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我校作為甘肅省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教學改革研究與實驗基地實驗校,有幸邀請到基地專家西北師范大學教授武和平、甘肅省課程教材中心特級教師張曉玲以及基地專家張維民來我校做教學指導。本次研討的主要內容是對我校一堂英語課Body language——Using language部分教學實例進行“診斷”,而筆者作為這堂英語課的“主人”,從各位專家和同事的評課中從中受益匪淺,對新課改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困惑也隨之豁然而解。
新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學提出了以下要求: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文化及策略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了貫徹新的教學理念,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一點一滴地做著改變。大家“一粉筆、一黑板”的時候少了,運用多媒體的時候多了;教師一言堂的時候少了,課堂上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多了;硬搬課本內容以本為剛的時候少了,靈活處理教材的時候多了。英語課堂變得熱鬧起來,一節課下來,學生唱、跳、說、演和賽,學生似乎一直在活動。但是,在這樣的課堂里,看似人人參與,學得輕松。然而,教師預設的學習目標有幾人能達到,卻不得而知了,這就背離了英語作為外語的語言教學的本質觀,導致華而不實。然而,當繁華落盡,我們的內心總會回歸更真摯、更淳樸,也更加深層次的思考。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英語課堂“洗盡鉛華”,既體現課堂的活躍性又不失實效性?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堂精彩的英語課?這些都成為在教學過程中困擾著我們的問題。
認真聆聽了專家們對課堂實例的點評后,不禁恍然大悟。一堂精彩高效的課堂必是源于教師的創新設計,對每個環節的精心策劃以及對每個細節因素的細致考慮。筆者就本次研討所學習到的內容談談如何打造一堂精彩的英語課。
一、以巧妙的導入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部分更是英語課堂中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自然、新穎、富有趣味的導入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自然地投入到新課的氛圍中。導入的方式多樣,如圖片導入、故事導入、實物導入、競賽導入、多媒體視聽導入等。但是,無論采取哪一種方式,都應該明確本環節設置的目標,要簡單直接但巧妙有趣,素材的內容必須與課堂內容有緊密的聯系,且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就會使實施效果和我們所期待的目標背道而馳。
二、以細化的教學過程,指導學生獲取學習策略
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一堂有效英語課的保證。其中,教學設計的細化和教師指導的具體化就顯得格外重要?,F在,閱讀課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導入,略讀,總結文章大意,再細讀,后判斷對錯或者填表、回答問題。接下來進行小組討論問題、匯報成果等等,整個過程都顯得過于程序化,這種做法似乎已成為我們的共識。然而,在這次觀培訓會上,專家的點評讓筆者意識到,閱讀課教學絕對不能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也需要挖掘深度和難度。在閱讀的時候要有整體意識,要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結構,還要關注文章的意義;既要有整體教學,又要有局部分析;既要有輸入活動“讀”,又要有輸出展示“說和寫”,以檢查學生的收獲。對于影響閱讀理解的詞匯與長難句,第一節閱讀課上就要處理,否則,在不理解文章語意的情況下,談文章結構是為不現實的空談。當然,單詞與難句的處理要挑選重點與難點,有的放矢,畫龍點睛,不可泛泛而論。
此外,在訓練閱讀時,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技能的指導,而不是流于形式。比如,總結main idea,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布置任務讓學生找大意,教師提供答案,這個環節就很快完成。而專家們提出,在該環節中應該要指導學生學會如何去總結文章大意,例如,關鍵信息點在什么位置,如何運用文章中的主題句與關鍵詞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成功說出大意才能實現此環節的目標。指導過程詳細具體,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學會了技能。
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該要做到教學設計用心做到極致,既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凸現教師的主導性;教學活動要細化、要深入,還要環環相扣;在每個活動之間,銜接轉換一定要要流暢自然,不能牽強附會,要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三、以豐富的活動形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設計學生活動時要注意多樣化,一方面,因為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活動,如猜詞、表演、對話、演講、采訪、辯論、知識競賽、講故事、做卡片、做海報等,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查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學生才能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積極思考。例如,competition就是一種有效方式,學習最好的動機就是對材料的興趣和競爭、獎勵之類的外在刺激,所以,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也頻繁的使用競爭或比賽的方法,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并以積分的形式進行,在本節課結束的時候對得分最高的小組進行獎勵。這種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可以很好地調動課堂氣氛。另一方面,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等方式可以培養學的合作意識,充分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四、以親和的人格魅力,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的個人魅力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成功的課堂源于平等民主和彼此信任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中不應該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領導者,更應該是一位參與者和協調者。所以,教師要走近學生,關懷學生的學習感受,才能讓我們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感受課堂。正如專家所說,我們的課堂,應該是有“溫度”的,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學生,真正做到“心中有學生”。努力用自己的親和力去感染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觸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打造出精彩的高中英語課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都在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探索的道路很長,但是只要我們心系學生,積極思考,勤于交流,就一定能夠實現讓學生在精彩的英語課堂里快樂學習的美好夢想。
此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2014年度課題《新課程視域下普通高中英語教師課程領導力研究》(課題立項編號GS[2014]GHB1241)成果之一。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