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2014年,北京市延慶區(2015年11月17日起,經國務院批準,延慶縣撤縣改區,本文全部統一為延慶區)承辦了第十一屆世界葡萄大會,主會場就設在張山營鎮。這是一個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張山營鎮正是在這一大項目的帶動下,在區委區政府、區市政市容委的全力支持下,舉全鎮之力有效推動了環境建設的開展。日前,當我們一行驅車駛入康張路張山營鎮的區域時,但見道路沿線兩側環境整潔優美,視線范圍內沒有樹掛、白色垃圾和胡亂涂寫的廣告牌,還能不時看到身著環衛工裝的保潔人員在道路沿線做管護工作。后來得知,這是鎮政府組建的一支鎮級保潔隊伍,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對鎮域內120多條道路沿線的環境衛生進行日常管護。
區市政市容委的賀海俊副主任介紹,張山營鎮是延慶區的第二大鎮,鎮域內及周邊人多車多道路多,很多村莊緊鄰道路沿線兩側分布,搞環境建設難度非常大,過去在全區年度環境考核中排名一直比較靠后。2012年接到“世葡會”的任務后,全鎮黨員干部群眾齊心合力,通過“五抓三動”,使得鎮容鎮貌發生了質的飛躍,前不久在全區年度環境考核評比中,排名一躍成為全區第三,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
賀副主任特別強調,抓環境建設,張山營鎮的“五抓三動”機制很有代表性,在各鄉鎮大抓環境建設中發揮了示范作用,其經驗做法值得在全區大力推廣!
解決資金問題
先從基礎設施做起
張山營鎮黨委書記葉東中等身材,介紹起情況來語速輕快,透過鏡片炯炯有神的目光,給人一種儒雅、睿智的印象。延慶區是北京市政府規劃的生態涵養保護區,張山營鎮地處區域西北部,正是保護區的核心地段,上風上水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重要的水源保護地,這一使命的核心意義就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搞好環境建設,因此相比其他鄉鎮多了一份責任。
張山營鎮沒有規模性企業,即使有外資投入也要按照生態涵養保護區的標準進行把關,不符合要求的項目一律不能通過。因此,全鎮的經濟來源主要是果品收入,經濟條件相對較差。抓環境建設首先需要資金。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葉書記說,因為沒有項目,靠區里支持有一定難度,靠村里自籌也不是長久之計,唯一的辦法還是得靠自己。鎮黨委經過幾次研究最終決定,環境建設不抓不行,那么就先從基礎工作做起。按照這一思路,從2007年開始,鎮里首先成立了一支保潔總隊,并在各村設立了分隊,安排專職保潔人員,負責各村的環境衛生,人員開支全部由鎮里支付。葉書記說,每次鎮黨委開會研究環境問題時,我總是把環境建設比喻為“洗臉工程”:“沒錢就用香皂洗洗臉,有錢了就用點兒洗面奶,再有錢了就一個月美美容,要是再有錢了呢就整整容,做個大手術。”雖然葉書記的語氣比較輕松,可是到年底財務一清算,投入的資金居然高達100多萬元。對此,葉書記說,環境建設給鎮黨委帶來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環境不搞不行,要搞就得舍得投入,資金再緊張也要堅持去做!現在,張山營鎮環境建設年投入達500多萬元,這在區里的其他鄉鎮是從來沒有過的。
提出“環境立鎮”目標
機制建設引領
2011年,在張山營鎮召開的黨代會上,鎮黨委首次提出“環境立鎮,果業富民,建設北山國際休閑度假名區”的長遠目標。葉書記介紹,鎮黨委在制定“環境立鎮”的目標時進一步認識到了建設“綠色北京示范區”的任務已越來越迫切,抓環境建設將是全鎮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中心工作。提出“環境立鎮”的目標后,鎮里首先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張山營鎮環境建設規劃書》、《張山營鎮環境建設工作方案》,將環境建設經費列入“剛性預算”。
書記、鎮長親自抓,村“兩委”為各村環境管理第一責任人,并同步組建了一支公路沿線保潔、公廁看護、垃圾房看護、垃圾分類收集、建筑垃圾清運、渣土點管護——規模達1237人的隊伍;關口前移、協調聯動,全鎮的環境建設由此大張旗鼓地全面鋪開。領導小組按照《規劃書》和《工作方案》嚴格高標準、精細化,一村一村抓整治,一項一項抓落實。
“世葡會”猶如助推器
大項目帶動大提速
2014年,第十一屆世界葡萄大會給張山營鎮的環境建設帶來了巨大變化。鎮黨委緊緊結合“環境立鎮”的中心工作和目標要求,制定了強有力的“五抓三動”機制。“五抓”:抓機制建立健全、抓綜合整治、抓群眾參與、抓宣傳引導、抓綠化美化;“三動”:項目帶動、干群互動、檢查促動。
抓機制建立健全,成立了鎮級保潔隊伍,直接受鎮市政市容所的指導,并在領導小組的部署下開展工作。這支隊伍的設立在北京市各鄉鎮中尚屬首創。
抓綜合整治,在鎮域內120多條道路沿線和各村的環境整治中,全鎮統一標準,加大力度,按標準清臟治亂,拆除私搭亂建,確保整治一批、見效一批、鞏固一批。
抓群眾參與,在全鎮32個村推行《村民自治章程》,把環境建設納入村民自治體系,確保做到知曉率百分百。
抓宣傳引導,發放《致村民一封信》、《倡議書》,制作宣傳片,通過廣播、內刊和各村的公示欄、宣傳欄,入村入戶宣傳,設立環境監督舉報熱線。
抓綠化美化,動員全鎮黨員干部群眾,在主街道行道樹周邊、進村路口、村邊公路兩側和次街小巷,因地制宜植樹,栽植喬灌木和花草,改善生態環境,初步實現了村村有小景觀,村在景中、路在園中的目標。
三動:葉書記介紹,通過“世葡會”的大項目帶動,良好的外部環境調動了全鎮2.4萬人齊參與的積極性;干群互動,各村“兩委”包街包片,黨員干部聯戶職責到人,老黨員老干部發揮表率作用,做好義務宣傳和監督工作,營造了良好的互動氛圍,人人都把環境建設擺在首位;檢查促動,市政市容所負責全鎮的環境建設工作,小到撤換不稱職的保潔員保潔隊長,大到考核各村的環境衛生指標。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兩委”的工作,環境不達標的村實行一票否決制,不僅資金暫緩撥付,還要監督整改,并在鎮政府公示欄進行公示。
“五抓三動”不僅覆蓋了全鎮的32個村,而且落實到了駐鎮的35家單位,共同監督做好責任區域的環境衛生工作。葉書記介紹,靠大項目帶動,鎮里充分利用縣移民工程項目資金400余萬元,為各村配備了鏟車、灑水車、垃圾渣土清運車等機器設備,為村掃、鎮運、區消納創造了條件。前黑龍廟村民們形容當時的場面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大陣勢”。
大項目不僅有力推動了全鎮的環境建設發生了質的飛躍,而且優化了產業結構:果品特別是葡萄產業一舉突破3萬畝;葡萄酒莊的落地使全區擁有了第一家五星級酒店;葡萄酒莊產業帶、郊野公園、景觀稻田初具規模。2015年2月,國際奧委會評估考察團在進行實地考察時,對張山營鎮的生態環境保護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葉書記介紹,今年10月13日,市委書記郭金龍、市長王安順來這里調研時,進一步明確了張山營鎮要建設一流的“綠色發展示范區”的功能定位,激發了全體黨員干部群眾抓環境建設的信心和決心。2019年,張山營鎮將迎來更大規模的世界園藝博覽會;2022年的冬奧會,鎮域內的海坨山將承接高山滑雪和雪橇兩個比賽項目。明年是“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目前,全鎮正在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在區市政市容委的指導下規劃環境建設,全力打造環境優美、鎮景合一的“冰雪小鎮”。
垃圾分類收集轉運
環境改善衛生清潔
在市級“美麗鄉村”玉皇廟村,透過蒙蒙的細雨遠山如黛,村路干凈整潔。玉皇廟村的“豆腐宴”遠近聞名,尤其一到周末,私家車停得滿滿的。抓環境建設后,玉皇廟村更是上了一個新臺階,環境衛生得到了游人的一致好評,享受生態旅游的城里人越來越多,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在推進垃圾分類的工作中,全鎮統一標準,嚴格考核。以前黑龍廟村為例:全村445口人,有6條主街道、35條背街小巷,根據垃圾分類的實際需要,配備了24名保潔員,劃分不同的責任區,負責每天的環境衛生。在區市政市容委的具體指導下,通過向村民們發放宣傳材料,現場演示、講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在此基礎上從源頭抓起,以戶為單位發放垃圾分類桶,安排村保潔員每天定時收集各家各戶的分類垃圾后運到指定地點,做到不堆放不混裝。生態涵養保護區嚴禁垃圾就地填埋處理,否則會造成二次污染,區市政市容委對這一項考核很嚴格。據了解,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回收垃圾由鎮里統一轉運到區垃圾處理廠進行再利用;有害垃圾由區里統一回收后進行無害化處理;廚余垃圾及瓜秧等農作物垃圾統一堆放到指定的堆肥點用于堆肥;建筑垃圾由鎮里統一運往非常規垃圾廠進行填埋,填埋后覆土綠化。
據了解,延慶區有15個鄉鎮、376個自然村,從2014年開始,區市政市容委作為主體考核單位,由主管環境建設的區領導掛帥,按照5大考核指標(垃圾分類是重要一項),每年評選10個“十佳”村,區委區政府給予每個“十佳”村8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獎勵。張山營鎮榜上有名,目前已擁有了3個響當當的“十佳”,村莊優秀率更是達到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