摸索了十幾年。”於文微笑著,說著自己以前的經歷,像是陷入回憶,也象在穿越那些時光,看著年輕的自己。那是一種從容而又欣慰的狀態,那是一段屬于現在與曾經的對話。從90年代就開始接觸餐飲,那個時候他在深圳,受當地口味和飲食文化的影響,他對粵菜的燉湯情有獨鐘,也喜歡研究燉湯的食材對于養生的意義。92年回到武漢,結合他對粵菜養生的理解,繼續在餐飲的路上探索。而今,他已然可以游刃有余地將這些用在“君和子悅”,這個可以承載和傳承的平臺上,這才是他真正值得用心去感悟,用舍得來定義的結果。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熱情很重要。服務是在餐飲文化中另一個最重要的支點,這是最近距離感受客戶的需求,最終留住客戶的源頭。所以,與員工良好的溝通并做到了解他們,調動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他們成為一種共成長共進退的關系很重要。而讓員工也能做到心中有愛更需要上下齊心……”說這些話的時候,於文的眼神很堅定,我們看到了他的所思所想已在一步步變為現實,而這些需要自身的真誠與堅持。
最后,我們注意到,於總在跟我們聊這些時并沒有緊張和嚴肅,可以說是始終地風趣和幽默,并時不時還會調侃一下如今的餐飲現狀。當我問到現在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的時候,他只說了八個字:調整心態,堅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