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雖然思想心理方面較為不成熟,但卻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啟蒙階段,具有很重要的過渡作用。尤其是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我國整體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礎和保障,只有做好了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今后各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我國目前的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卓越成效的同時,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足。筆者依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幾點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對策
新課程改革已經在我國實施了十年有余,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僅經常舉辦豐富多樣的校園活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也愈發多元化。但是與其他語數外等重點學科相比,改革力度并不大,甚至有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小學階段根本就不用開展思想政治課程。因此,目前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現狀并不是很理想,筆者依據自身教學經驗,將當前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予以分析。
一、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多數學校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
關于社會評價一個學校的教育成果時,更多的是參照學校升學率來進行劃分的。學生的考試成績高,升學率就高,那這個學校的聲譽、地位就高,因此,很多學校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此外,很多教師在開家長會時,與學生家長交流的情況都是考試成績,最常說的話就是“某個學生很努力,成績有所進步,很不錯。”或者是“某個學生最近成績下滑,家長最好費心督促一下。”等等。如果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的側重點都是學習成績,那這種“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必然會影響到家長,也引起家長對學生成績的單方面一味重視。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都是以成績為主的現象,又必然會對學生產生錯誤的引導和影響。成績好的學生坦然接受教師和家長的寵愛、同學的仰慕,驕縱的心理難免會影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環境中,更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雖然很多學校一致表態要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但是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依然要排在學校其他的教育活動之后,可見相對于培養學生品德,學校更熱衷于開發學生的智力。
(二)缺乏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由于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被重視,所以很多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師都不是思想政治專業畢業的專業教師,而是由新來的其他課程教師兼職,通常多個班級才配備一個政治教師,教學任務較為繁重,教師處理這么多班級的教學任務已經較為吃力,很難在使出其他的精力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工作效率。雖然新課程改革之后,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層出不窮,但是受繁重教學任務的影響,更多的政治教師只好選擇保守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此外,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體系也漏洞百出,評價標準過于單一,有失公允,難以通過評價來促進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熱情。
(三)教學方式和手段單一化
以上分析過,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出其他的教學差錯,很多政治教師都是采取單方面的灌輸方法,與新課程改革之前并沒有多大的差異,主要是教師根據制定好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進行講解。學生就是根據老師的教學步驟走,依照教師的思想去理解教材內容,整個教學過程主要是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發揮個人想法的空間很小。而這種較為保守的教學方法,因為較為呆板而得不到學生的喜歡,導致思想政治課成為了學生私底下的“聊天課”、“發呆課”,因為只要臨近考試之前,多背背多復習,成績就沒問題,如此下去,這些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都可能比較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會影響其今后一生的發展。
二、提高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深入推廣新課程改革,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自從2001年我國推廣新課程改革之后,培養德智體綜合素質人才成為了新時期的教育目標,在新的教育目標中,將德育放在了其他兩者的前面,就充分說明了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德育教育并不是單單靠嘴說,而是需要我們從生活實際的點滴小事做起,將“小事”寓于德育之中,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并最終引導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與人生觀念。雖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很多教師和家長依然以應試教育為主旋律,但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能因為孩子學習成績好,就凡事依著孩子。我們所要做的是在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格外關注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
(二)構建小學德育的綜合評價體系
在過去教學中,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依據是平時學生的考試成績,側重點主要是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忽略了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改變過去單一的評價方式,構建小學生德育綜合評價體系。可以結合分析學生的真實情況,釆用書面或是口頭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察,可是對于基本能力,需要結合觀察學生的行為習慣并作好記錄,安排多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情景辨析,測評學生的日常行為,還可以考慮學習競賽、問題討論、描述性評語等方式,最終達到促進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發揮隱形教育的作用
為了加強小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靈活性,我們有必要適當地改變顯性教育的教育方式,來彌補顯性教育的缺點。通過形象生動的事例,來陶冶學生,起到引導激勵學生的作用。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還要注意幾點事項,以免起到相反的作用。第一,課程中所使用的案例要具有榜樣的作用,而且最好是生活中發生的實際案例。第二,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活閱歷較少,所以教育內容應該盡量與生活貼近,如果超出了小學生的認知范圍,會因為枯燥無味難以接受。
總之,小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肩負著建設現代社會的重要使命。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影響著小學生自身人格的完善,更影響著建設現代社會的重任。雖然目前的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不盡人意,但是總體上來說是比較健康的,相信通過多方的努力,必定會朝著素質教育的目標深入。
參考文獻:
[1]盧安吉.淺談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 廣西教育,2012(21).
[2]王以利.對開展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J].神州,2013(3).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