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冬天,村莊便閑下來。風跑進跑出,一刻不停地收集溫暖。這個時候,感覺到最寒冷的,不是牲畜,也不是人,而是風。沒有村莊,風也許會被凍死的。不過不要以為村莊就很了不起,如果風不來取走溫暖,村莊便遭遇不了冬天。村莊需要休息,而風正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村莊里的樹休息了。樹藏起耀眼的花朵和多情的葉子,從一年的忙碌中抽回身子。人也休息了。人盡量躲在一個角落里,避免讓風發現。人變得有點清心寡欲,而且很大方,第一次把廣闊的世界歸還給草木、山川、流水……土地也該休息了。
要說忙土地最忙,要比累土地更累,可是很少有人心疼土地。人天天走過田野,心疼的是地里的莊稼。哪株莊稼長高了,哪棵莊稼生病了,人一清二楚。但哪塊田老了,哪片地傷了,人根本不去過問。只有風心疼土地。風理解土地的苦,到了冬天,風就看管好土地上的麥苗,不允許它瘋長。監督地里的蛇蟲,安排它去冬眠。在冬季的天空下,土地舒展著自己。一塊田挨著一塊田,田依偎著好像在取暖。等到稍微有些暖意,風壞壞的,偷偷溜過來,又把那點溫暖搶走了。田挨得更緊了。
每一年,風都如期出現在村莊。但風顯然忽視了人的善變。
從前,人衣衫襤褸,不得不聽風的話。現在,人錦帽貂裘,可以不怕風了。眨眼之間,人又把廣闊的世界從萬物手里奪過來。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人的帶領下,花不想在冬天凋謝,草木也不肯在冬天枯萎。風不敢肯定還有誰會聽自己的話。如今,人們只在盼雪的時候才會想起風,想起冬天。有時雪真的下在村莊或者另一個叫城市的村莊里,人便興奮地哇哇怪叫,以為發現了天地之間的大美??墒茄┮煌?,人就把風扔了,把冬天扔了。今天的村莊,正在習慣沒有冬天的日子。不知道累壞了的土地,還有沒有力氣留在明天的村莊?
自然也會有人想起那些老舊的時光。那時候,土地懶懶的,啥也不干。水也不去流浪,大大方方地躺在土地的懷里,清清亮亮的,似一面鏡子。這種田,名叫冬水田。人走到田邊,可以照一照自己的美丑。白云飄過,也能映出自己的厚薄。風吹過來,田和水有些動蕩。風安慰說:不要緊,放心休息好了。
這話聽起來心酸,像是一句絕唱。
(選自《文苑·經典美文》2010年第9期,有刪改)
心湖漣漪
春種秋收,大地為勤勞的人們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一切;秋去冬來,目的是為了讓勞累一年的土地多休息一會兒,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之道。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站在了生態的對立面,這種違背自然之道的現象引人深思。作者創造性地選擇了“風”這個載體,以輕松的擬人化口吻來敘述,讓讀者的思緒與風一起掠過疲憊的土地,共同關注土地的命運。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是否也聽到了風兒的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