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熱潮似乎已經落下帷幕,但是,在筆者看來,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應該長期堅持的工作,是教育的“百年大計”,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的。素質教育的目標不是短期內就能達到的,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該其進行落實。語文有其獨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語文課堂上實施素質教育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也能起到本學科獨有的重大作用。
一、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作為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育理念對課堂教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現在進行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對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進行改革,教師的教是教學工作的源頭,如果不對源頭進行治理,教育改革就不可能順暢地進行,改革也只能淪為一句口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素質教育的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只有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促進教學方法與教學觀念的更新,也才能利用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讓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二、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專業基礎要牢固、扎實,既要學識淵博,還要勇于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經常會組織一些教學研討活動,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習其他教師先進的教學手段,將自己的教學心得與其他教師一起分享,共同探索語文教學的秘訣,掌握更好的、更科學的教學方法,讓素質教育能夠更加有效、更加廣泛地推行。
三、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正人先正己”,教師是學生的表率,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使學生受到感染,引發學生的“向善”心理。教師要不斷學習,讓自己的道德和覺悟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以自己高尚的言行舉止感染學生,使他們也關注自己的道德、品行建設,修身養性。教師要具有強大的親和力,這樣學生才樂于接近你,才想要和你交流思想、溝通情感。師生間的距離感少了,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重教師,二者平等交往,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就會迅速建立起來。師生關系好了,課堂上的教學氣氛也會愉快,學生的思維便能更加活躍,對學習更有熱情,教師推行素質教育也就更簡單。
四、審美教育與德育教育并行
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滲透審美的觀念,讓學生在感知美的基礎上去鑒賞美,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在我們的初中語文課本上有很多知識與美感并存的文章,要想讓這些文章都能充分發揮其審美教育的作用,教師自身首先要加強美學的修養,積累審美教育的經驗,在教學中結合文章的特色向學生講述相關的美學理論,逐步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
學生德育的好壞是與他們的終身發展休戚相關的。德育不好,學生就可能是教學的“危險品”,日后或許會對社會、家庭產生很大的危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的不同內容進行德育滲透,那些高尚的品德、優雅的言行提倡學生學習、模仿,那些粗鄙的品質、粗野的言行要讓學生堅決杜絕,以文章中正面的內容教育學生,讓他們受到熏陶和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充滿正能量的優秀少年。
五、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目前,雖然新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大部分教師都不能將其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仍將傳授課本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他們縮小了語文的空間,使語文局限在一域,沒有突破和拓展。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經說過:“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擴大知識和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情。”
因此,教師要勇于實踐,突破教材的束縛,以“大語文”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不僅引導學生牢固掌握教材知識,還要多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也要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親身實踐中,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夠得到很大的滿足,他們對于愛的需求,對于友情的需求也會讓他們逐漸走向成熟。在學生個性品質發展的過程中所必需的獨立自主、表現自我等需求,以及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所必需的民主合作、科技環保等意識都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和實現。
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以往那種圍繞教師的思想而展開教學的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學習為教學的根本,以正確的學生觀指導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創新思維,使語文課堂煥發神采,成為學生的一片樂土。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最接近生活,內容最豐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是封閉式的,機械模仿、生吞活剝、死記硬背、不求甚解;重復作業、測試訓練。教師在講課時包辦一切,學生在被動地接受知識,不能活學活用,反而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談不上思維的創新。所以,教師要把學習權利交給學生,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形成良性的互動。
在當前的形勢下,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語文教學法進行的是母語教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工具性的學科教學。因此,把素質教育如何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并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