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理念的發(fā)展,心理咨詢技術開始應用于班主任談話中,是班主任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班主任亟待學習的基本功。
關鍵詞:心理咨詢技術 班主任談話 應用
心理咨詢技術包括傾聽技術、具體化技術、通情達理技術等,在班主任談話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本文以上述三種技術為切入點來論述心理咨詢技術在班主任談話中的應用,希望對相關課題的研究有所幫助。
一、傾聽技術在班主任談話中的應用
別人說話時,認真傾聽不僅是禮貌的需要,也是確保溝通良性發(fā)展的前提。在班主任談話中,傾聽是一項心理咨詢技術。首先,班主任應無條件接納和尊重學生所發(fā)出的信息,向?qū)W生傳遞“教師愿意聽你的訴說并且絕對尊重你”的態(tài)度,讓學生在一個相對寬松的氛圍中說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生活中的煩惱。其次,在學生訴說中班主任要適當參與,參與的方式有語言、眼神和肢體,以引導和鼓勵為主,使談話不斷深入。切記不可出現(xiàn)任何激動、厭惡、奇怪、氣憤等神態(tài),避免打消學生傾訴的意向。最后,要準確把握表述方式,從表述方式中洞悉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人生觀。
例1:學生說到自己考試不理想時,可能有以下四種表述方式:1.考的不好。2.我考的不好。3.教師批改卷子有問題。4.運氣不好,沒考好。第一句是對客觀事件的描述,態(tài)度冷漠,學生可能不在乎考試成績,或者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能考好;第二句自責情緒嚴重,把考的不好的原因歸結(jié)于自身,比較在乎學習成績,或者自卑。第三句把原因歸結(jié)于他人,忽視自身的主要因素,喜歡推諉,害怕承擔責任,可能還具有一定的攻擊性。第四句把原因歸結(jié)于運氣,凡事認命,認為自身對現(xiàn)實問題無力對抗,或者想逃避問題。在研究學生表述方式時,應注重觀察學生的語氣、聲調(diào)、表情、姿勢和動作等變化,綜合評估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人生觀,為談話的繼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具體化技術在班主任談話中的應用
情緒模糊、事件概括化是班主任談話中最常遇到的現(xiàn)象,極容易使談話陷入僵局。具體化技術是心理咨詢的常用技術,可幫助學生清晰準確地傳遞其所要表達的信息,使問題清晰化、具體化,直至問題的核心內(nèi)容,避免學生由此走向極端。
情緒模糊的具體表現(xiàn)是學生根據(jù)某一具體事件去衍生出與之不相關或關系不大的抽象、模糊的情緒,盡管很難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詞匯表述,但學生經(jīng)過曲解、簡化或提煉后往往直接進行下定義,使學生處于一種被消極情緒控制的狀態(tài)。
例2:班主任:你轉(zhuǎn)學到我們班級后,很少參與集體活動,與同學的交流也很少,能告訴我原因嗎?
學生:我家是農(nóng)村的,父母都是農(nóng)民,在鄧州市區(qū)也沒什么親人,我覺得同學們不希望和我一起玩,我感到自卑。
班主任:還有呢?
學生:盡管我很努力,但我的學習成績不能進入前十名,其他同學學習很輕松,卻每次都比我考的好,讓我自慚行穢。
班主任:還有呢?
學生:現(xiàn)在能想到的好像只有這些。
班主任:我們班有多少同學?
學生:共有41人。
班主任:在這41人中除了你還有幾個家是農(nóng)村的,據(jù)我所知他們的家庭條件也不好,可他們還是非常樂于參加集體活動的,與同學的關系也很好。再說了,我們國家本身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國家,農(nóng)村人口的確很多,難道他們都要自卑或自慚形穢嗎?再說了,你成績也不差啊,尤其是這段時間進步明顯,盡管與部分學生比起來還是有差距,但只是你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老師相信只要保持現(xiàn)在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績會繼續(xù)提高的。以后的路還長,不要被眼前的小坑小洼牽絆住,眼光放長遠點,等日后學有所成、業(yè)有所立,再回頭看看這都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小插曲。同學和老師都希望你多參加集體活動,為集體多做貢獻呢。同學之間的溝通多了交流多了,人也會開朗一點、快樂一點。
學生: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loser,聽您這么一說,看來是我想多了,讓普遍現(xiàn)象困擾自己,使自己充滿消極情緒,不能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誤會同學對我的認識,看來我是錯了。
例2說明,模糊情緒來源于普通現(xiàn)象,是學生對普遍、普通事件錯誤判斷的結(jié)果,班主任只要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重新解讀,然后使學生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正確的、積極的思考,使學生回歸正常的軌道上,那么模糊情緒一般都能緩解或消除。
事件概括化的主要特點是以偏概全,把對某事項、某個人的看法上升為對整體事項、整體全體的看法,甚至把過去的狀態(tài)延伸至現(xiàn)在和未來。與模糊情緒產(chǎn)生的機制相反,事件概括化源于個體現(xiàn)象,是學生對個體、不具有代表性事件錯誤判斷的結(jié)果,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使學生的判斷更加得全面、合理。
三、通情達理技術在班主任談話中的應用
通情達理技術包括通情技術和達理技術,是心理咨詢的核心技術。運用通情達理技術能充分照顧到學生的情緒和感情,準確把握學生反映的問題,并向?qū)W生傳遞真誠、合理的意見,繼而實現(xiàn)對學生的影響。
例3:學生:爸爸在北京工作,我從沒去過北京,人生地不熟,想見爸爸,可又舍不得現(xiàn)在的奶奶爺爺以及周圍的朋友。
通常情況下,班主任的回答有以下幾種:1.北京是首都,好多人都想去北京上學呢。2.去北京讀書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你努力同樣可以克服。3.在北京同樣可以交到很多朋友,暑假寒假還可以回來看看爺爺奶奶以及現(xiàn)在的朋友。第一種回答喪失情理,漠視學生感情訴求和事實訴求,在班主任談話中應極力避免。第二種回答盡管對學生的事實訴求有所涉及,但過于空洞,且沒有照顧到學生的情感訴求;第三種回答看起來完美解決了學生的感情訴求,但對事實訴求沒有涉及。上述三種回答都沒有準確把握學生反映的問題,極有可能造成談話結(jié)束。筆者認為,學生對未知困難解決方法的訴求(事實訴求)和對想見爸爸的訴求(感情訴求)應排在離不開奶奶爺爺或現(xiàn)在周圍朋友訴求(感情訴求)前面。對此,可這樣回答:你沒去過北京,突然要在北京學習生活,心理確實不踏實。讓我們分析一下你在北京可能遇到的問題(把可能的主要問題羅列出來),當面對這些問題時,你的解決辦法是什么,能不能解決,自己是否能接受。對于想見爸爸或舍不得爺爺奶奶或周圍的朋友,現(xiàn)在的科技這么發(fā)達,能聯(lián)系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你能否接受長時間用電話來聯(lián)系某個親人或朋友。這樣班主任就能充分照顧到學生的情感訴求和事實訴求,并根據(jù)自身的人生經(jīng)驗向?qū)W生提供一些建議,幫助學生做出最適合自身的決定。
總之,在班主任談話中應用心理咨詢技術,能準確把握學生所反映的問題,對問題的最終的解決大有裨益。班主任應加強心理咨詢技術的學習,使談話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陳麗玫.淺析心理咨詢技術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3(1).
[2]胡月芬.班主任在談話中應用心理咨詢技術[J].小學科學:教師,2011(7).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