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構建區域洗錢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以新疆為例,開展區域洗錢風險評估,并針對評估模型的實證分析進行總結性評價,最后從指標設計、權重確定等方面改進方向,為進一步完善區域洗錢風險評估模型提供參考。
關鍵詞:區域;洗錢;風險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5)04-0068-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4.15
當前反洗錢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普遍開展了分行業、分機構、分業務的洗錢風險評估工作,對制定具體的風險控制措施提供了有益參考,但只局限在特定范圍的洗錢風險評估,難以準確掌握洗錢風險的總體發展變化趨勢。與此同時,洗錢活動傾向于向洗錢風險監管薄弱地區轉移,具有跨境、跨省流動的特點,使得區域洗錢風險分布不均衡,我國近幾年洗錢犯罪就存在著從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逐漸向中西部蔓延的趨勢。為合理分配監管資源,提高監管針對性,有必要開展區域洗錢風險進行總體評估,以集中優勢力量切實防范區域洗錢風險的蔓延和擴大。
一、區域洗錢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由于區域洗錢上游犯罪的數量和發案率對當地洗錢風險產生直接的影響,加之區域洗錢風險防范措施的有效性也直接關系洗錢風險被發現和化解的能力,區域洗錢風險評估內容主要包括外在風險和內在風險兩個方面。外在風險是指洗錢活動發生的可能性,涉及對區域經濟金融主要犯罪類型、規模、洗錢手法、趨勢及其影響等方面的評估;內在風險是指發生洗錢活動時沒有被及時發現、控制并化解的可能性,涉及對反洗錢法律規章制度體系的完備性、組織機構協調合作、金融行業和非金融行業客戶、業務、支付和交易渠道等方面的評估[1]。
(一)區域洗錢風險評估指標選取
按照指標設置具有可計量性、可獲得性、動態可比性的原則選取。
外在風險評估包括區域經濟金融環境、上游犯罪規模趨勢、反洗錢監測分析和洗錢案件查處三個子項。其中,區域經濟金融環境子項主要衡量地區經濟金融活躍程度,通過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進出口總額、現金凈投放量等基礎指標測度;上游犯罪規模趨勢子項主要衡量七種洗錢上游犯罪的規模、趨勢等,通過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匯率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發案率、相對發案率、發生增長率等基礎指標測度;反洗錢監測分析和洗錢案件查處子項主要衡量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反洗錢案件線索接受情況,通過大額交易報告數量、發現或接受線索數量、報案線索數、報案線索涉及金額等基礎指標測度[2]。
內在風險評估包括反洗錢法律規章制度建設與執行情況、反洗錢監管組織架構、金融行業風險評估三個子項。其中,反洗錢法律規章制度建設與執行情況子項衡量反洗錢法律規章制度建設情況,通過制度健全性、可操作性、修訂及時性指標測度;反洗錢監管組織架構子項衡量反洗錢組織機構設立、人員配備情況,通過組織架構設置合理性、人員配備與被監管機構比例指標測度;金融行業風險評估子項衡量分行業金融系統風險評估,通過對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分類監管評估打分指標測度[3]。經篩選梳理構建的區域洗錢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二)指標測算方法
區域洗錢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中除了能夠直接獲取數值的統計指標,還有需要通過計算間接求得和自主賦值的指標,其具體計算公式和判斷標準如下:
發案率=一定時期一定地區相關案件的發案量/該地區的人口數量;
相對發案率=A地區發案率/B地區發案率;
發生增長率=(統計年度案件發生數-上年度案件發生數)/上年度案件發生數;
變化率=(統計年度指標值-上年度指標值)/上年度指標值;
制度健全性指標依據是否在國家反洗錢法律規章制度體系下建立區域反洗錢制度規程,細化完善法規要求,對執行反洗錢法律規章具有現實指導性,從高到低分三個檔次,依次賦值為1、2、3;
制度可操作性指標反映建立的區域反洗錢制度規程是否對下屬分支機構和金融機構指導工作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從高到低分三個檔次,依次賦值為1、2、3;
修訂及時性指標反映是否結合國家法律規章的變更及時修訂內部制度規程,從高到低分三個檔次,依次賦值為1、2、3;
反洗錢工作年度考核排名指標依據年度金融監管部門分支機構的排名結果,從高到低分三個檔次,依次賦值為1、2、3;
組織架構設置合理性指標反映金融監管部門組織機構設置基本情況是否能保證有效開展反洗錢監管工作,從高到低分三個檔次,依次賦值為1、2、3;
人員配備與被監管機構比例=反洗錢專兼職人員總數②/銀行業、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金融機構總數;
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風險評估均值依據年度金融機構分類監管評估得分賦值。
二、區域洗錢風險評估模型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搜集及指標測算
基礎數據搜集的時間維度為2012年度,空間跨度為烏魯木齊、昌吉、伊犁、阿克蘇、克拉瑪依、喀什、石河子、博州、阿勒泰、塔城、吐魯番、巴州、哈密、和田、克州等地區。基礎統計數據來源于2013年新疆統計年鑒。由于無法獲取各地州七類上游犯罪規模和趨勢的年度數據,并且沒有參照地區,該項指標不納入實證分析中;大額交易報告數量只能通過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查閱,各地區無權限獲取,此項指標也不納入實證分析中。
對主觀賦值的指標依據轄區反洗錢非現場監管和內部監督檢查結果,并綜合考慮各指標計算結果的可得性,對制度健全性、可操作性和修訂及時性方面進行斑賦值。全疆按照反洗錢法律規章規定,制定了《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反洗錢工作合作實施細則(暫行)》、《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反洗錢工作考核辦法》、《新疆反恐融資工作合作備忘錄》、《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處理金融機構報告反洗錢重點可疑交易規程(試行)》、《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反洗錢業務內部監督管理制度(試行)》、《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反洗錢名單庫管理指引(試行)》、《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反洗錢調查操作規程(試行)》、《新疆金融機構反洗錢分類管理工作指引(試行)》、《中國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反洗錢監管回訪制度》、《反洗錢重點線索跟蹤督辦聯系行制度》等細化操作規程,并在全疆貫徹執行,對反洗錢工作開展具有實際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并依據總行對反洗錢工作的調整思路及時對制度進行修訂,但還存在金融機構分類監管指標設置不夠完善、制度設計與業務工作發展不適應等不足之處,據此烏魯木齊地區制度健全性、可操作性、修訂及時性指標依次為均為1、2、1,其他地州市中支相應指標值依次為2、3、2。由于全疆省會中支設置了反洗錢處,14個地、州、市中支都由會計財務科(營業室)負責反洗錢工作,沒有單獨設立反洗錢科,面對反洗錢監管范圍逐步擴大和業務復雜程度加大的反洗錢形勢,組織架構設置還有待逐步完善,據此組織架構設置合理性指標值烏魯木齊為1,14個地州為2。
(二)評價指標預處理
評估體系中各指標值都是異量綱的,數據差異性較大,如果將其直接綜合評估沒有實際意義,有必要對各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綜合考慮指標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采用直線型無量綱化處理方法,假定各指標值不同階段的變化對總體評價水平影響是相同的,具體應用標準化方法計算公式為:
(三)評估指標權重確定
目前指標權重的確定主要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主觀賦權法是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咨詢相關的專家學者得出最終的權重,這種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專家學者的主觀判斷基礎上,并且這些判斷也是專家學者長期理論實踐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客觀賦權法則是建立在對調查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數據本身所能反映的統計性質,無須征詢專家意見。本文采用客觀賦權法中的變異系數法,變異系數能夠突出各指標對總體評價對象的區別程度,也就是說指標變異系數越大,則區分對象的能力越強,相應權重也應越大,如果用vi表示xi的變異系數, i=1,2,…,k,則xi相應的權重為,從而我們得到各指標的權重為表3所示。
(四)評估模型選取
基本的綜合評價方法主要有加權算術平均和加權幾何平均,由于加權幾何平均本身具有均衡綜合的意義,即只有在各指標均衡增長時,綜合值才會增大,不符合洗錢風險存在的實際情況,因此選擇加權算術平均,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三、區域洗錢風險評估模型的評價
(一)新疆區域洗錢風險綜合評估結果分析
1.當前洗錢風險主要受外在風險包括區域經濟金融環境、反洗錢監測分析和洗錢案件查處等指標影響,內在風險方面由于反洗錢法規制度建設主要由國家層面制定,省級機構針對轄區實際制定操作細則,地市級機構主要執行規章制度,相對差異性較小,因此經濟金融發展較快的地區金融服務更加具有多樣性、健全性,洗錢分子傾向利用多種尤其是非面對面的金融服務規避金融監管,區域洗錢風險相對較高;
2.從南北疆區域分布來看,南疆五地州巴州、和田、阿克蘇、喀什、克州的洗錢風險評估值總體排名靠前。雖然五地州的經濟金融環境指標總體不高,但是由于區域特點,反洗錢監測分析和洗錢案件查處指標值較高,影響總體區域洗錢風險指標值。
3.存在區域洗錢風險評估值高,金融行業風險評估值低的情況。作為洗錢風險潛在的主要金融行業,評估其洗錢風險對整體區域風險值大小具有直接影響,而評估結果中如和田地區洗錢風險評估值為60.45,總體排序4第5位,而金融行業風險評估值在所有地區中最低為0.88,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兩方面:一方面金融機構洗錢風險評估體系在指標體系設置、適用性、操作性等方面存在不完善,還無法準確全面評估風險大小;另一方面監管人員操作不規范等因素也會導致執行結果的偏差,影響行業評估結果。
(二)模型存在的不足
1.指標數據的可得性受限制。上游犯罪規模趨勢中的上游犯罪規模和上游犯罪趨勢衡量指標,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情況衡量指標等五級指標,由于無法獲取準確的指標值,沒有納入綜合評估模型中,而缺失的這幾項指標對于評價洗錢風險具有重要的決定作用,因此區域洗錢風險評估值難免存在偏差,影響評估結果。
2.指標權重測算方法有待完善。本文采取客觀賦權法的變異系數法,受指標數字的統計特征影響較大,存在權重的計算結果與指標實際占比情況不符的偏差,應綜合客觀賦權法和主觀賦權法對權重進行修訂完善,以保證各指標權重客觀、全面的反應在總體評估指標值的占比。
(特約編輯:潘文娣)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中國反洗錢專題研究[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3).
[2]章承濤.甘肅省反洗錢地域風險分類監管的實證研究[J]. 甘肅金融,2012(6).
[3]唐旭,師永彥,曹作義.中國洗錢風險評估研究[J].金融發展評論,2011(5).
[4]胡永宏,賀思輝.綜合評價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