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本身難度并不是很高,從應用上來看,與中學、大學數學教學相比,也是與實際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數學課程之一。然而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特點呈現得并不是很明顯,造成了學生對于數學興趣淡漠的客觀現象的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探討如何在目前的教學模式下,逐步形成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模式構建。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生活化 模式 研究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教學思想與方法,同時獲得廣泛數學活動經驗。”上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觀點,提倡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其實,就數學學習本身來說,其本來就是來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使用的。購物、理財、進行體育運動,哪一點都離不開數學。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僅是教育對于當代小學數學教育的需求,也是數學這一課程本身的內涵之所在。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多年來為學校、教師與家長所重視,然而隨著教育的長期發展,形成的比較固化的教學方式雖然使得教學模式更加穩定,然而卻也出現了課程教學模式退化,教學方式越來越無趣的特點。就學生的反應來看,小學生對于數學教學的反應主要為:枯燥無趣,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不是很密切,有的學生甚至認為學習數學“沒有用”。
誠然,這其中有對于數學教學的認識上的誤區,但是從根本上來看,出現以上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目前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學沒有將數學的魅力很好地發揮出來,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度體現得并不是很分明,這對于低年級數學教學來說有著嚴重的影響,還會影響學生對于數學課程興趣的培養,甚至會導致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對于數學都缺乏興趣,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將數學教育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就成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一)以生活情景導入課程,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讓我們來算一算彩票的概率,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呢?”“如果你步行的速度是4.5公里每小時,走到咱們學校附近的公交站你花了20分鐘,那么路程是多元?”“你和小伙伴坐公交去科技館,轉一次車的話需要多少錢?”在課堂上問出這些問題,是不是比問“大管子注水、小管子排水”的問題要好呢?
畢竟,彩票、公交車是小學生看得見、摸的著、經常提起的事物,他們能夠感同身受地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而“大管子、小管子”的問題很難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雖然我們小學數學課程的難度可能沒有這么高,然而用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引入,使得數學充滿了“人情味”,使學生對于數學興致盎然的同時,也會想辦法留意周邊的數學元素。
以生活情景導入課程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過程中,要將數學課本上的內容與學生平時生活中的事件聯系在一起。這些事件可以有一定的難度,可以高于書本,然而一定不能脫離生活。
(二)構建生活情境以授課,增添數學課堂趣味性
數學教學生活化,并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應當是一項具有實踐意義的活動。而小學生自身在生活中能夠施展拳腳的地方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數學課堂就應當構建出一定的情景,幫助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進行“演習”,將獲得的數學知識在可控的教室范圍內得到施展,從而為進一步在生活中使用數學知識奠定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任務教學的方式,開展一系列的“模擬”生活的活動。比如說,幾個學生通過組隊的方式,給予一定數額的金錢,模擬一個“家庭”,為一天的花銷作出預案;或者讓學生在一起充當學校的“采購員”,讓他們安排金錢,為學校“購買”體育用品;或者讓學生們互相合作,算出去一個地方最為省錢的交通方式……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充滿待解決問題的場域,教師只要想辦法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再通過假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介入進去,便會使學生猶如真的身臨其境,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數學學科的千變萬化。
(三)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生活中鍛煉數學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模擬”之后,接下來學生就完全可以進行一些生活上的訓練。數學教師應當要和家長達成一定的共識,讓學生在家長的監督和幫助之下,在家庭中獲得一定的機會,來實踐自己所習得的數學能力。由于小學生自身的能力還是相當有限的,因而作為教師,要建議其從記賬、買菜付錢、核對賬單等簡單的事情做起,讓其在加減運算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激勵其主動解決更為困難的問題。
在最為基礎的能力具備了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家長帶領學生解決較為復雜的生活問題,比如“10元錢要買三種菜,既要能搭配起來,又要家人都愛吃”,這種題目既與生活息息相關,又能夠鼓勵學生開拓思維進行思考,還能夠激發學生自身的探索精神——一般來說,接到這個問題的學生都會主動在超市里尋找菜品,比對價格,并且考慮到家庭成員的喜好,從而給出很多合適的方案。諸如此類的問題想必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問題不僅教師可以給出一些,家長自己也需要留心觀察,注意思考,拿捏分寸來提出問題,并且時時來引導學生。
三、小結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也是一種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而解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構建問題,與教學手段的轉變有著直接的關聯性。在教學過程中,在方方面面滲透生活中的細節,將數學與生活細節的關聯呈現在教學活動中,能夠使得數學更加容易煥發魅力,吸引小學生的學習。熱愛生活,并且多觀察生活,才能夠實現對于數學和生活的共同把握,才能將教學生活化這一課題不斷向前推進,結出更加甜美的果實。
參考文獻:
[1]杭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讓數學課堂洋溢著“生活”的氣息[J].課程教育研究,2012(35).
[2]課程教材研究所.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劉鳳翥主編.小學數學教學與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計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J]. 學周刊,2012(32).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