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某一學科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極大的學習欲望,從而在課堂上的反應也就會越靈敏,創造性思維也就越活躍,學習效果越好。高中語文學科是學生的基礎課、工具課,是學好各門功課的致勝寶典。所以,高中的語文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感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 學習興趣 教學情境 主體地位 多元化教學
語文是高中的三大主科之一,也是一門工具課、基礎課,學生只有學好了語文,才能夠較好地提高自己的記憶力、理解力,從而學好其他學科。而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點在于激發學習興趣。高中生語文教學的學習興趣的激發在保證教學效果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那么,高中語文教師應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師要跟上新課改的步伐,搞活課堂,為學生創造靈活多樣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依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置,從而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及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習得知識。教師同時也要運用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運用曲折生動的故事來讓學生身臨其境。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一些優美的詞語、傳神的細節和優美的比喻,讓學生沐浴在語文的世界里樂在其中,流連忘返。教師在運用具有濃濃的語文味的教學語言的同時,激發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備好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設置教學環節,設計一些難易程度不同的游戲環節,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來進行提問,從而為學生創造學和思的機會,激發學生發言的興趣,活躍課堂,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教師對教科書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讀,鼓勵學生積極的求異思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感受,做到因材施教,個性化引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內容、問題及答案的關注要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這樣學生對學習的主題理解會比較深刻。
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而興趣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愉快而輕松。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總之要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高中生學習語文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度
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然后大膽地嘗試讓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在更大程度上激發了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并且在提高高中生自學能力的同時又可以有效地讓高中生對學習語文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這樣每個學生自成一派的學習方法再加上教師正確的引導,能夠更有效地讓高中生形成一種自學、愛學的好習慣。
比如,在講述某一新生概念時,語文教師在課堂純粹的講說內容就顯得比較蒼白無力,而高中生因為沒有相關的概念也只能憑空想象。這時,語文教師就可以在講述之前讓高中生去收集相關的文字、圖片或者典故來加以描述和展示,這樣一來,這種生動的教學方式就能使高中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會,與此同時,學生又養成了預習的好習慣。而且這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能夠在無形中增加高中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四、多元化教學,能夠更大程度地激發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高中生的自我約束力通常都比較低,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不能是太單調、枯燥的,高中語文教學的高度發展應該有更大的可能性,否則會讓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覺得了無生趣,從而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興趣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再建立起來,所以高中教師要與時俱進地運用一些高科技教學工具以及新穎的教學方法來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多媒體教學已經越來越被廣泛使用。因為它所呈現出來的內容是動態的、直觀的,是教師用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內容的最好詮釋方法。而這也恰恰滿足了高中生的好奇心理,讓他們從視覺和感官上體驗所學習的內容,這種巨大的吸引力會讓他們沉醉其中,輕松而愉快地對所學內容的記憶會更加得深刻。并且這種新鮮、“好玩”的教學工具配以教師生動的講解會大大讓他們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更好地激發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必不可少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上了高中亦如此。學習語文對于高中生來說如果單單是靠教師的課堂描述來進行的話,恐怕堅持不了多久,高中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要高中生對語文的學習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高中語文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好大自然這個優質資源。多彩的世界有無限的美好等著他們去發現。課上的講解結合課外的動手實踐對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相當有利的。美的事物總會帶給人愉悅的心情,高中生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過程中對美的定義會有更深的理解。將知識滲透到玩耍中,寓教于樂。同時,教師也應該多組織開展各項活動,讓高中生自己選擇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式,可以從課上延伸至課下,也可以從校內延伸至校外,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毫無壓力,卻可以讓高中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更深層次地領悟學習語文的奧妙所在,并由此產生更大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六、體驗“創作”之美,領略寫作的美好
學習語文,作文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引起寫作的興趣對語文的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對于高中生這個基礎階段是重中之重。高中語文教師要盡力激發高中生對于寫作的積極性,多鼓勵、多表揚,首先使高中生對寫作充滿信心。同時,高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增加一些趣味的成分,這樣更加有助于增加高中生寫作的積極性。
作文的質量除了用詞的優美和恰當以外,更能考驗一個人的觀察能力是否足夠細致,話語表述是否足夠準確,這就要求高中生在平日里要多觀察,并且形成隨見隨記、勤加練習的良好習慣。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盡量不要干涉太多,讓高中生自由地發揮,寫出他們心里最真實的看法,用他們自己的想法和語言來描述自己對社會的喜好和厭惡。當然,教師可以適時地對高中生進行一些情感指導,讓高中生懂得尊重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使他們真正地愛上寫作。
總而言之,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如果要有一個質的提高,首先就必須要激發出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有好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教學措施,使高中生從感情上和行動上都能夠對學習語文從被動變為主動,全方位地進行學習,有效地調動起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他們覺得學習語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和過程,并由此產生出濃厚的興趣。
(責編 田彩霞)