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2月31日,創業邦旗下品牌“創新中國”走進武漢,與光谷生物城一同舉辦了“光谷生物城6周年投資年會暨2015創新中國走進武漢”活動。本次活動以“互聯網改變健康行業——移動互聯網時代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機遇”為主題,由11家醫療健康類初創公司進行精彩路演比拼,5位資深投資人以評委身份同創業公司共同熱議醫療健康這一年度話題。
路演前,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閆忠寧致辭并分享了光谷生物城6年來的成績:生物健康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目前光谷生物城已有315個高新創業團隊入駐,是經過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評定的中國生物醫藥園區。在全國108個生物醫藥園區中,光谷生物城綜合能力排名第二。光谷生物城不斷強化政策支持,創新投融資機制,優化園區金融環境,營造園區投融資氛圍,創新金融服務形式,創造了獨具一格的“光谷生物城投融資模式”。下一步,光谷生物城將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加大對青年創業者和學者型科學家的支持力度,幫助他們在光谷生物城生根發芽、創業發展,讓“創新、創業”的種子在光谷生物城里長成累累碩果!
隨后,創業邦CEO兼發行人南立新發表主題演講——“移動互聯網改變醫療健康行業”,并指出,互聯網醫療顛覆了醫療服務的提供模式和接受模式,但并沒有顛覆醫療行業本身的價值?;ヂ摼W醫療提供了傳統醫療需要卻無法獲取更多的動態體征數據,深度學習和數據挖掘技術有望提供傳統醫療無法從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深刻結論?;ヂ摼W還促進了醫療商業模式的改變,在這個領域要做好,一定是重度垂直的,最好是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服務才能獲得最大的商業價值。這個行業未來還有很多機會,如果是一個純粹的傳統醫藥公司,可能需要思考如何更多利用互聯網的環節去做銷售和市場。
有“最牛醫生家屬”之稱的健康微能量創始人鐘宏,也針對“移動醫療風口在哪里”的話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移動醫療要跟著市場節奏走。目前整個醫療行業是以醫院為中心,未來將向以醫生為中心、以患者為中心、以健康為中心、以數據為中心發展。如果現在做的與醫院相關,無論是藥品還是設備,移動化都會有非常大的機會。而2015年將是“得醫生者得天下”。醫生群體相對保守,如何讓醫生加入到移動醫療里是當前的瓶頸。伴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中國式家庭醫生服務體系會是一個創業方向。未來,以健康為中心也是非常大的市場,但許多健康管理設備價值閉環尚未形成,如何更加接地氣得讓大家在移動醫療當中受益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活動中,11家優秀的醫療健康類創業公司進行了路演,項目包括醫學影像信息化、醫療云服務、虛擬臨床診療云平臺、寶寶體溫監護硬件、聽力健康管理平臺、病毒疾病工程技術、男性醫療器械產品、智能免疫熒光定量分析儀,覆蓋了健康管理、醫療云服務、智能硬件和醫藥領域。
而九洲創投副總裁、常創天使基金副總經理黃淼,海達投資執行總經理劉杰,弘暉資本高級投資經理邢凱作為評委在隨后的討論環節中指出,做移動醫療,不是為了移動而移動,而是要給用戶提供好的體驗。移動醫療公司是平臺型公司,壁壘很高,能否把用戶量做上來是關鍵。移動端的重點是去中心化,重度垂直,找到不同的入口,并更快地把它傳播出去。而在醫療健康領域創業,團隊要把握自己最本分的東西,不僅要抓住需求,還要有高的競爭壁壘,別讓競爭對手在一年之內模仿出來。
最后,經過激烈PK和評比,西安盈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醫學影像信息化項目成為“光谷生物城6周年投資年會暨2015創新中國走進武漢”活動路演項目第一名,上海云尚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為病理科和影像??漆t生提供遠程醫療會診的云服務平臺、湖北維達健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基于基因檢測提供的健康管理方案分獲第二名和第三名。
iMAGES:一款可實時傳遞生命影像的應用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一名醫生在開車途中接到醫院的緊急電話,稱一名肝臟病人出現了緊急狀況。他把車停到路邊,拿起手機或平板,遠程打開這名病人的肝臟圖像,就能實時了解到病人的肝臟血管達到什么程度,并給出解決方案。
西安盈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做的正是這樣的應用:讓醫學影像移動起來,醫生利用手機、平板電腦隨時可以看到具備同醫院百萬級工作量設備條件下同樣圖像質量的影像數據,同時,操作也更加便捷,非常復雜的圖像用單指、雙指、點擊就可輕松實現。
iMAGES可應用于醫生制定診斷治療方案、仿真、模擬、術中幫助到術后評估等各個環節。除了“看影像”,這款應用還有一個“手術模式”,可以把病人影像按照1∶1的方式以二維或三維的角度展現在平板上,讓醫生在手術前完全通過移動端實現操作模擬。
云尚醫療:遠程醫療咨詢的云服務平臺
讓二、三線城市的病人通過互聯網連接到有豐富醫療資源的一線城市的醫生,實現遠程醫療咨詢服務——這是上海云尚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云尚醫療”)想要打造的云服務平臺。
不同于其他遠程醫療模式,云尚醫療從醫院的影像科和病理科兩個科室切入,提供付費式服務。“這兩個科室的特點在于其醫生都是臨床的輔助科室醫生,他們都是看圖說話。病科醫生更多看切片,影像科醫生更多看X光片、核磁共振和CT,醫生可以根據相關圖片信息給出相對準確的判斷?!痹粕嗅t療創始人張宇清介紹說。
華夏之芯:用于健康管理的基因芯片
這是一款通過基因檢測實現個性化用藥、新生兒遺傳病和疾病風險預測、新生兒保健及培優的全基因組檢測芯片。通過該芯片,可以更好地利用遺傳資源,進行健康管理。其核心競爭力在于軟件數據庫,可實現在數據產生后五分半鐘時間內將基因組報告打印出來。
而在商業模式上,湖北維達健基因技術有限公司不僅希望通過醫療渠道將該芯片推入醫院,還希望打造一款約會基因的軟件,將基因檢測技術應用于更廣闊的范圍中。"(金子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