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首唐詩,都是一幅鮮活的游歷圖,訴說著大唐三百年間的悲歡離合;每一位詩人,都是資深的旅行家,記錄著大唐的輝煌圖景。跟著唐詩去旅行,在詩中尋覓美麗的風景……
【唐詩·感悟人生】
唐詩中的美妙冬天
□夢 芝
隨著枯黃的樹葉在風中打著旋兒跌落,秋天慢慢遠去,寒冷的冬天正向我們走來?!疤旌嗌n,北風叫枯桑”,一說到冬天,人們就會想起寒風凜冽、滴水成冰、冰天雪地等詞語。在大多數人眼里,冬天毫無生機,整個大地都是一片蕭索的景象,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冬天。其實,在唐詩中有許多從另一個角度描寫冬天的詩句。吟誦這些詩句,你會發現,冬天是那樣的美好,處處充滿了詩意。
雪景是北方的冬天中必不可少的美景。韓愈曾說:“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甭祜w舞的雪花,從天上輕輕地飄落下來,天地萬物,銀裝素裹。這個時候是一定要去賞雪的,在“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的雪花中徜徉,仿佛置身于一個晶瑩剔透的童話世界里,讓人流連忘返。徜徉在這樣的美景中,你會發現,潔白的雪花比起千嬌百媚的鮮花來說更有一種靈動之美。
冬季提到花兒,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在冰天雪地中依舊傲然怒放的梅花。而梅與雪在詩人的筆下好似雙生花,有我即有她。譬如許渾的“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還有張謂的“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彪m然一個是形容梅花似雪,一個是懷疑梅花似雪,但是都能表達出冬日里賞梅的那股悠然的韻味來。
南方的冬天沒有刺骨的北風,也很少下雪。不過,早晨會起一層霜霧。潮濕的霧氣像是在提醒人們:“哦,這是冬天!”可是用不了多久,和煦的陽光就會穿透霜霧,照在大地上。行走在這樣的冬日里,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那首寄情山水的名作——《早冬》:“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分明是蕭瑟的早冬,在詩人眼里,卻猶如春天一般可愛。寒霜輕薄,勁草萋翠,暖陽和煦,沙塵綿軟,樹葉泛黃宛如新綻的嫩芽,潔白的櫻花迎風怒放。置身于這樣的景致里,你還敢說冬天不美嗎?
提到描寫冬天的唐詩,我們一定要讀一讀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币驗檫@首詩不只是一首寫景詩,還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更呈現出一種不可言喻的禪理?!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北臼敲鑼懷┚?,但是兩句中沒有一個“雪”字,而“鳥”“人”“絕”“滅”四個字卻讓人去想象雪景之大,“千山”“萬徑”兩個平常的詞語更是勾畫出一幅無限開闊的視野圖,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而在這遼闊深遠的雪地里,卻有一個披蓑戴笠的漁翁。即使寒氣逼人,孤獨寂寞,他依然沒有妥協和退縮,只是執著地守著一葉孤舟垂釣。柳宗元用簡單的詩句渲染出一個一塵不染、寂靜空無的境地。在這個境地中,你會感受到一種明凈、空曠、靜遠和空靈,而這正是禪道中的的境界。
當我們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們也要保持這種寧靜超脫的心境,以及不畏艱苦的倔強態度,這是我們最高的人生境界。有了這種境界,我們就能坦然地面對生命中的一切磨難。
(選自《新一代·上半月》2013年第1期,有刪節)
心湖漣漪
冬天作為一個缺乏生機的季節,在唐朝詩人的筆下卻有著如此獨特的韻味。詩人們用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及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將一幅幅極富情趣的冬日美景圖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在誦讀古詩的時候,也欣賞到了詩中的美麗景色。
結尾的議論升華了文章主題,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金牌哲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要保持寧靜超脫的心境以及不畏艱苦的倔強態度,讀后發人深省。
【唐詩·行走天下】
代表作品: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李白《登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境內。峨眉山地勢雄偉,風景秀麗,環境清幽,有“秀甲天下”的美譽。峨眉山的金頂上山高云低,景色壯麗,因此,許多游客都會把在這里看日出、云海、佛光當作來峨眉山的重要行程之一。
代表作品: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烏衣巷是中國最古老而著名的巷名,三國時曾是吳國戍守石頭城部隊營房所在地。這個地方曾是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住宅區,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烏衣巷門庭若市,冠蓋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獻之,及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等文化巨匠。如今,烏衣巷已不復昔日的繁華,沒有了豪門士族的觥籌交錯,取而代之的是游人前來探訪王謝華堂的蹤跡。
代表作品: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玉門關,始建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隋唐時,玉門關關址由敦煌西北遷至敦煌以東的瓜州晉昌縣境內。一座玉門關,半部河西史。從金戈鐵馬的玉門關到安居樂業的玉門鎮,從一座天籟佛音縈繞的小廟宇演變成當今蜚聲中外的石油新寵,歷史的嬗變和輪回,讓人感覺到有一種莫名的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