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覺得投資是基金經理等少數人才能玩的東西,Motif的模式讓我看到它使得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投資能力變現。”“一起牛”的創始人楊綱說。受到這個啟發,離開公募基金準備創業的楊綱跳出了此前第三方銷售的框架思路,做了“一起牛”。
從Motif中獲得靈感的國內創業者不只楊綱一位,許多投資產品都加入了社交化的元素,社交投資、跟投、組合投資的概念也在投資者中大為盛行。
在Motif上,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投資組合,可以看到好友們的投資組合,也可以就其他用戶提供的各種投資組合進行討論,投資牛人還可以在Motif上販賣自己的投資組合。雖然才上線一年,但是Motif的發展十分迅猛。它在美國CNBC評選的“50家年度最具破壞力企業”中排名第四位,超過了許多知名創業企業。相對于傳統證券經紀,Motif最具顛覆性的地方在于借助互聯網建立起的基金體系,去分享投資信息、知識和技能,讓群體去做決策,去“優勝劣汰”掉不適用的投資方式。反過來,這種專業和非專業之間信息壁壘的打通,也形成了對傳統證券服務以及公司經營的監督。
投資市場復雜多變,社交就像一個催化劑,二者的化學反應下投資似乎變得更便利了,但也伴生了一些新的陷阱;投資者和服務平臺之間也產生了微妙互動。在這些新興的投資理財產品的天秤兩端,資產端和投資者的角色也正在發生變化,互聯網時代的財富管理還在演進當中。
社交投資能多大程度解決“買什么”的問題?
楊綱:對于部分有投資能力、能夠構建投資組合的投資者,Motif是一種很好的全新的投資方式,但我并不認為Motif和組合投資能夠取代公募基金。并且,社交投資只是投資里一個很小的分支,不要過于神化它。它不可能改變金融風險控制屬性,只是能夠讓投資信息傳播得更有效率,并不能讓全市場和所有人賺到更多的錢。所以,它也只是新型投資方式中的小眾市場。
胡純亮:社交化信息是可以的,但是說社交化投資就有失偏頗了。社交化是一個殼,里面裝的還是投資的內核,只是互聯網化了而已。
黃興紅:社交化只是手段,對投資研究得越深,平臺才會越有價值,而不是對人研究得越細越深越有價值。在投資里,社交只是為投資服務,更重要的是借助社交做智慧化投資。
李華:我們本質上還是在做一個投資的事情。相對于行情、交易,社交、聊天都是屬于錦上添花的部分。怎樣把社交投資做得更好,這不止是針對用戶,還有怎樣符合監管要求的問題。
那么,社交投資模式可能存在的坑是什么?
楊綱:盲目跟隨大V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首先,按照證監會規定,只有持牌投資顧問、分析師才可以開展投資咨詢業務。另外買股票最好還是要有所考察和了解。因此“一起牛”采用私密社交圈的方式,就是因為朋友之間更容易建立信任,故意欺騙的風險會下降,彼此也更愿意分享。另外我們鼓勵做組合投資,因為投資組合能夠分散個股風險。
胡純亮:首先,要考察策略提供者不僅要有實盤操作的能力,而且要有持續的能力;另外,平臺要監控策略提供者是否有惡意操縱股價或者轉嫁風險給跟隨者的行為。在操作上,下單需要的時間,操作之后反饋所需時間長短,都會對投資收益有影響;在產品設計角度,產品要適應互聯網的方式,避免大規模并發的風險。
黃興紅:第一,不管是價值投資市場還是投機市場,首要的是投資者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規則,每一種風格都有它的一套方法或策略,可能是價值投資,可能是追漲殺跌,可能是高頻交易;第二,不要頻繁操作。另外,會存在比如券商的投資顧問轉嫁自身持倉風險給跟隨者的風險,這首先需要證券公司自己來控制這種風險,而對社交投資平臺來說,把這些產品都公開,需要通過平臺數據檢測和投資者的評價把這些內容或人淘汰掉。
唐震巍:模擬炒股也好,社交炒股也好,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一個市場上一定是100個人當中10%的人是賺錢的,20%的人有賺有虧,還有70%的人可能是虧錢的。平臺要解決的是那20%跟10%的人的問題,盡量能夠幫他們控制風險。但并非所有的風險都是可控的。而且投資中最大的坑其實是投資者一心想賺大錢。
在產品設計上,為什么多數理財平臺只有做多沒有做空?
楊綱:做空機制有兩個門檻,第一是對投資人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第二是對資金量的要求。普通投資人很難運用這種工具,運用不好的話,容易殺敵不成反自傷。
黃興紅:我們會提供賣空的工具,因為有了空的思維,實際上才是對價值有了真正理性的判斷。很多平臺沒有賣空機制,主要原因是它的復雜度。賣空的工具很多,而且操作中在什么時候能賣,憑什么去賣,需要考慮的風險也非常多,因此對賣空的風險評估是無止境的。
唐震巍:可做空的產品價格具有波動性,風險太高。做空機制主要是機構在使用,一般散戶很少用。做空的存在是盡量讓用戶能保持正收益,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這一點。在A股、美股、港股市場我們都有接口,在全球市場內,用戶也可以去平衡風險和收益。海外市場怎么玩,相關的數據我們都有。
回到社交投資上,假如社交投資的效應被放大,投資機會還會是機會嗎?
楊綱:我們基于私密社交圈做分享,為的就是將信息解讀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
黃興紅:世界上所有高頻交易的公司都不會把自己的策略透露出來,因為高頻交易受群級效應影響非常大。那唯一可以分享出來的是對公司本身的價值判斷,因為它不會受投資者行為的影響。
股市波動大,你們的平臺如何適應牛熊轉換?
楊綱:牛市和熊市相互是此消彼長,因此我們平臺上不只有股票產品,以后還會增加固定收益產品。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更加開放以后,投資者可以購買全球所有產品,可以構建跨市場的組合,在不同市場周期中都有對應的投資組合標的。
胡純亮:我們一直把自己定義成一個3.0的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而不是股票投資平臺。借助牛市的勢頭,盡可能多地獲取用戶;在熊市,用各種各樣好的產品把用戶留住。
黃興紅:始終以股票產品為主,因為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股市一定是選擇最多的市場。而且,對單個股票而言,有很多真正牛的股票其實是穿越牛熊市的。我們未來可能考慮增加基金,因為基金行情其實也是隨股市走的。只是對平臺來說,在不同的市場行情里,運營的側重點不一樣。在牛市,平臺更多是提供開戶、引流服務,以及買漲的工具;在熊市,平臺需要提供更多投資組合和對標的的判斷,以及更多賣跌的工具。因此,平臺只需要把工具做得更精致更好用,牛市熊市對我們并沒有很大的影響。
唐震巍:根據行情的變化,運營方向也會變化。比如在熊市,在論壇討論等的運營力度要加強。在產品提供上,國際版除了股票,還提供美元等產品。但在國內版本里,現在只做股票。今后可能會增加少量的理財品類,但必須是能夠同時做虛擬和實盤的品類。
從社交投資起步,未來會變成什么樣?
楊綱:長期來看往財富管理方面延伸。我們已經走出了第一步,首先是股票市場,未來會加入其他的投資品種。
胡純亮:最后會是基于互聯網的資源管理公司,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思路。
黃興紅:通過為投資者提供的增值服務去獲得收益,做成一個真正智慧的投資平臺,用戶不一定要追收益率最高的理財產品,而是選擇與投資者自身實力和預期匹配的產品。
李華:不僅是一個提供工具的技術公司,目標是重塑香港網絡證券經紀服務。希望能夠提供永久的免傭,往后提供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務。
唐震巍:未來我們的盈利將來自三塊:跟金融機構合作,相當于他們獲取用戶的廣告平臺;第二種模式是跟大V分成;第三是在實盤交易中與合作券商分成傭金。
編輯元素:
楊綱
“一起牛”創始人
基于私密社交圈,可以做組合投資和跟投的移動社交平臺
黃興紅
“東方價值線”創始人
以股票為主的投資工具APP,提供股票的大數據統計分析和策略工具,并設有跟投機制;用戶可以選擇模擬炒股,也可以直接實盤交易
李華
“富途牛牛”創始人
具有香港券商牌照,是跨越港股、美股和A股的一站式金融交易平臺,融合行情和交易于一體,同時具有社交、聊天的功能
唐震巍
TradeHero中國區總裁
最先是一個虛擬炒股平臺,即將接入實盤操作;提供了全球主流股票交易所的實時數據,涵蓋全球30多家股票交易所的近萬只股票,還搭建了一套社交系統,用戶可以在這里學習炒股達人的經驗
胡純亮
“米投網”創始人
對接證券基金投資策略提供方和證券基金投資者,集投資策略展示、銷售、交易為一體;投資者通過米投的網頁端或手機端控制交易賬戶,選擇適合的投資策略,進行自動或手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