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麥,一種新的趨勢正在出現:越來越多女性成為“新式單身媽媽”——主動選擇使用捐贈的精子生育后代,而不是徒勞地尋找或等待所謂的“真命天子”。每10個“捐贈寶寶”中就有1個是“新單媽”所生,而這些女性的選擇得到了充分的社會肯定和支持。
“‘每個人都有爸爸,’我兒子的朋友有一天這么跟他說。‘不,我就沒有。’我兒子回答。”45歲的安娜·帕特麗夏·萊斯多芙說。她是哥本哈根一位律師。“他現在7歲,但從兩歲起就知道自己是個‘捐贈寶寶’,我們的‘家庭’只有我和他。做單身母親可能更費力,但也更特別。我對自己的選擇很滿意。”
萊斯多芙是丹麥“選擇性單身媽媽”之一。如今這個群體——又稱“單媽”(solomor)——在丹麥正不斷壯大,每10個經由捐精而出生的寶寶之中,就有1位媽媽是單身女性。“自2007年單身女性可以接受免費生育治療以來,這個趨勢日益明顯。”卡林·厄柏說。他是歐登塞(丹麥港市)大學醫院生育中心實驗室主任。去年研究人員首次搜集了在公私診所接受生育輔助治療的單身女性的個人信息。“丹麥的生育輔助出生率為全球最高,其中這些新型單身媽媽占了相當比例。”厄柏說,“基本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位新型單身媽媽,或者正考慮成為新型單媽。”
自主行動
精子銀行也注意到了異性戀單身女性的這一需求。“我們的客戶約有50%是單身,”世界最大精子銀行國際冰凍公司(Cryos International)負責人奧勒·楚說,“其中受過教育的大齡女性更是激增,85%在31歲到45歲之間,一半有碩士以上學位。她們越來越傾向‘自己’生孩子。預計到2020年,70%的客戶會是單身者。”
成為“單媽”本來不在多數女性的規劃之中。哥本哈根大學醫院在丹麥9個公立生育中心進行了調查,參與調查的女性90%想與男性伴侶一起生孩子。“大部分人說做單媽是備選方案。”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系副教授洛恩·施密特說。“她們中有三分之二曾經戀愛,想生孩子,但是伴侶沒有相應計劃。”在丹麥,因生育問題尋求幫助的伴侶平均年齡為33歲,尋求生育幫助的單身女性平均年齡為36歲。“換句話說,女性等不及了,當眼前沒有理想的男性,她們就自主采取行動。”施密特說。
多元與“晚熟”
41歲的布爾是哥本哈根一名教師,有兩個孩子,一個4歲,一個9個月,都是通過人工授精生的。她的經歷與弗約德相仿。“對這種做法,我爸爸一開始覺得很滑稽。他是老一代,作為一名男性,可能有種多余感。但兩個兒子和我建立了很好的家庭。這沒什么不好意思的,丹麥的家庭形式和規模非常多元化。”

事實上,這樣說還有點保守。研究者最近為丹麥的家庭形式分了類,發現有37種——從單媽、女同到各種各樣的“混搭家庭”。丹麥以“宜家宜室”著稱,生了孩子可以享受52周帶薪假期,政府福利可以支付四分之三的育兒開支,使得媽媽們回歸職場的比例達到85%。“在丹麥做單媽更容易,因為社會接受和支持你,我們對多數事物都持開明態度。”厄柏說。
但是,在丹麥的單媽數字背后,隱藏的不僅僅是北歐式的自由主義。研究者認為,丹麥人也“晚熟”。“社會現在普遍認為20多歲仍是少男少女,很多丹麥人一直讀書到30歲。”厄柏說。“然后你得在事業上投入幾年,不知不覺就35了。多年來,政府都是這么對年輕人宣傳的:專心學業,立業之后才能成家。但對許多女性來說,立完業再成家就太晚了。”
育兒質量高
克里斯騰森、萊斯多芙、弗約德和布爾都曾耗時多年衡量做“單媽”的利弊,以及可能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我曾經有些擔心,”弗約德說,“但是事實上,研究表明有主動選擇權的單身女性所養育的孩子在測試中表現比其他孩子略好,比被迫離婚成為單身女性的孩子確實好。”
蘇珊·戈洛博克教授在劍橋大學家庭研究中心工作,著有《摩登家庭:新家庭形式中的父母和孩子》一書。她認為:“傳統認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表現不太好,是因為調查對象是那些離婚或者意外懷孕的單身母親。這類女性收入往往大幅減少,這會給孩子帶來問題,也讓媽媽壓力巨大。因為家庭破裂或經濟壓力,‘別無選擇’的單身媽媽更容易有精神健康問題,而且經常與之前的伴侶產生沖突,這些對孩子都有影響。但是主動選擇成為單身媽媽的人可以避免這些問題。”
丹麥“新單媽”在經濟上有安全感,此外還能享受到強大的社會支持網絡。她們會定期聚會,分享經驗和育兒難題。哥本哈根大學公共健康教授洛恩·施密特表示:“這些女性做得很出色,但是對社會而言這種情形不是長久之計。丹麥的出生率只有1.9,理想狀態是2.1,所以我們需要教育男性,讓他們知道,如果想要孩子,就得趁伴侶有時間的時候生。”

丹麥教育部長和健康部長發起了一個項目,對高中學生實施生育教育。“這是一個重大變化:性教育從‘避免懷孕’轉到了不育問題上。”施密特說。“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建議人們在上學時就開始組建家庭,鼓勵大學變得更加有彈性,允許學生‘兼職上學’,或是可以休產假。”如果女性既要纏著小孩子,又要讀學位,要在職場拼博,豈不是處于不利境地?“如果男性和女性意識到他們必須協同參與,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她說。“丹麥的‘母親就業率’全球最高。我們有托兒所,有福利,早一點生孩子不會影響到女性的事業發展。”
丹麥現有的“新單媽”似乎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但多數人沒有放棄擺脫單身的希望。萊斯多芙現有約會對象,弗約德則說:“如果有戀愛談,我不排斥,也愿意給女兒一個爸爸。對我來說,一位爸爸比一堆精子有意義多了。我只是還沒有遇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