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開先河的“地下圣殿”

傳統酒窖通常是長線型格局的,而拉菲古堡第一次打破了這種傳統。1987年,埃里克男爵盛邀西班牙享有“建筑鬼才”美譽的著名建筑師里卡多·波菲監造為拉菲操刀地下環形酒窖。這位“鬼才”果然不負眾望,建起了一座深入地下、直徑達40米、占地約4000平方米的圓形教堂式建筑,宏偉如羅馬萬神殿,是上梅多克地區第一所酒窖建筑作品。
感化人的神力作用于酒的蛻變
這座的混凝土結構建筑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堪稱革命性的創新之作。它由16根柱子撐起穹頂,14米長的橫梁呈放射狀散開支撐坡頂,使整個建筑宛若開闊的天空,恢宏,壯美,同時散發出富有感染力的靜默、莊嚴的氣氛。身在其中,讓人不禁變得莊重而肅穆,說話也是細聲耳語。
這里幾乎每年都會舉辦古典音樂會,當穿越歷史風塵的旋律在靜謐曠達的酒窖中回響,不知是音樂感化了沉睡中的美酒,還是酒香迷醉了音樂家的情懷。
見證奇跡的地下“藝術家”
整個窖中可容2200個橡木桶。釀酒桶在環形酒窖圣殿里排成三排弧形,里面的蛋清正在緩慢沉積酒中雜質。年底時,沉積到桶底的雜質累積十到十二厘米厚。最后一次潷清作業后,酒質變得純凈完美。
決定拉菲美酒品質的,除了獨特的風土,還有一群“藝術家”。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的酒窖主管是酒莊的藝術人才,在精益求精的采摘、發酵、品評、調配后,最終孕育出代表酒莊形象的佳釀。由埃里克男爵親自選拔的“大管家”伊夫·勒卡尼,不僅管理能力杰出,還真真正正是位出色的大提琴家。他還有個特別的習慣,就是在酒窖里給他品過的每款酒配上一首樂曲。
由于長期生活在陰暗的酒窖中,酒窖工匠常常被稱作“生活在陰影下的人”。從葡萄入窖到最后的葡萄酒裝瓶都離不開他們細致的工作。在葡萄酒長期的陳釀期間,酒窖工匠就是它們的管家。對所有“地下藝術家”來說,他們所釀的美酒給您帶來的愉悅享受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褒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