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區里尋美食
俗話說:“高手在民間,美食在市井”,我就帶你逛逛隱匿于青島老城街頭巷尾的美食。
逛完棧橋,到豐谷酒樓,敞開肚皮嘗嘗青島人的老手藝。海捕大蝦炒白菜,店開了20年,這道菜也整整20歲了,之所以“長盛不衰”這要歸功于選料以及始終如一的品質,白菜只取嫩葉,選取的渤海大蝦一定要有豐富的蝦腦,且每一只都細細開背挑出蝦線,入鍋急火爆炒,新鮮白菜的清香吸收了大蝦的鮮味,入口留香,蝦新鮮、肉質密、味微甜。還有大海螺不可錯過,在豐谷一定要嘗嘗大頭菜爆螺片,野生海螺切片爆炒更加入味,螺肉口感鮮嫩,回味無窮。
逛中山路,說什么也不能錯過王姐燒烤,這家店也不過三米寬的小門臉,但經常是同時三四條長隊排著,人們耐心地等正是因為味兒正料足,能在攤前吃上幾串烤里脊和大魷魚,足以趕走旅行途中的疲乏。
逛劈柴院,吃一份熱氣騰騰剛出爐的高家鍋貼是很多老青島人記憶中不可替代的美好。老高家的手藝,鍋貼個個皮薄餡大,因為是純手工搟的面皮,所以不像機器加工的鍋貼皮那么大,出鍋的鍋貼個個修長秀氣,吃起來面皮特別筋道。因為是現點現包,現上鍋做,所以出鍋時都香味撲鼻。店里主打的是海鮮餡鍋貼,海鮮類都是當天清早老板從海貨市場運來的,確保新鮮。蝦仁鍋貼,餡兒里有大個兒的完整蝦仁,加上薄脆的皮兒,一口咬下去,那叫一個鮮美。黃花魚鍋貼,餡里配著鮮肉和韭菜,魚腥味被中和完全嘗不出,只剩下鮮香。
中山路旁遇咖啡
除了這些接地氣兒的青島老味道,老城還有不少有情調的獨立咖啡館。在中山路附近,我會到常去的幾個館子里喝喝咖啡,放松心情。
咖啡公園的老板小侗是前年青島地區咖啡師比賽的冠軍,店里出品的經典拿鐵口感順滑,風味純正,煎腸和培根雙拼披薩的芝士用料足,餅皮脆,很值得一試。如果你不愛喝咖啡也沒關系,店里有很多精心研發的飲品可供你選,水果茶就是不錯的選擇,鮮果調制,清新健康,果香與茶香完美結合,完全沒有人工香精的甜膩感。
波瀾咖啡的老板老徐對咖啡的嚴謹態度令人敬佩,咖啡價格雖平民,但品質卻是一級棒。很難想象店里的這些美味都出自于一個長著絡腮胡子的西北漢子之手。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吃到老板自制的冰激凌,我獨愛香草口味,口感綿密,細碎的香草豆莢和牛奶的香味讓人一入口就停不下來。為了解饞,每次喝完咖啡我都不忘帶上一包老徐自己烘焙的咖啡豆回家。
蝸牛咖啡已經開了十四年,記得四五年前我剛接觸咖啡的時候就經常泡在那里。從火車站步行十分鐘到店里,在窗邊的位置坐下來,翻著書喝著咖啡,何嘗不是消除旅途疲勞的好方法。愛甜食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老板娘的自制榴蓮冰激凌和慕斯蛋糕,聽說,精致美味的甜品和醇香的咖啡更配哦。
吃貨節上嘗遍鮮
近年來,“吃貨”一詞大行其道。其實,吃貨是美食愛好者對自己的戲稱。吃貨,豈能滿足于簡單地吃飽,必須要吃好,吃得有趣,還能說出個子丑寅卯來。吃貨們就是生活的美食家,熱愛食物,精益求精,卻樂于分享。
深秋時節來青島,作為資深吃貨,絕不能錯過的就是吃貨節,一想到不用出遠門就可以嘗遍各地美食,這般隨心所欲一年只有一回。這不,前段時間,我就去了青島吃貨節,雖然兩屆時間都選在貼“膘”的時節,但也擋不住吃貨對美食的熱情。
青島吃貨節是全國首個以“吃貨”作為主題的大型線下活動,足足四天的時間讓前來探尋美食的人們大開眼界,大快朵頤。
在青島吃貨節上,100多種小吃扎推亮相。說起街頭小吃,除了大家常見的烤肉、臭豆腐、鐵板魷魚、酸辣粉、麻辣小龍蝦,還有新潮的蝦扯蛋、一口腸、印度飛餅,還有鯊魚串、鱷魚串、帝王蟹腿等不常見的食材制作的小吃。此外,青島本地的海鮮,慶豐包子,英式魚薯條等也是人氣爆棚。除了剛剛推薦的幾樣,俄羅斯大列巴、馬來風情沙嗲、印度咖喱飯、韓國炒年糕等國外特色美食及北京、上海、云南、香港、臺灣等國內區域美食薈萃。
今年的吃貨節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將青島的精品互聯網私房美食大廚一次性聚攏到現場,揭開他們神秘的面紗。讓大家品嘗到網紅私家廚房的味道,從現場制作到品嘗,讓吃貨們真正與朋友圈的秘制私房菜和甜蜜烘焙點心來一次親密接觸。

到吃貨節檢驗一下你是真的“辣妹”么。我平時就是“嗜辣如命”的人,怎能錯過吃貨節上的吃辣大賽。比賽規則很簡單,10人為一組,每人一盤“辣貨”,里面裝著辣鴨脖、辣翅尖、朝天椒等,最短時間內吃光的選手獲勝。我還沒等上臺比賽,就被一位姑娘的實力秒殺,她兩分鐘吃掉了40塊鴨脖和10個朝天椒,這讓臺上臺下的人們心服口服。為了讓“辣妹”的稱號實至名歸,在吃辣大賽上,我鼓起勇氣嘗了一丁點印度魔鬼椒,開始沒感覺到什么辣度,三四秒后辣味越來越強烈,刷新了我對“辣”的認知,瞬間被“辣”的魅力所征服。
來青島,美景美食兩不負。各類美食挑動你的味蕾,濃郁的青島味道會留在你的唇齒間,甚至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