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對我們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的升華,是對我們推動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要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2015年11月召開的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立足首都實際,科學地貫徹了這五大發展理念。城市管理領域各項工作也應當自覺地把這五大發展理念融入其中。
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就要善于通過管理理念、制度、機制、技術創新,提升城市發展品質和城市生活的質量。城市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比如用建設節水型社會的理念,努力實現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要求,防止人口無序過快增長;城市管理制度需要創新的地方有很多,如五中全會提出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這需要我們細化這一制度的設計,把對貧困人口的給錢給物變成一種可以增值的資產;城市管理機制需要創新的內容也不少,郭金龍書記在就《建議(審議稿)》向全會作的說明中提出“將緩解交通擁堵納入相關部門和各區縣政府的督查和績效考核內容”,這樣一個機制的確立會調動更多的力量來疏解交通擁堵問題,會產生不錯的效果。
堅持協調發展就要加強首都精神文明建設,使北京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加強思想意識形態工作、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等各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這就需要很好研究如何利用公共政策向社會傳導正確價值取向。重大公共政策是以提供公共物品、維護公共秩序、捍衛公共利益、推動社會發展、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為總體目標的,其本身就蘊含著倫理訴求和道德價值,對社會道德風尚的培育和主流價值導向的確立具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對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堅持綠色發展就要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使生產綠色化,在所有產業中都要實施綠色化戰略,降低能耗、水耗和其他資源消耗;使生活綠色化,不斷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使個人和家庭在生活中注意養成節約的意識和習慣;使環境綠色化,做好綠化工作,推進藝術化的綠化工作,使綠化不僅美觀,而且能夠美化人心;使制度綠色化,就是降低行政成本和制度成本。
堅持開放發展就要樹立更加寬廣的國際視野,善于吸收借鑒其他發達城市的先進管理經驗,提升管理水平。北京提出建設“海綿城市”,就可以借鑒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城市的經驗。
堅持共享發展就要努力把城市發展與管理的成果惠及最廣大的市民,使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城市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民群眾。在作出相關決策時要最大限度地考慮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把市民的各方面訴求擺在城市管理工作的優先位置。同時要建立比較完善的制度使市民更加全面地參與到城市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