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想品德課是對小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思想品德的教師只有轉變觀念,認真學習課標,深入理解教材,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然而靜下心來重新審視思品課堂,我們卻發現卻仍然有不少教師至今都難以突破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他們仍然把學生看成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為知識的傳播者。在這種陳舊的教學思想影響下產生的必然還是這樣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圍著教師轉;教師講為主,學生被動聽;教學重結果,忽視過程與方法;只顧求同,忽視求異等等。課堂是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戰場。作為一名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要打造高效課堂,必須抓好課堂組織和管理這個關鍵,提高45分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抓住學生的心。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闡述幾點實現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一、讓課堂活起來
呂叔湘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活”就是激活學生思維,調動學生情緒,并將這種積極性遷移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因此,使思想品德教學課堂活起來,使有效實施思想品德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首先,教師應力求教法靈活、形式多樣,尤其是在新課的導入中,教師可通過講故事、舉事例,引進材料,利用掛圖、幻燈、錄像、錄音及時事政治報告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得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作為教師,我們要創造一種師生間自由和平等的和諧教學氣氛,給學生的“學”以更多的自由主動權,使教學在愉快、輕松而又緊張的氛圍中進行。活潑生動的教學,還需教師靈活把握課堂時間。每節課堂可出現三個時空狀態,即最佳時態、始抑時態、近閉時態。最佳時態大約在一節課的前25分鐘,學生在學習狀態時間呈現出情緒高漲、精力集中、思維活躍的學習狀態,這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面、啟發智力的黃金時間。始抑時態,約在一節課的25-35分鐘,學生此時精力已不夠集中,注意力開始分散。教室內外稍有動靜便會轉移興趣。近閉時態約在一節課的35-45分鐘,學生這時精力已呈現出學習興趣低、無精打采、似聽非聽狀態。因此,我們教師必須爭取在最佳時態完成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
孔子在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精神專注、愉快積極地學習,就能調動學習潛能,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理論知識較為抽象、枯燥,趣味性較少,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只是在課堂上空說教,學生不容易接受和掌握,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要使課堂生動而有趣,使學生產生興趣,不僅要吃透教材,掌握形象豐富的素材,還要具備了濃厚的語言功底,注意語言的深刻、嚴謹、規范、精確、幽默、通俗。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的和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此外,思想品德課要培養學生快樂、歡喜、滿意的情趣就必須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我國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說明了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性。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在掌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內在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經驗和認識水平的基礎上創設一種問題情境,其內容能被學生部分了解,但又不能全部了解。學生完成這樣的學習任務,既不會因為輕而易舉而失去成功的喜悅,也不會因為過于困難而失去成功的信心。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可以使多種多樣的。如提問、留作業、激情法、演示法等,既可以從新舊知識的聯系方面引進,也可以從學生日常經驗中引進。通過問題的創設,使學生產生學習教材的迫切需要,這種情況下授課必然會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此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是一個師生雙邊互動的過程,所以融洽、民主、愉悅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正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生往往會因為喜歡一個教師而喜歡這個教師所教的學科,并且會努力把它學好。因此,政治教師一定要利用思想教育的優勢,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共同實現教學目標。
三、把課堂交給學生
要想實現高效課堂,就要在課堂教學中,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獨立學習,做到學生懂的,教師不講;學生通過自己讀書思考能學會的,教師不講;學生通過與伙伴合作學習能解決的,教師不講。重要的問題教師有意不講清楚,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自己支搞清楚。課上教師提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進行自學,暴露問題后,教師占據釋疑,盡量控制講課的時間,力求“精講”,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并通過小組展示活動把自己的所學講給同學們聽,取得學得快,記得牢的效果。在教學中要不斷挖掘學生的聰明才干,課堂上大膽讓學生舉手發言,把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放在首位,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首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要有信心。教師要相信和鼓勵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放開手腦大膽思考、大膽參與,不斷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精神,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其次,多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和體驗。成功感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情感因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條件讓學生實踐活動,活動要面向全體,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逐步培養學生的參與欲望。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關注學生,以學生為本,在教學實踐上勇于探索,我們的教學就一定能受到學生的歡迎,就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思想品德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周長青.淺談小學思想品德課中的過程評價[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7(03).
[2]曾學忠,江紹達.教師的表現和學生心理——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發現的幾個問題[J].江西教育,1990(05).
[3]王靈芝.構建和諧社會,從加強環境教育做起——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環境教育[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
[4]李小勤.實活趣——思想品德課教學體會[J].湖南教育,1989(10).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