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教師應該不斷地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改觀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來說,新課程教育改革,在改變教學大綱、教學教材的同時,也明顯改變著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授方式。語文相比于其他的科目而言,其重要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為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科目,對于學習其他的科目有著基礎性作用,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學好語文,進而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來提升小學語文的成績。
一、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習動力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必須采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從主觀上愿意去學,才能讓學生學好語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都是比較小的,對于事物的理解深度還不夠,對于語文的學習來說也是如此,還不能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作用,所以作為引路人的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念,讓他們明白學習語文的作用與意義。在我們進行語文的教學工作之前,應該進行相應的課程意義的教學工作,通過這樣的引導性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念,所以這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對于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小學生的天性是比較活潑的,我們應該利用好這些特點來激發學生對于小學語文的興趣,游戲方式的教學顯然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小學生比較樂于體驗各種各樣的游戲,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質量來設置相應的游戲,寓樂于學,這樣的游戲式的教學是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小學語文的興趣的。
二、注重方法教授,嚴格要求學生
所謂方法,就是解決問題的途徑。新課改更加注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更能對學生的人生產生積極的效應。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和運用的能力,對于語文的學習來說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時候還應該給他們講授一些相應的學習方法,這也是有著相當的必要性的。學生在學會了一定的方法之后,才能更加快捷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儲備,提升語文的素養,掌握好了學習的方法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提綱挈領,對于語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得更加方便。相關的學習方法可能涉及比較多的方面,比如,快速閱讀的方法,怎樣快速地尋找文中的中心句以及寫作的方法等等。同時,對于語文的教學來說適量的習題也是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習題,幫助學生回憶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對于一些新的發散思維題目,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語文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簡單的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當天的作業必須當天完成,課本聯系習題,相互配套,相互補充,達到鞏固深化教學效果。避免盲目題海戰術。使學生養成習慣,在學習新的知識后主動進行相應習題的解答,在解答中發現問題,通過與同學或者教師交流,解決問題,提高對知識的理解。
三、重視語文中閱讀的教學工作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以及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同時也是一門情感性比較強的學科,而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人生、豐富情感,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重視閱讀的教學工作。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要想他們展開大量大范圍的閱讀,這是不太現實的,一方面是他們對于語文基本的生字生詞的認識程度尚且不夠,同時沒有一定的閱讀的積累,所以在閱讀的時候也是難以讀懂讀明白,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展開相應的閱讀工作,從日常的生活中開始積累。對于閱讀積累工作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動態而連續的過程,積累是進行閱讀能力提升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積累的工作更多的是從基本的字詞句的積累開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再進行相應的文章結構的理解以及剖析文章中的主旨含義,語言是思想表達的外殼,任何的文字都是在表達一定的思想的,所以對于閱讀能力的提升來說這也是比較重要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具體的提升閱讀能力的方法,首先要學好我們教材中的各種各樣的內容,掌握好理解好文章中實際的含義,這是必要的,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推薦學生進行相關的文章以及教材的閱讀工作,幫助學生進行實際的訓練,歷練出自己的閱讀能力。
四、合理地使用多媒體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發揮著新的作用。因為相對于傳統的教材輔具而言,多媒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正是因為這些優勢的存在使得我們的教學工作變得更加的簡單便捷起來,比如,多媒體可以將語文教材中的文字性描述轉變為生動的視頻以及圖片,這樣展示的效果更加良好,對于學生來說也更加易于記憶,所以相對于傳統的教學過程來說,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大大地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這點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同時對于多媒體的使用來說,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做到科學的使用,把握好度,不可盲目的依賴,這樣有可能不利于我們教學質量的提升。
五、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優化師生關系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角色,教師是否具有應有的職業素養,也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對于語文科目的學習來說,很多情況下我們教給學生的是一種感性的思考方式,并不同于數學的理性思維,所以語文的學習效果因人而異,這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好學生,不能盲目地對成績不好的學生冷落,這樣會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對于下一步教學工作的展開是不宜的。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來說,我們應該清楚地掌握了解自己的學生,對待學生的時候應該有耐心,即使學生提問的問題很簡單也應該耐心地給學生進行講解,幫助學生。這些點點滴滴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我們進行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節,調整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們開展教學工作有著很多益處。
關于如何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的課題,是每個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應該思考最多的問題,要想顯著地提升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共同努力。上面所述的是根據我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習的理念總結出來的,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尋找優秀的方法,顯著地提升學生的成績。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