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南】
馬克·吐溫曾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美國著名作家海爾博士也曾斷言,1902年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是吉卜林的《基姆》和海倫·凱勒的《我的生活》。
或許有人會說,沒有人能體會到在那個無聲、黑暗的世界里會有多少的悲涼與無奈,也不會有人理解聾啞人的生命中會有多少的失望與抱怨。但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卻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生活哲理:要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閱讀手札】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體散文代表作。該書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
書中的主人翁是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海倫·凱勒在一歲半時就因病喪失了聽力以及視覺。這對于一般人來說,絕對是無法想象的。然而小海倫卻并沒有屈服,更沒有毀滅自己,而是在莎莉文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她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并學會了五種語言。這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24歲時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倫·凱勒對老師、親人和所有幫助過她的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并把這顆感恩的心奉獻給殘疾人事業,最終成為了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拓展訓練】
一、選擇題。
1.1887年3月4日,這一天莎莉老師教會了海倫·凱勒第一個單詞,這也使她對用手指寫字的游戲產生了興趣,這個單詞是( )
A.Cup B.Doll
C.Sit D.Pin
2.在( " " )海倫·凱勒生了一場病,致使她聽不見看不到周圍世界的一切。
A.1881年6月
B.1882年5月
C.1881年11月
D.1882年2月
3.海倫·凱勒是在( " ")開始學說話的。
A.1980年 " "B.1890年
C.1889年 " "D.1786年
二、簡答題。
1.假如給海倫·凱勒三天光明,你認為她將會做些什么?請結合自己的理解簡單寫一寫。(不得照搬原文的話,答題紙自備)
2.書中的哪一個故事給你的觸動最深?請把你所想到的話寫下來。(答題紙自備)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啊,如果我有三天視力的話,我該看些什么東西呢?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溫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變得有價值的人們。首先,我想長時間地凝視著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麥西夫人的臉,當我還是孩童時,她就來到我家,是她給我打開了外部世界。我不僅要看她臉部的輪廓,為了將她牢牢地放進我的記憶里,還要仔細研究那張臉,并從中找出同情的溫柔和耐心的生動等形跡,她就是靠溫柔與耐心來完成教育我的困難任務。我要從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堅定地面對困難的堅強毅力和她經常向我顯示出的對于人類的同情心。
第一天將是一個緊張的日子。我要將我所有親愛的朋友們叫來,好好端詳他們的面孔,將體現他們內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我還要看一個嬰兒的面孔,這樣我就能看到一種有生氣的、天真無邪的美,它是一種沒有經歷過生活斗爭的美。我還要看看我那群忠誠的、令人信賴的狗的眼睛——那沉著機警的小斯科第、達基和那高大健壯而懂事的大戴恩、海爾加,它們的熱情、溫柔和淘氣的友誼使我感到溫暖。
在那緊張的第一天里,我還要仔細觀察我家里那些簡樸小巧的東西。我要看看腳下的艷麗色彩,墻壁上的圖畫和那些把一所房屋改變成家的熟悉的小東西。我要用虔敬的目光凝視我所讀過的那些凸字書,不過這眼光將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視力的人讀的印刷書。因為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里,我讀過的書以及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變成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向我揭示出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的最深源泉。
(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1.從第一段文字中,作者為什么要“凝視”她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麥西夫人的臉?從中可看出這位教師是一個怎樣的人?
2.第二段中,“我”在看到光明后為什么既要端詳朋友們的面孔,又想看到嬰兒的面孔?
3.談談你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