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閃白條”基于大數據技術與風控技術為電商平臺提供賒購服務,從而讓用戶體驗到“先購物后付款”的消費方式。
電商巨頭京東和阿里分別推出了自己的消費金融業務——“京東白條”和“花唄”,允許用戶先“剁手”下單,后面再慢慢分期付款。另外兩家創業公司——分期樂和趣分期把這個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干脆推出了瞄準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且都獲得了上億美元的融資。與上述兩類消費金融業務有所不同,去年11月底上線的“閃白條”面向的是更廣泛的消費人群和更多類型的電商平臺。
應用場景是什么?
“閃白條”上線之初就拿到了5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目前已經與美麗說、去哪兒、銀泰網、貝備網、天天網、星美匯、萬集客等電商平臺達成合作,積累了近20萬用戶。“閃白條”的官方網站是這么介紹的:采用互聯網大數據方式進行信用征集,閃速信用評估,實時完成授信,提供不同支付場景下的“先消費,后付款”服務。
“閃白條”聯合創始人兼CEO盛陽介紹說,閃白條是一款基于大數據技術與風控技術,針對全網電商平臺尤其是以90后網購用戶為主要消費群體的電商平臺提供的賒購服務,能讓電商平臺用戶體驗到“先購物后付款”的消費方式。簡言之,這是一家電商白條解決方案提供商。
風控問題如何解決?
盛陽說,在實際的操作中,與電商平臺進行服務對接后,“閃白條”通過綜合互聯網海量數據與電商數據信息的采集、挖掘,以及對100多個風控模型全方位地進行用戶畫像與風險評估,為電商平臺用戶做用戶畫像與風險評估,從而給予授信和信用消費額度。隨后消費者可自由在該平臺上享受零擔保、零首付、最高2萬額度、最長50天免息期、自由分期、靈活還款的閃白條服務。
也就是說,實際的借貸是一種發生在用戶和“閃白條”之間的債權交易。當消費者在與“閃白條”合作的電商平臺上激活并使用“閃白條”進行消費后,“閃白條”付款給商家,消費者還款給“閃白條”,從而極大程度地降低了電商資本風險。“閃白條”的全網一站式服務不僅為電商用戶提供了多樣便捷的支付體驗,還降低了電商平臺的支付流失率與新用戶運營成本。用戶在支付時,只需要在電商網站填寫基本信息,30秒內即可獲得授信額度并直接付款。至于相關電商數據的安全問題,“閃白條”對所使用的電商數據都是做過脫敏處理的,且還自建了數據庫防護體系,從而可為電商和用戶數據提供雙保障。
凡是與金融有關的,最大的問題莫過于風控。而這也是“閃白條”團隊的優勢所在。盛陽曾任高陽通聯副總裁和中國移動手機支付CTO,有5年的移動支付經驗和8年的銀行核心系統開發經驗。聯合創始人兼CTO陳棟是北京大學的數學學士和美國加州大學的統計學博士,曾任美國運通銀行高級經理,有4年的支付產品管理和信用數據建模經驗。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兼CMO郭芳則有10年金融產品的產品設計、市場拓展和運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