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應對上海迪士尼開園后帶來的挑戰,上海歡樂谷近日拋出“2015年全面升級計劃”,包括投資2億元打造“大湖水秀”、建設度假酒店群等,其中最讓人吃驚的就是將把現有的颶風灣主題區全新升級為“加勒比漁港”,而上海迪士尼已經宣布將推出全球迪士尼樂園中第一個以電影《加勒比海盜》為特色的主題園區“寶藏灣”。上海歡樂谷如此升級,打擂臺的意味非常明顯,明年的申城或將出現東西兩大樂園之間的“加勒比搶客戰”,被指同質化競爭提前上演。
同質化競爭搶食蛋糕
據上海歡樂谷工作人員透露,颶風灣主題區新引進的高科技游樂設施叫“極速旋風”,風車可在18米高空進行60度旋轉、側傾、斜拋,讓游客感受極速刺激。此外,整個颶風灣主題區也將以“加勒比漁港”為主題背景全面升級,今年夏天建成開放后,這里將到處是被颶風侵襲過的場景。
“全新的故事主題和文化氛圍會為游客鋪就一條通往加勒比的歡樂大道,每天將會在此上演颶風慶典大巡游。”歡樂谷園方工作人員說。
此前上海迪士尼公布的信息顯示,“加勒比海盜”是上海迪士尼神奇王國主題樂園中第一個被確定的園區主題,該園區被命名為“寶藏灣”,內容將呈現深受觀眾喜愛的系列電影《加勒比海盜》中的故事和角色,主要景點包括一個全新的高科技船載游樂項目“加勒比海盜——沉落寶藏之戰”。上海迪士尼方面稱,這樣的刺激游玩體驗目前在全球迪士尼樂園中尚無先例。
上海歡樂谷的颶風灣主題園區升級改造工程已進入“付諸實施”階段。中國本土的游樂園領頭羊歡樂谷與首次進入中國內地的游樂園大鱷迪士尼爭打“加勒比”牌,開展同質化競爭,讓不少人在吃驚之余感到擔憂。
一位在上海酒店業界工作近十年的香港籍人士透露,香港1977年建成海洋公園,2003年動工造迪士尼,當初海洋公園對迪士尼也是恐懼多于擔心,甚至周邊的深圳、東莞等城市的游樂園也怕殃及池魚,但實際狀況表明,一城兩園同樣可以共榮共生并將蛋糕做大,關鍵是怎么做。
該人士認為,海洋公園和迪士尼雖同屬主題公園范疇,但兩者定位不同。海洋公園主要以青少年為主,驚險刺激為其特色,如大小過山車就有五六座,以此吸引客人。而迪士尼則以少年兒童為主,游客以親子家庭為多,很多項目屬于夢幻型、低刺激、慢休閑,整個園區只有一個太空過山車比較刺激,但與海洋公園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在她看來,香港這兩家主題公園實施的是錯位競爭,抓住自己的特色來營銷,因此實現了穩中有升的利益最大化。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此前也表示,海洋公園是扎根香港超過30年的本土老牌公園,上世紀末因品牌老化連年虧損,在迪士尼進入香港市場之時,卻奇跡般浴火重生。究其原因可以發現,海洋公園在面對迪士尼“中途介入”的高壓時,反而促發了“鲇魚效應”,即在強大競爭者介入時,衰敗企業反而能爆發出驚人潛能。
錯位競爭打好節慶牌
一位上海游客表示,上海歡樂谷開園剛剛五年,設備、項目比迪士尼進港時的海洋公園都要新,游樂設施的刺激性也遠大于即將落滬的迪士尼,門票價格也有優勢(歡樂谷目前的成人票價是200元/人)。在樂園土地非常緊缺的形勢下,應該針對年輕人的游玩心理,引進開發針對這部分人群最有吸引力的設施和項目,完全不必被迪士尼“牽著鼻子走”。
對于外界“歡樂谷也搞加勒比景區是想挑戰迪士尼”的說法,上海歡樂谷副總經理岳峰并不認同。“2014年上海歡樂谷、瑪雅水公園全年接待游客290萬人次,入園人數、經營收入全線飄紅,創開園以來歷史新高。颶風灣主題景區全面升級,大湖水秀、水公園二期、全新香格里拉和度假酒店群項目,都是按照園方《五年發展戰略》陸續展開的。這些今年陸續開工建設的新項目,將不斷豐富上海華僑城及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的產品業態,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整體品質。比如,歡樂谷即將建造的度假酒店就將以童話為主題,與佘山地區現有的國際連鎖品牌酒店形成錯位,通過提高游客在歡樂谷的逗留時間、過夜天數,來把松江佘山旅游業做大。”
上海歡樂谷相關負責人認為,他們也考察過香港海洋公園,發現增加新項目是其應對迪士尼挑戰的主要一招,如幾年前海洋公園沒幾座過山車,現在山上山下皆有,還先后新建或者改建鯊魚館、水上樂園、兒童王國、遛冰場。因此,上海歡樂谷開園五年來也在求新求變,陸續推出了歡樂谷二期、瑪雅海灘水公園,包括今年正在進行的颶風灣升級改造。
上海歡樂谷副總經理岳峰表示,歡樂谷的另一個錯位競爭舉措,就是打好“節慶牌”。今年會重點做足新春滑稽節、踏青節、狂歡節、國際魔術節、萬圣歡樂節、跨年歡樂季等六大主題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