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物教材中,有很多與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相關的內容,編排目的就是要對學生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觀念的引導,同時讓學生明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是,教材對于生物污染的危害講述比較少,這個內容對于環境保護卻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逐漸滲透,讓他們意識到生物污染會對我們的生存環境以及我們人類自身帶來多大的危害。
一、向學生介紹生物污染的意義
不可否認,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人類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要承受因為科技發展而產生的副作用。生物科學是一柄雙刃劍,它對人類有著很大的貢獻,如它解決了人類的糧食問題,提高了人類的醫療水平,一些最近研發的基因工程更將發揮前所未有的貢獻,但是,它帶來的副作用也在時刻警醒著我們,一些巨大的風險或許正在暗處伺機而動,待積累到一定程度給人類帶來致命的一擊。
初中生物是義務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必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知識的滲透,既要讓學生認識到生物學和生物工程的重大發現和成果,也要讓學生明白一些生物工程可能給人類生存的環境帶來的負擔和傷害。筆者想要結合生物教材中關于生物污染的內容向學生做一個詳細的講解,帶領他們一起探討生物污染防治的知識。
二、生物污染的類型
從污染的類型來說,生物污染有一類是屬于物種層次的污染,在很早的時候這種污染就存在了,只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污染的問題更加突出了。生物污染還有一類是屬于基因層次的,這種污染原來并沒有,是在基因工程的發展過程產生的,它的危害極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綜合來說,生物污染會對三個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一是生物多樣性,二是人類的健康,三是經濟發展。
(一)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生物污染
直接作用于人體健康的生物污染古已有之,此種污染存在時間較長,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比較充足。那些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使人染上各種疾病的生物污染有以下四類:1.霉菌,它能夠侵染人的各個部位,使人染上霉菌性的皮膚病,同時,它也會讓人產生過敏性疾病,帶來重大的危害。2.花粉,它會引起過敏,使人產生各類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3.人體攜帶的細菌和病毒,在人體免疫力強時,它們不會爆發,待到人體免疫力弱時,就會大肆入侵,危害人體健康。4.動物以及塵螨,有時鳥類的皮屑或糞便也會成為污染物的來源。
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對學生是有好處的,不僅能讓他們養成愛講衛生的好習慣,還能使他們增強防病、抗病的知識和能力,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下最近幾年比較“知名”的、對人類危害比較大的病毒,如非典、埃博拉等。對于這些病毒,人類對它們的生物機理并不明確,也沒有良好、有效的防病手段。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下這些課題,為他們的心靈播種探究的種子,或許,某些年后,我們的學生就能研制出抗擊這些病毒的手段了呢。
(二)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
人們受獵奇心理的影響總想要引進一些本地沒有的物種,這些外來物種雖然使當地的物種更豐富,但是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是極大的,近年來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如,西歐引進了一種北美蝦,本以為會促進本地區的物種多樣化,結果卻使本地蝦全部滅絕;昆明滇池引進了一種南美的水生植物,該植物的侵入使得大約有40種魚類滅絕。在我國江蘇,也曾經引進過一些對生態環境有極大的破壞作用的外來物種,如蘆竹、牛蛙等,這些外來物種在新環境中生活得很愜意,生存環境與原來相差無幾,原有的天敵卻消失了,它們大量繁殖、生長,侵占了原有物種的空間,給原有物種帶來了致命的傷害,導致了物種的滅絕,間接地破壞了生態環境。
(三)基因工程產生的污染
近幾年人類加大了對基因工程的研究,在農業、醫學、工藝等領域都能看到轉基因生物大放異彩,同時,科學家和有關部門也對轉基因生物對人類健康帶來的危害對我們提出了警告。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有了轉基因食品的影子,雖然標簽上有提示,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是很難判斷其優劣的。
生物課程是與轉基因工程聯系最緊密的科目,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學生介紹這方面的知識,讓他們了解一些新的工程成果,明白什么樣的生物污染會對我們的生存環境帶來危害。
最讓人擔憂的當數用于治療異種之間的器官移植的研究和應用。一旦別的動物的基因通過各種途徑污染改變了人類的基因,原來危害別的動物的病毒和疾病也會危害人類。當然克隆等生物工程給環境和人類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還無法完全認識和預知。因此我們有必要嚴格管理這一類的研究和應用,一旦別的動物的基因進入人類基因庫,那將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三、如何向學生介紹生物污染方面知識
在學生進行生態系統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為其介紹一下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那些破壞是不可逆的,危害產生后再也無法還原的。還可以讓學生將這部分內容當做一個學習的課題進行研究,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去野外進行調查,并結合自己的調查結果組織討論并研究對策。在學習人體知識時結合如何防病治病介紹直接危害人類健康的生物污染。至于基因層次的污染及后果,限于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可適當提及,不可作過多的介紹。特別注意不要過多地渲染基因工程可能的負面影響。轉基因生物早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作為生活在現代的公民知識結構中應有這部分知識,教師有必要向學生介紹有關知識。還可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密切注視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