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叫你起床”App的正式上線時間是2014年5月4日,這是一個無意中的巧合:定位于15至25歲青年群體的“工具+社交”應用,在五四青年節上線了。
“女神叫你起床”的創始人劉俊此前曾是支付寶無線技術部負責人,之后創辦導購返利網站“淘粉吧”。現在,他帶著“淘粉吧”的一部分團隊,試水社交領域,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歷程。
創業的原因?
劉俊做“女神叫你起床”緣起于自己在看新聞時看到有的高校成立了起床協會,男女生配對互相叫對方起床。他當時就感覺這個場景很有吸引力。還在讀中學的時候,劉俊就和同學們玩過類似的起床活動,跑到同學家里去喊對方起床,很有意思。大家都是起床困難戶,于是,就誕生了“女神叫你起床”App。
作為一款基于鬧鐘叫醒場景的音視頻社交應用,“女神叫你起床”目前擁有300多萬用戶,次日留存率在40%?45%左右,日活達到10多萬人,累計叫醒2000多萬人次。

具體功能方面,“女神叫你起床”設置了“起床鈴音配對”“起床鈴音1+N模式”,以及“定制專屬鈴音”等服務。“起床鈴音配對”是指用戶可以自己發音視頻鈴音作為自己的鈴音庫,也可以向其他用戶發送起床叫醒鈴音,叫TA起床;“起床鈴音1+N模式”是指用戶設定的鬧鐘響起后,還可以陸續收到兩條來自附近用戶的起床叫醒鈴音,這樣的玩法可以增加起床配對的成功率;“定制專屬鈴音”屬于定向服務,用戶可以向指定用戶索取音視頻鈴音的定制,得到屬于自己的專屬鈴音。
顯然,這是一個“工具+社交”的應用。劉俊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也是關于此:如何平衡“女神叫你起床”的工具屬性和社交屬性?他說,工具和社交是相輔相成的,工具為社交提供相識相處的場景,并提高用戶使用頻次,社交反過來會提高工具的使用黏性和用戶遷移成本。簡言之,工具是基礎,社交是核心。
“工具是人和機器的互動,社交是人和人的互動。對‘女神叫你起床’而言,工具本身就是社交,這也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工具產品轉社交的地方。比如墨跡天氣,有很多用戶,但很難工具轉社交,因為它的工具場景和社交場景是兩個場景,而我們的工具場景和社交場景是一個場景。”
劉俊認為,社交雖然是剛需,但用戶使用密度不均勻,一段時間使用很密集,一段時間又會基本不用,起伏大,很難穩定且持續。因此,成熟的社交產品需要建立在某個工具場景之上,比如QQ和微信是基于通訊場景,而微博是基于新聞場景,“女神叫你起床”則是基于叫醒場景。
劉俊反復提到的觀點是,工具就是社交。他說,真正的社交是年輕人的社交,“女神叫你起床”今年的發展目標是突破100萬活躍用戶,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社交品牌。
新的發展計劃?
談及盈利模式,劉俊說,社交雖然是最難做的,但大家卻對社交特別感興趣,因此他們最開始就想好了三個盈利模式:訂制鈴聲收費、實物送禮,以及廣告和游戲。在實物送禮方面,劉俊說,用戶可以在“女神叫你起床”的平臺上購買實物而不是虛擬道具送給對方。同時,為了保護用戶隱私,用戶和用戶之間并不知道彼此的具體地址,只能通過平臺寄送禮物。
另外,提前透露一點,“女神叫你起床”正在醞釀把名字改成“醒醒”。劉俊說,“女神叫你起床”早期只有10%的女生用戶,現在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0%,這些活躍的女神提出了“抗議”:為什么不是“男神叫你起床”?——其實,用戶現在定鬧鐘選擇鈴聲時,不僅可以選擇女神,也可以選擇男神了。而且,“女神叫你起床”這個名字更偏工具屬性,而“醒醒”這個名字則更偏社交屬性。說到這里,劉俊又強調了一遍他的觀點:工具是基礎,社交是核心。
“女神叫你起床”曾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目前正開始啟動A輪融資,以加快產品的迭代速度和規模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